动态更新资料,欢迎补充。
天士力的国际化历程:
是天士力集团的前身是天使力联合制药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中药产品-“复方丹参滴丸”的公司,经过十四年的快速发展,天士力从1200万元起步发展至今,已成长为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线,以制药业为中心,包括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药、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涵盖科研、种植、生产、营销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集团。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2.46亿元,资产总额达到85亿元,成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排头兵,行业里的佼佼者。
1994年,天士力完成新产品“复方丹参滴丸”大生产试制任务并投放上市。企业在发展的初期,视线主要是在国内,1996年提出了“创传统医药第一品牌,创民族制药第一企业”的目标,将“开发市场,扩大销路”作为企业的重点工作,一年之内在全国设立了11个市场办事处和23个销售网点,初步建立起市场营销网络,赢得市场空间,销售实现快速增长。1997年是天士力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复方丹参滴丸”以药品身份第一个通过美国FDA的IND临床用药申请,为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打开了一扇门。公司抓住时机,以食品补充剂的形式将复方丹参滴丸出口到美国市场。目前,复方丹参滴丸正在进行美国FDA和欧盟EMEA Ⅱ、Ⅲ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
1998年,天士力由军队企业移交天津地方管理,组建了天士力集团,核心企业为天士力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开始探索集团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运作模式。此时,企业已经开始注意国际市场,确立了“基础市场在国内,目标市场在国际”的营销策略,坚持“专家定位、学术推广”的营销模式,进一步扩大了市场网络建设。之后,复方丹参滴丸相继取得了越南、俄罗斯、古巴、韩国、阿联酋当地的药品注册,并在越南、俄罗斯、阿联酋等过设立了办事处。
2002年,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同时,天士力在国际市场方面继续推进,复方丹参滴丸又以药品身份在蒙古、香港和新加坡注册成功,早在韩国、法国和南非也建立了办事处,其国际网络逐渐铺开。
2003年,天士力通过出资181.5万欧元收购了荷兰神州医药中心50%的股权,荷兰神州医药中心当时是欧洲最大的一家集医疗、教学和贸易为一体的新型中药科技集团,也是欧洲获准进口中药的最大中医药企业集团。依托荷兰神州医药中心已有的品牌和较为完善的市场渠道和其已取得荷兰等国家认可的优势,为其进入欧洲其他国家的中医药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
目前,天士力继续坚持“挤出市场在国内,目标市场在国际”的营销策略,已经完成了美、欧、非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布局,主要产品在3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商标注册。业务领域从原来的单一中药产品,逐步扩大到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药、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领域。
同仁堂的国际化历程: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 1669年),有着长达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其品牌誉满海内外。目前,同仁堂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 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14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建立了五个生产基地,拥有 41条生产线,能够生产26个剂型、1000余种产品。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的现代制药工业、零售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两大基地、两个院、两个中心的“ 1032工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经历了从家族式作坊,到公私合营企业,再到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转变。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同仁堂事业发展迅速。1992年,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正式组建成立,1993年以来,一直是全国5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1997年,集团成立了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传统中药项目,同年6月,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同仁堂在国内市场站稳的同时,也加快了迈向海外市场的脚步,1993年,同仁堂的第一家大陆外合资企业——香港同仁堂药膳有限公司开业,香港成为其海外扩展的第一个根据地。几乎就在同时,同仁堂也取得了自营出口权,从而扫清了外扩道路上的贸易障碍,同仁堂迈出了开拓海外市场的第一步。之后,同仁堂及时抓住机遇,向海外市场打出“同仁堂”品牌,相继在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设立分销店。1993年、1995年香港和伦敦店相继开张。
然而,同仁堂在海外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最先遭遇的是技术方面的壁垒。因为中药的很多成分是不能量化分析的,但是西方的标准就是精确的量化,而且一些中药成分甚至是某些国家的禁用药品,比如中药方子中常含的黄连。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当地的认证。1997年,同仁堂集团所属企业8条主要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的GMP认证;同时,也在很多国家都申请了专利,从而牢牢把握了自己海外发展的技术基础。
2000年年初,同仁堂分拆了A股部分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传统中药的二次改进,同年10月,同仁堂科技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为集团发展筹集国际资金。同在2000这一年,同仁堂与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中药投资有限公司及京泰实业集团合资建立同仁堂和记药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融合了同仁堂的品牌、技术优势以及和黄熟悉国际中药市场的优势,之后,同仁堂通过特许经营、连锁经营。建立中药分装加工厂等形式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张,在全球创办了11家合资公司及17家药店。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
同仁堂集团海外发展战略为:“站稳亚洲、迈进欧洲、渗透美洲、开辟大洋洲”,到2001年,同仁堂海外市场份额中,有约50%在东南亚地区,其余为日本及欧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香港拥有4家药店,英国和泰国各一家,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成立了合资公司。
2003年,同仁堂在香港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北京同仁堂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同仁堂140多个品种海外市场的规划、生产与销售。形成了集生产、销售、科研和海外销售终端网络一体化的同仁堂海外经营总部。
1998年以后,同仁堂开始直接对海外投资,特别是近年来先后在韩国、泰国、印尼、加拿大等地建店。2004年,同仁堂冲破重重障碍在台湾建立了大陆第一家药店。同年,同仁堂在香港大埔工业园内成立了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投入1.5亿港元、负责目前同仁堂全部140个出口品种生产的海外基地。同仁堂海外发展战略的实施,已经初步完成了把海外生产、研发、销售终端整合到一起的目标,形成了国际化经营的新模式。
2007年,同仁堂全部生产线通过国家 GMP认证,10条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TGA认证。2004年 投资1.5亿港元设立的境外生产基地---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于2005年底通过了GMP认证,为实现生产、研发和营销的国际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建立销售终端的过程中,同仁堂走出了一套自己的经营体制,以名店、名医、名药三位一体“以医代药”的经营模式使中医走向国际,为同仁堂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