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误读柳下惠“坐怀不乱”
卢一心春秋时期的鲁国士师柳下惠,以三黜不去、坐怀不乱、严明审案等典故而被大众熟知。但是柳下惠的夫人到底是何许人也?是当时的美女吗?柳下惠的坐怀不乱,与其夫人有什么关系吗?昨天,著名姓氏研究家柳哲先生,向本报记者展示了秘传两千多年的一套柳氏家谱中,柳下惠夫妇的画像,并称这套家谱及画像,对大众深入了解柳下惠及其夫人,有重要参考价值(见7月17日北京娱乐信报)。
元人胡炳文在他的著作《纯正蒙求》中,对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场景是这样描述的:“鲁柳下惠,姓展名禽,远行夜宿郭门外。时大寒,忽有女子来托宿,惠恐其冻死,乃坐之于怀,以衣覆之,至晓不为乱”。对这样绘声绘色的描写,笔者认为,这只不过如“小说家言”之类,读者诸君千万不要误读,因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根本不可能存在,道理很简单,自古道,人生三件事:“食、色、性也。”而这三件事皆来自本能,违反这一常态只能证明自身身体本能上有问题,否则,就根本不可能存在。
再进一步假设一下:假如柳下惠真是个仁义君子,那么,他除了让该女子“坐怀”外,别无他法令该女子卸寒吗?既便限于当时的具体情况,柳下惠真的除此以外别无他法,那么,他真的能够做到“坐怀不乱”吗?对此,笔者始终持怀疑态度,但由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乃是来自于民间史册,目前也无其它可靠依据证实当时情形,既便著名姓氏研究家柳哲先生能展示出秘传两千多年的一套柳氏家谱和柳下惠夫妇的画像,有关专家也认为,尚需考证,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由此,笔者想到另一传奇。
《古今历史小说传奇》里有这样一则故事,大概如此:碧云峰上有一得道高僧,向来不问俗事,也极少下山,后州府新府令欲为其80岁老母做寿,其母又是个地地道道佛信徒,于是,新府令招来方圆百里内500僧众前来道贺,包括该得道高僧,但该得道高僧不愿下山。新府令因此怀恨在心,侍机欲破该得道高僧色戒,于是招来一名妓并许以重金,假装落难女借雨投宿禅房,半夜又借肚痛需高僧肚皮贴肚皮才能保其性命,无奈之下,该得道高僧本着慈悲之心做出越轨之事,事后得知真相即刻席地坐化圆寂。
笔者叙此传奇无它,目的在于反驳柳下惠“坐怀不乱”之说是根本不可能之事,因为连修行甚深并年事已高的得道高僧尚且“坐怀”而乱了分寸,况乎仁义君子柳下惠?再说,据柳哲先生所展示柳氏家谱来看,柳下惠夫妇有夫妻相,而且柳下惠夫人很贤淑,因此,更不可能有这种事情发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柳下惠“坐怀不乱”之说,纯属后人为树立仁义君子之典型而编造出来的故事而已,当然,已经成全了柳下惠“坐怀不乱”的美名,这就足够了。除此以外,笔者希望读者诸君千万不要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