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综合体 旅游与文化



旅游与文化

不同形式的旅游显然有着不同的价值。就观光旅游而言,似乎是通过“走马观花”、通过历险探幽、身体力行而获得某种心性的历练,情操的陶冶,成为对象的似乎仅仅是旅游地的山川、河流、湖泊、瀑布、地穴、森林等自然因素。但是,自然因素其实只是构成旅游价值的物质载体。旅游的核心价值可以理解为寻求对异质文化的体验,旅游者通过在文化边缘的行走而得到某种文化认知或欣赏上的满足。构成这里“文化”的应主要包括宗教、风俗、习惯、传说、建筑、音乐、饮食、娱乐等人文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多元文化是旅游的重要资源,或者说文化差异构成旅游价值的重要成分。当然,旅游并不是一个单向的旅游者欣赏或吸收旅游地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外来文化向旅游地传递的过程,因此,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或融合。这样,问题产生了。——随着文化的交流或融合,地区间文化的差异度减弱,于是,旅游地基于文化差异的旅游价值也相应降低。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云南的龙头产业。但是,近年来,云南的旅游业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平台,向上扩展的空间受到了限制。这其中的原因,可能与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化而旅游资源逐渐枯竭有关。

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首先来自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云南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的美誉。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塑造了云南绮丽多姿的自然境观。路南的石林,腾冲的地热,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香格里拉的高原气象……但是,对外来旅游者产生强大吸引力的不仅仅是甚至不主要是神奇的自然境观,而是神奇的人文境观,是云南神奇的多样性文化。是阿细人的跳月,摩梭人的走婚,纳西族的古乐,傣族的泼水……首先,对内地旅游者来说,由于云南偏远的地理位置及比较困难的交通条件,云南文化的对外传播存在客观上的困难和障碍,外地人由于接触了解较少而产生了神秘感;其次,就云南文化自身存在状态而言,由于多民族而自然形成的多元文化体系,由于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呈现了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复杂性。前者是旅游价值产生的基础之一,后者则丰富了这一价值。而且,云南文化神奇但并不是那么难以亲近,相反,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都可以包容和理解。实际上,云南文化并不像人们一般印象中那样落后和闭塞,古代南丝绸之路的通过和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进入,使云南不仅成为中外贸易,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今天,即使在最落后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可以看到近代早期建立的白色的天主教堂。可见,神奇的云南文化早已切入现代文化的进程,这是它可以受到亲近的重要原因。当然,这本身也增强了它的神奇色彩。当你在丽江古镇的街头看到纳西老人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国旅游者交谈时,在惊奇的同时你也许会感到亲切。

如果把旅游看成是一个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的角色和地位是不同的。到美国旅游的中国人很容易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而很难对当地文化产生影响;到云南旅游的外地人在回家后顶多会将当地的奇闻逸事作为饭后的谈资消遣而完全不影响其生活和意识,但旅游者的行为方式则会对当地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儿时的记忆里,很明显可以感觉到旅游者对当地人明显的傲慢和夸张的同情,老人们会对此感到侮辱和自卑,于是回避,而年轻人则将旅游者的服饰、举止、谈吐作为外面世界的进步标志而争相模仿。这实际上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关系。在两种文化交流过程中,主宰文化发展进程的只能是强势文化。随着旅游的发展,强势文化不断向旅游地渗透,于是旅游地文化的“原生态”被破坏,其神秘性减弱,从而其旅游价值降低。西双版纳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神秘的所在,热带雨林、野象谷、傣族风情、泼水节……但是,由于西双版纳旅游开发较早,现代文化的渗透较为充分,其浓烈的商业气氛已经大大减弱了其神秘性。比如,为了满足不同季节旅游者的需要,泼水在每一天都举行,成为一个程序化的过程,于是完全失去其原始的意义,也失去了美感。再如,傣家访问应该是一个让旅游者了解民族风情的活动,但在商业化冲击下,这一本应具有文化价值的行动成为推销工艺品或其他商品的商业行为,已经完全失去能给旅游者带来异质文化欣赏的意义。旅游者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接触和了解旅游地的异质文化,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往往脱离了其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标准化商品的流动和标准化的旅游服务的普及使文化的异质性大大减弱,于是,开发越早的越完善的旅游地其文化的异质性越少,其旅游价值也就越低。这样,为了不断刺激和吸引旅游者进一步猎奇和探险的需求,旅游线路就不断向更加偏远的角落延伸。但是,我们可以设问,假如技术和交通条件使珠穆朗玛峰旅游得以普及,如何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在以上的分析中,当我们将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当我们将旅游的主要目的理解为对异质文化的探寻和欣赏,当我们将旅游作为一个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来认识时,我们发现,旅游本身不具有自我发展的持续性。因为旅游的发展过程——旅游地设施的扩张,交通的发展,线路的延伸——是一个不断消耗旅游资源的过程。——文化的融合就是旅游资源被消耗的过程,而这种消耗具有明显的不可逆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提出并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发展旅游业的目的是什么?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没有一个限度?

 文化旅游综合体 旅游与文化

固然,发展旅游的目的在于发展经济,“旅游搭台,经济唱戏”是一种通常的策略。旅游业本是一个资源密集且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应该说,如果能够真正处理好旅游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旅游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契机和手段,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而不是将经济发展的重任直接压在旅游业上,那么,旅游业本身就不需要大规模和超常规的发展。这样,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就可以避免杀鸡取卵的窘境;这样,旅游业对文化多元性的冲击也许是值得的,并且可以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214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旅游与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旅游

伟大祖国母亲有众多的名山大川,这些名山大川又多有千年古刹,这些千年古刹金碧辉煌、气宇庄严轩昂,又多为敕建(中国历代皇帝多信奉佛教,下令所建)。像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闻名于世的中国佛教艺术三大石窟

城市综合体与建筑综合体的区别 城市建筑

以下部分观点为多方资料整理,非完全原创。 建筑综合体是一种建筑功能与建筑形态相结合的狭义定义。是在一个位置上具有单个或多个功能的一组建筑,它可以承载城市中多种不同的功能,如商业、会战、办公居住等,以及交通及停车系统等。 城市

产业综合体时代来临 泛娱乐化时代来临

产业综合体模式是在产业集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完整的产业链为核心,以完善的产业配套为支撑,以完备的生活配套为保障,能够实现产业自我聚集自我发展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一、产业综合体的定义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蔚教授曾对

声明:《文化旅游综合体 旅游与文化》为网友年华似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