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互联网 《互联网草根革命》 第二章 互联网草根革命的商务模式9](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332093148046.jpeg)
注意力经济理论注意力本来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但注意力经济的提出却使它成了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们热衷的一个概念。注意力经济的概念可以上溯到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他早在1971年就注意到了信息和注意力的关系,他说:“信息占用的资源是显而易见的,它占用的是信息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信息的充足带来了注意力的匮乏,这就要求人们要把注意力有效地分配到占用注意力的过于丰富的信息上。”1996年,英特尔公司前总裁安德鲁·葛鲁夫(Andrew Grove)提出“争夺眼球”的竞争。他认为,整个世界将会展开眼球争夺战,谁能抓住更多的眼球(注意力),谁就能成为21世纪经济的主宰。因此可以说“眼球经济”是“注意力经济”的前奏,而“注意力经济(attention economy)”这一概念本身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戈德海伯(Michael H. Goldhaber )于1997年在美国著名的《热线(Hot Wired) 》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注意力购买者(Attention Shopper)》中正式提出的。 他认为,在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所谓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在一个特定对象上的能力。对每一个人来说,注意力是一种无形、有限、不可替代和不可分享的心理资源,人类从事任何有意识的活动都必须投入注意力这一要素。当前,相对于呈指数增长的信息而言,人类的注意力越来越不堪重负,注意力成为远比信息稀缺的资源。互联网的商业化和万维网的出现使得对注意力的争夺愈演愈烈,注意力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注意力经济的概念提出后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许可营销的创始人塞思·戈丁(Seth Godin)也对这一概念大加赞赏,注意力经济理论一度成了电子商务行业的正统思想,但是,2000年NASDAQ股市网络股泡沫的破灭使人们认识到了注意力经济概念的先天不足之处。在戈德海伯看来,注意力本身就是财富。他说:“获得注意力就是获得一种持久的财富。在新经济下,这种形式的财富使你在获取任何东西时都能处于优先的位置。财富能够延续,有时还能累加,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财产。因此,在新经济下,注意力本身就是财富。”但是,人们的注意力并不会长久停留,今天的明星,明天可能就会被人遗忘,因此吸引注意力并非一劳永逸的事,维持人们的注意力需要不断的投入。同时,注意力维持的根本在于信息的价值,哗众取宠只能得逞一时。针对注意力经济的种种不足,人们提出应该用“大拇指经济”替代“眼球经济”,这一概念强调的意思是引人注目不是营销的全部,吸引人试用产品是营销的开始而不是终结,营销的目的在于使顾客在用过你的产品后都会翘起拇指表示赞赏,成为企业的忠实顾客。信息革命进入草根革命阶段以后,注意力经济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注意力管理理论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草根媒体的迅猛发展使信息来源的数量有了爆炸性的增长,忽视了注意力管理的人很容易被人们的注意力所忽视;另一方面,Web2.0应用的发展使人们有了更多更经济的方法去赢得人们的注意力,忽略这些方法会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这几乎等于将市场拱手让给竞争对手。需要注意的是,眼球的争夺只是一个手段,问题的关键是要给社会提供价值,这就要求人们将注意力经济与注意力管理理论同“长尾”理论与并行生产的理论结合起来,比方说,企业可以通过对注意力的管理将消费者从“头部”市场吸引到“长尾”市场,扩大自己的销售。或者,企业可以使用注意力管理的技巧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自己发起的并行生产项目,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对“长尾”市场的开发和并行生产的利用正是草根革命浪潮中典型的商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