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行业2008年向着产销突破1000万辆的目标进发的同时,中方面临的却是连改一个国产化零件的试验或许都要拿到国外去做,其实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目前我国有竞争力的产品还基本上集中在低附加值产品领域,绝大多数产业在国际分工中都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无论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装、玩具业还是属于高技术产业的信息产业都存在以下情况,即我国企业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严重依赖国外的技术创新,盈利水平受到限制和挤压,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场”。
在核心技术上,我国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长期依赖进口,关键性基础技术与应用技术匮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如我国100%的光纤制造设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依赖进口。据来自科技部的最新资料显示,2004-2006年间,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创新活动的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8%。
在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核心专利上,中国基本上受制于人;在一些关键技术,尤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如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中国主要都是依赖进口;而在国家安全领域,一些重大武器装备和急需的关键元器件只能依赖进口,处处存在被别人“卡脖子”的危险。
据《中国产业地图》一书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5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逐步淡化,而知识产权、技术壁垒的力量日益凸显。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占领市场,并设置森严的技术壁垒来封锁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和产品。发达国家不仅仅把知识产权 、专利技术当作一个法律手段运用,更是当作一种市场策略在使用。
更为根本的威胁也许还不在于大规模技术引进和对产品进出口的高度依赖,而是在于本土企业普遍失去对国外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开发的人才与动力。如我国90%以上手机汉字输入技术依赖进口。更为可悲的是,手机汉字输入技术多数是国外公司召集在国外留学的华人开发的。
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000多万人,研发人员达100多万人,分居世界前列。然而拥有如此高数量研发人员的我国企业,却一直未能建立起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没能像发达国家的大企业那样创新、扩散技术,这不能说是一个太大的遗憾。
有资料显示,中国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总额和消化吸收经费两项费用的比例是1∶0.06。而韩国、日本企业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的比例则达到1∶5到1∶8。也就是说,我国每花1元钱引进技术,只用0.06元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而工业化成长时期的日本、韩国,是花1元钱引进技术,花5到8元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目前国企的技术创新掉入了两个怪圈: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创新能力越弱越依赖引进,越依赖引进创新能力越弱。而严酷的现实却是,在未来全球性的生存博弈中,缺乏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国家,将丧失赢得必要生存空间的筹码。
记得有人说过: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旦选择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好的路径会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飞轮效应而进入良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就如厄运循环,可能会被锁定在某种低层次状态下。
好在无论从决策高层、还是一般企业对这种“依赖”已有警惕——科学发展观已经提出五个年头,创新型国家建设也已渐次展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是令我们警醒。现在的关键在于:重在行动,重在成效,重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