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港城路2008号 秀屿——港城新区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位于海峡西岸中部。自2002年建区以来,立足发展“工业、城市、海洋”三大经济,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能源、石化、轻纺、鞋服等一批成长性产业集群已初露端倪,木材、珠宝首饰和医药食品加工业开始起步,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海洋资源优势得到挖掘,海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港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港城互动格局逐步形成,城市经济活力渐显;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断调整优化,呈现出第二产业比重明显提高,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的态势。现就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如下:

  一、建区时产业发展状况

  2002年来,秀屿区生产总值为38.0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187元三次产业结构比约为27.1:41.6:31.3。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高,第二、三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很不合理。

  第一产业增加值10.57亿元: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三大主导产业突出。种植业仍以传统种植品种如地瓜、花生、蔬菜为主,分布于各个乡镇,产品品种老化,种植规模小,产品商品率低,种植效益低。种植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为15.5%;畜牧业以猪、鸡、鸭、羊等养殖为主,主要养殖方式以散养为主,2002年万头养猪场3个,千头养猪场13个,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比重为9%;水产养殖业分布于沿海各乡镇,养殖品种主要有牡蛎、紫菜、海带、虾、花蛤、梭子蟹等总产量43.92万吨,捕捞业以近海捕捞为主,经营方式粗放,海产品加工企业仅有1家(海华),产品以直接上市为主,产品价格往往受季节市场销售影响,价格波动大,渔民增收难,但渔业仍是我区当时的主要产业之一,占第一产业比重为75.5%。

  第二产业增加值16.87亿元:全区工业总产值40.1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家,产值31.79亿元,主导产业为能源、石化和鞋服。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笏石镇,临海工业和特色产业带不清晰,工业产品主要为电,轮胎、鞋服,工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产品科技含量低。

  建筑业质量不高,比重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7.49亿元,其中城关镇以上仅占55%。

  第三产业增加值10.58亿元:主导产业是交通运输业和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仓储及邮电通讯业份量低,第三产业不发达,但比重结构性偏高。

  二、建区以来产业发展状况

  2003-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6.45亿元、55.31亿元、比增分别为14.2%、14.6%,人均生产总值为7531元、8899元,三次产业比例分别为26.4:49.7:23.9、24:53:23。随着佳通轮胎厂、湄洲湾火电厂两个大厂的逐年增产,工业贡献率大幅提升,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第一产业稳步增长,但第三产业因城市水平低,增长相对乏力。

  2005-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4.18亿元、73.04亿元,比增分别为10.6%、10.9%,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10253元、11621元,三次产业比例分别为23.3:55.5:21.2、23.4:55.3:21.3。由于佳通轮胎厂、湄洲湾火电厂基本达产,工业增幅明显减缓,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幅度下降。但随着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项目攻坚持续开展,LNG、燃气电厂、木材加工区等项目持续落地,临港工业和特色产业两条经济带发展渐显清晰,四大园区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城市建设逐步推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发展后劲开始增强。

  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含北岸)为85.01亿元,比增11.0%,三次产业比例为23.6:55:21.4。区划调整后,秀屿区(不含北岸,下同)生产总值为66.6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4.9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0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1895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3.4:52.5:24.1,工业占主导地位。

  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5亿元,比增17.5%,完成调整后年计划的10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0亿元,比增5.0%;第二产业增加值45.3亿元,比增25.5%;第三产业增加值18.2亿元,比增12.0%。人均GDP14628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0:54.9:22.1。

  (一)第一产业: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2亿元。农业的主导产业更加突出,规模化、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海洋渔业产值为23.5亿元,其中鲍鱼存养数2.1亿粒,海洋渔业占第一产业比重为78.1%。海洋渔业逐步向价值链的上方攀升,养殖品种呈现多样化、高档南日鲍鱼获得原产地保护品牌。海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家,现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25家。海洋渔业主要集中布局在埭头、南日、平海三个乡镇。畜牧生产值达4.7亿元,已有5个万头猪场,19个千头猪场。

  (二)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5.3亿元,其中,工业37.8亿元,占主导地位;建筑业7.5亿元。0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43家,完成产值91亿元。具体情况如下:

  1、规模分布情况

  工业

  产值10亿元以上1~10亿元5000万~1亿元3000~5000万元1000~3000万元1000万元以下

  企业数2106104174

  备注(略)    

  

  2、行业分布情况

  产业化工食品纺织服装制鞋林产工艺

  美术医药

  器械机械能源其他

  08年产值(亿元)3013.36.35.55.810.52.20.4314

  企业数26813235014343

  龙头

  企业(略)        

  

  3、品牌建设情况

   世界

  品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

  名牌国家免

 浦东新区港城路2008号 秀屿——港城新区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检产品福建

  名牌福建著名商标

  企业数1011711

  备注佳通 保兰德众和莆港、众和、艾力艾、南日鲍、鸿达、保兰德、亚太众和、海华、亚太、上得利、华兴、绮峰、艾力艾、上得利等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我区临港工业和特色产业带均已初露端倪,规模不断扩大。临港工业中着力打造能源、石化和林产加工三个超百亿的主导产业。佳通轮胎为世界品牌,年产值近30亿元;能源产业虽因湄洲湾火电厂划归北岸,但今年LNG接收站和燃气电厂的投产又将带来大跃升;国家级进口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初具规模,产品以出口为主,附加值普遍不高,有待于规模的突破和精深加工比例的提高。食品产业中的华港制油1家企业产值就超10亿元,但缺乏深加工产业链和交易市场,影响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传统的纺织服装和制鞋产业稳步发展,完成产值11.8亿元,有一定的竞争力,对解决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较大。林产加工、工艺美术和医药器械等特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钢铁和机械两大新的超百亿产业正在积极培育中。同时,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众和、保兰德和艾力艾3家企业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企业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1家企业产品为国家免检产品;7家企业产品获福建名牌称号;11家企业商标被评为获福建省著名商标。

  (三)第三产业: 增加值18.2亿元,结构单一,规模较小。其中交通运输业3.58亿元,批发零售3.42亿元,住宿和餐饮业0.48亿元,金融业1.65亿元,房地产业4.69亿元。

  三、我区产业发展趋势

  围绕区委提出的“把我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强劲、社会和谐进步的湄洲湾港城新区,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湄洲湾港口城市作出新的贡献”的目标,立足我区实际,应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迅速提升第三产业,构筑工业强区、海洋富区、新城兴区的发展格局,努力把秀屿建设成为临港工业凸显、产业特色鲜明、交通物流发达和城市规模初具的湄洲湾港口工贸城市新区。

  (一)发展目标

  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80亿元,力争200亿元;年均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66:23,人均生产总值31430元,比2002年建区时翻2番,基本形成三次产业结构合理,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成长型产业相互配套、紧密协作,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到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5-6%。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雏形进一步呈现,农村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人均收入达7370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42%,产业集聚能力明显提高,能源、石化、林产加工、食品加工、轻纺鞋服、珠宝首饰等产业集聚工业产值力争均达20亿元以上,医药医疗器械、钢铁、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均取得突破;第三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38%以上,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二)发展重点

  1.农业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群,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整体效益。积极扩大闽台农业合作示范交流。

  (1)种植业。大力推广水果深加工技术,争取建设水果加工基地;优化蔬菜品种结构,推动蔬菜品牌化生产;引进传统种植业优良品种,实现种植业产值2.1亿元。

  (2)养殖业。①水产。优化水产养殖结构,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开发特色精品,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以南日、埭头和平海三镇为基地,建设平海湾海洋渔业经济综合开发区、兴化湾海水养殖加工经济区、南日岛海洋生态养殖经济区,重点发展鲍鱼、藻类及名特优品种,开发特色精品,实现海洋渔业产值达到27.08亿元。②畜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各具特色的畜禽和生态养殖,推广“牧-沼-蔬”生态畜禽养殖模式,实现畜牧业产值4.66亿元。

  2.工业

  重点建设临港工业和特色产业两条经济带,发展壮大能源、石化和林产加工三大超百亿产业,积极培育钢铁和机械制造两大新兴百亿产业,为港城新区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特色产业带主要以四大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林产加工、珠宝、医疗器械制造等行业;临港工业主要建设:①莆头临港工业集聚区。重点布局制鞋机械、纺织机械、石化机械等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聚;②秀屿LNG产业集聚区。重点围绕气电一体化,布局发展LNG冷能产业链。③石门澳临港工业集聚区。重点布局制浆造纸产业链及钢铁冷轧项目。④东峤临港工业集聚区。按照《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对东峤片区12平方公里土地实行规划控制,作为未来与东吴石化基地配套的集聚区。十一五期间将逐步形成能源(LNG、气电、风电、核电)、石化、林产加工、钢铁、机械制造、珠宝首饰、食品加工、轻纺鞋服、电子信息、医药医疗器械等十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产值260亿元。

  3.服务业

  重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丰富生活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互动发展,努力开创服务业发展新局面。①现代物流业。充分利用港口、火车站、工业平台以及大交通的优势,大力发展一批为产业化集群发展服务的专业化物流中心和满足物流最终用户需求的各类配送中心,同时加快交通运输、商贸、仓储等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培育一批大型化、专业化、社会化物流企业。②房地产业。围绕新城区建设,大力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推行社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创建安全文明的城市住宅示范小区,提高农民住房规划建设水平,逐步推行城乡一体化的房地产管理。③商贸流通业。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标准,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仓储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④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建设一批综合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逐步完善城乡市场网络,配套建设星级酒店、文化娱乐中心、商业金融等设施,不断提高城市品位,迅速提升服务业水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1535.html

更多阅读

陕西北路186号荣宗敬故居 荣宗敬后代

陕西北路186号荣宗敬故居,1918年建成,独立式花园洋房,内部装饰无处不雕花。原房主德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回国后,由著名实业家荣宗敬先生斥资买下来。荣宗敬先生和他的弟弟荣德生是民国时期的"棉纱大王"和"面粉大王,先后共创办了几

永福路200号雍福会(原英驻沪领事馆) 德国驻沪领事馆

上海永福路200号,1985年2月11日英在沪开设总领事馆,1996年5月迁南京西路1376号上海商城301室。2001年时候正是上海房建改造大兴土木的高峰期,已渐衰败的这栋二层小洋楼被一个叫汪兴政的设计师看中,汪酷爱设计,游历甚广,在这个大上海难

浦东新区党政主官擢升情况分析 浦东新区天气预报

浦东新区党政主官擢升情况分析 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国函[1992]145号)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长江三角洲东缘。因处黄浦江东而得名。上海浦东新区是上海市下辖的副省级区.2009年5月,原南汇区并入

上海浦东新区关兴教育培训中心介绍 浦东新区关兴

上海浦东新区关兴教育培训中心介绍 上海市浦东新区关兴教育培训中心是以帮助学习困难、行为偏差学生为已任的教育单位。我们的宗旨是关心帮助问题学生,兴旺一家三代人。我们追求目标是解决“问题学生”学习、适应、成长与发展问题上

声明:《浦东新区港城路2008号 秀屿——港城新区产业发展趋势研究》为网友愿都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