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国防工业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摘  要:国防工业是保障国家安全需求的特殊产业,是以自主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的产业。国防工业的自主创新有助于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有助于提高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推动国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功能,必须不断增强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和完善国防工业体制改革,加强政府的调控和协调力度。

关键词:国防工业;自主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措施

 


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防工业是保障国家安全需求的特殊产业,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追求独特和领先的属性,决定了国防工业必然是以自主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的产业。国防工业作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其自主创新不仅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而且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基础。

一、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特殊地位

当今世界,劳动、资本和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呈现出递减趋势,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国防工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其存在与发展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生存,是国家必须自主发展的重要产业。国防工业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技术、人才和设备等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能够发挥极其重要作用。

1.国防工业是高科技产业,国防工业的自主创新有助于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始终是促进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然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防科学技术推动、牵引的,在各大国纷纷抢占以高技术为制高点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国防科技发展的重要地位日益提高。国防工业承担着国防科技开发和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是典型的高技术产业。为了保持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先进水平,国防工业不仅要成为社会最新科技成果的先行应用者,而且还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成为领先或先进科技的先行探索者。国防工业的高技术产业性质及其自主创新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对提升国家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国家产业优化升级的首要任务。国防工业是由航空、航天、电子、船舶、兵器和核工业等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群,国防工业的科技自主创新成果,不仅涉及面广、规模大,而且层次高。依靠国防工业的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发展步伐,提高高新技术成果实际应用的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不仅是军工高新技术产业自身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且也是培育和带动民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当代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等,有的本身就是军工产业,有的则是在军工科技直接推动和牵引下发展起来的民用产业。不仅如此,在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发挥国防工业自主创新优势,对环保、新型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牵引和推动作用。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层次,对增强传统产业的发展活力和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防工业利用自身自主创新优势,将高技术渗入和改造传统产业,或直接参与传统产业的改组和改造,可提高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含量,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

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离不开先进制造技术,这就决定国防工业必然是先进制造业,具有较高的制造水平。先进工业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需经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工程化以及工业化生产三个阶段。通过国防工业加工制造技术和生产工艺的自主创新,以及创新成果向民用领域的转化,是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在我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今天,国防工业加工制造技术和生产工艺的自主创新对提升我国产业整体制造水平和工艺水平,从而确立“中国制造”的高技术含量和高品质地位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2.国防工业是自主性产业,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有助于提高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国防工业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自主创新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维护国家安全的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高精尖武器是买不来的,军工核心技术是引进不了的,国防工业只能走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发展模式,通过自主创新发展国防高技术和尖端武器装备。国防工业的自主创新,直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国防需求,并防止出现国家安全受制于人的局面,但其创新成果的民用转化和产业化,则可增强国家科技基础和提高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原始科学创新和核心技术的原创能力,是决定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核心,决定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加,我国产业创新能力弱、关键技术依赖国外日益突出,国际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目前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3/4为外国人所拥有;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5年申请之和仅相当于美国IBM公司1年申请的专利数量。原始科学创新和核心技术的原创,是国防工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旨在解决化钱买不来和引不进的国防关键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问题。通过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不仅有助于保障国防安全,谋求国防高科技和武器装备的优势地位,而且有助于实现我国民用产业关键领域的科技突破,扭转我国在重要领域的关键技术依赖国外技术的状况,改变我国整个产业长期处于“跟踪”的被动发展局面。这对我国有效掌握产业发展战略主动权,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作用。

目前,影响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除了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外,缺乏自有知名品牌和标准等知识产权也是重要因素。我国汽车、民用航空等产业出现的空心化问题就是明显例证。国防工业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通过国防高技术的军转民和实施名牌战略工程,大力发展军工名牌产品,提升民族品牌形象,对改变我国许多产业只能从事低附加值“低端”产品生产或“代工”国外名牌产品收取加工费现状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国防工业部门拥有比较敏锐的标准化意识和严密的标准化制度,其军工产品采用的军用标准和规范通常在技术上优于民用标准和规范。强化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国防工业的标准化建设优势,把核心技术、专利技术形成自主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可抢占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提高行业的市场进入门槛和国际竞争力。

拥有自主自强精神、敢于创新魄力和善于创新队伍,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国防工业承担的军工产品具有高新技术含量、高质量标准、核心技术超前性和保密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国防工业必须拥有高度的自主开发能力。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行业和相关配套行业组成的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发挥国防工业在自主开发国防高科技和研制生产尖端国防装备中形成的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作风,有助于整个民族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队伍的培育和锻炼。

3.国防工业是战略性产业,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有助于推动国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国家产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国防工业是国家经济、科学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力量和战略威慑力量,是体现国家意志和关系国家安危的产业。国防工业的发展涉及到国家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是国家必须从整体利益出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战略性产业。国防工业的战略性产业地位,决定了国家必须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制定好国防工业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必须对国防工业发展进行必要的支持和扶持,必须集中力量对重大国防项目进行群体性攻关。这就决定了国防工业的自主创新对国家产业的可持续科学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发展国防科学技术,建立强大的国防是各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是国防实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其领先程度和发展潜力,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军队战斗力和国防威慑力。为了更好地保障国防安全,国家必须把国防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活动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进行统筹,这不仅有助于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健康稳定发展,确保国防科技的开发和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有效地满足国家安全战略需要,而且通过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成果的民用转化和产业化,使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成果更好地符合国家产业的全局和长远需要,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整个产业的整体推进和稳步发展。

国防科技的自主创新包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其中又以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国防科技的自主创新风险高、投资规模大,且科研活动市场化运作难,初始成果商业化转化壁垒多。国家基于安全战略需要,对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进行必要的支持和扶持,承担一定的自主创新风险,并对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进行必要投资,不仅有助于增强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防工业自主创新的持续发展,而且通过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为国家产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科技支撑,可不断提升国家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实现国家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某些涉及国家重大安全战略利益国防科技项目的自主创新,比如我国的“两弹一星”工程、“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工程等,需要许许多多部门和单位的协同攻关,甚至需要集举国之力才能实现。国家拥有调集和组织整个社会资源的权力和能力,通过国家组织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对重大国防科技项目进行群体性攻关,确保重大国防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可实现国防科技的领先地位和有效解决制约国防建设中的科技瓶颈或“短板”等问题,而且可带动和促进科技创新体系与科技队伍的建设,诱发新的学科和推动有关专业技术的进步。不仅如此,重大国防科技项目的实施还能够成为一个时期国家经济、国防、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和主旋律,其技术外溢效应和产业链拉动效应,可有效地提升整个产业的层次,带动和刺激国家产业在更高的起点上向前发展。

二、实现国防工业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措施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程度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军民分离型体制,使军工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缺乏顺畅的渠道;弱市场运行机制,使军工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缺乏应用的效率;相关配套制度缺失,使军工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缺乏可靠的保障。为了充分发挥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政策措施相配套。

1.增强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扎实基础

技术推动与需求牵引是任何产业发展都离不开的基本动力,而如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则是“技术推动”的动力源泉问题。创新能力是国家和企业的核心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也是以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国防工业如果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依靠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成为无源之水。

增强国防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具备自主创新精神和先进的创新文化。不思创新、不敢创新和不善创新,就不可能有坚实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了培育自主创新精神和营造先进的创新文化,有必要在军工企业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从一定意义上讲,创新总是和企业家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一支过硬的企业家队伍,就难有创新。创新需要新的价值观和新的方法论与之相适应,为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倡导“锐意创新、张扬个性、善于合作、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有赖于基础能力和创新人才队伍的加强。高技术武器装备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不但需要高素质的研究开发队伍,而且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先进设计、制造、实验、测试等设备、工具、仪器和环境,需要有能掌握这些技术并能很好应用的人。不加强基础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国防工业的自主创新就缺乏必要的支撑。为此,应当着眼国防工业和武器装备的长远发展,为高技术开发和新型武器的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通过加大基础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和投入力度,提高基础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效益,不断夯实国防工业基础,特别是高技术核心项目,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优秀人才队伍。

提高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必要对军工产业进行整合,实现科研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重军用轻民用和军民分割,是我国军工产业分布结构的典型特征。其结果,不仅国防工业的科研生产资源和创新成果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民用部门科技资源优势也未能在增强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目前我国科研生产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为了充分发挥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功能,必须按照“小核心、大协作、寓军于民”总体构架,对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资源进行调整和优化,不断淘汰落后能力、压缩富裕能力、增强核心能力,并充分发挥民用产业科研生产资源优势。

2.深化完善国防工业体制改革,为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必要环境

当前,我国国防工业体制改革总体上滞后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军民分离型体制变化不大;“任务国家下、资金国家拨,产品国家收”的格局依然存在;缺乏必要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企业还没有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这不仅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武器装备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而且使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缺乏有利的环境。

国防工业发展强调军民结合,将国防工业拥有的先进科技有效地转为民用,用研制生产军品所形成的先进科技和工艺,开发民品生产和以军带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已成为世界性趋势。目前,我国国防工业军民分离的格局尚未完全打破,军工产业与民用产业的科研生产相互分离、自成体系依然存在。作为自主创新主要成果的专利,也是严格按照国防专利和民用专利相分离的原则申请和使用。这不仅影响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造成科技和科研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严重阻碍着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成果的民用转化和产业化,制约着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功能的有效发挥。实现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是建立军民结合型国防工业体制,完善军民互动合作机制,大力加强军民统筹,积极推进军民两用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推动军用先进成熟技术进入民用领域和实现产业化,做大和做强军民结合型产业,提高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具有独立利益的市场竞争主体,市场机制对配置资源起着基础性调节作用。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机制在国防工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未得到应有发挥,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问题远没有解决,军工企业的市场竞争主体地位也没有得到真正确立。这不仅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而且严重制约了国防工业的自主创新,使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缺乏必要的动力和活力。推进国防工业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必须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从体制上确立军工企业的市场竞争主体地位,使其成为研发主体、科技投入主体和人才培养主体;必须按照保障安全和有效竞争的要求,对国防工业行业和企业进行整合,充分引入和有效发挥竞争机制作用。另外,要在不影响国防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运行机制企业化、发展方向市场化,实现军工科研生产与国防市场或民用市场的有效对接。国防工业市场化改革的有效推进,不仅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能增强创新成果的民用转化和产业化压力和动力,从而不断提高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活力和效率。

为了促进国防工业的自主创新,并通过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需要进一步推动国防工业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和科研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军工只能是单纯国有军工,国家是军工的惟一投资主体,以及军工所需资金只有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国有银行贷款的局面正在被打破。对此,2005年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已加以确认。因此,为了进一步确立军工企业的真正市场主体地位,打破国防工业自我封闭的产业组织方式,增强军工企业活力和提高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从根本上实现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必须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进入国防科研生产领域,用股份制改造军工企业,实现国防工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必须扩大国防工业科研生产的融资渠道,建立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基金,同时要确立“军、产、学、研”相结合的国防科研体制和运行机制。

3.加强政府的调控和协调力度,为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可靠保障

国防工业的国防高科技开发和武器装备研制生产,涉及国家重大安全战略利益。国防工业的经济运行特别是国防科技自主创新活动不可能完全市场化,其自主创新的民用转化和产业化,不仅存在着诸多法律和政策壁垒,而且还存在一定技术性障碍。因此,为了增强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国防工业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良性循环,还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整体协调职能。

为了使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够持续地起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政府必须对国防工业的自主创新,以及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制定科学的战略和规划。政府对国防工业自主创新的战略规划,既要考虑国防建设的特殊要求,同时还必须兼顾经济建设的需要。为此,政府不仅要特别重视研究和制定能有效提升国防及军事实力的重大国防高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而且还必须研究制定能有效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以及能够引领产业发展并可能成为未来主导产业的重大科技项目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必须研究制定军民两用高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政府制定的专门服务于国防目标的自主创新战略和规划,应当包含民用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内容;某些暂不能民用转化或产业化的高度机密和核心的国防自主创新成果,也应当有未来的民用转化和产业化发展构想和目标。另外,还必须将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及其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政府扶持及支持政策纳入相关发展战略和规划之中。

为了促进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成果的民用转化和产业化,还有必要加大政府在某些方面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在国防科技成果民用转化和产业化的科技孵化、人才培养、市场推广等领域,政府可给予必要的项目投资、税收减免、优惠贷款、政府采购等倾斜政策,引导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技术成果向市场转化。政府还必须加强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建设,扶持壮大一批中介服务机构,做好国防科技创新成果民用转化的工程应用、研究开发、系统集成、咨询服务、人才培训等工作,疏通国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渠道,定期和不定期地发布国防科技项目民用转化及其资助指南,开展民用转化项目的推选和评审,以及转化项目的监督管理和验收。必须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转化和推广新体制和机制,加快国防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步伐,促进军工科研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使国防高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高国家产业能力和水平。

增强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潜力,还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一方面,应当尽快制定和实施《国防科研生产法》、《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法》、《国防科技民用转化及推广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在保障国防安全前提下,积极鼓励和支持国防科技的民用开发和转化,并依法对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成果的民用转化和开发而形成的知识产权进行必要的保护;另一方面,必须抓紧修订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中不利于军工科技民用转化的有关限制性条款和规定,及时消除制约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各种制度障碍。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Defense Industry and Excellent and Escalation of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Du Ren-huai

Abstract:Defense industry is special industry that ensures demand of national safe, and it looks o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s chief power of development.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defense industry lend itself to driv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industry,elevate integral technology level of national industry,heighte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capability of national industry. In order to bring into play function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defense industry that push excellent and escalation of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it is demanded to strengthe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city of defense industry, to deepen and perfect defense industry system reform,to strengthen governmental force of adjustment and harmony.

Key word:defense industry;independent innovation;industrial construction;excellent and escalation;measure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1532.html

更多阅读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并行不悖

目前,国内外有些人对中国提出的“自主创新”概念仍存在误解。国外有人认为,中国提倡自主创新是要闭关自守,拒绝国际合作;而国内也有人将其等同于自主开发。事实上,正好相反,中国提出的“自主创新”坚持开放的思维,重视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

自主创新示范区 关于中国家具行业自主创新的思考

2005年10月11日,国家“十一五”规划出台,强调“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005年11月2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 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2005年

李彦宏:自主创新的路径和困境

2005年会于2005年12月1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商业中国推动力:创新·责任·全球化”。 本次会议由新浪财经独家网络直播。以下为百度总裁李彦宏做题为自主创新的路径和困境的演讲实录:    李彦宏:大家好!很高

科尔沁区:自主创新促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科尔沁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视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一批企业在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坚挺不倒,在波涛汹涌的市场大潮中破浪前行。    政策扶持是结构调整的重要推手    科区在推进经济战略性调整

声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国防工业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网友藏清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