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秀才不出门 小议“教授”



湖南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廖进中

 

   “教授”,是当今社会人们最为激情追逐的专业职称,但它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它因什么而名声响亮?我看很有值得商榷之必要,即使这种讨论可能是十分“小儿科”的。对“教授”一词,思来想去,我通过我的经历发现存在有以下三种意义的理解:

 其一,教授是大学教师的泛称。“教授”二字,早在我的孩提时代就听说过。当时,对于我这个生在农村的土娃娃,那确实是“如雷贯耳”:能进大学成为大学生,尚且“难于上青天”,何况还是大学生的老师——“教授”?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作为“代课教师”曾被选送到邵阳师专进修一年,结业前去邵阳县二中实习。由于有66届重点高中毕业的功底和“文革”辩论中练就的口才,教学效果不错。有一天,县委书记、武装部柴德林政委下乡检查工作,路过我实习学校所在地――五峰铺,就特意找到我,问我“是否愿意转正”?而我却来个“牛头不对马嘴”,委婉地回答说:“我想去读大学”。他马上追问:“那你是想当大学教授”?我琢磨他话的本意是“给你中学教师你不要而妄想当什么大学教师”,在他的语境里,“大学教授”不过是“大学教师”的别称而已。以后,我大学毕业留校当教师,我的家人和父老乡亲也说我是“大学教授”了,并宣称我们那个连井水也喝不上的穷山村终于出“大学教授”了。其实,当时我离“教授”还差“十万八千里”呢!不过,从此以后,“教授就是大学教师”的概念也更深地在我的脑海里扎下了根。

其二,教授是大学中资深教师的专称。进入湖南大学后,我才慢慢知道,“教授就是大学教师”的说法其实是不确切的,教授只是大学教师中的一级学衔,一个层次。大学毕业后,为了能有资格站稳大学的讲台,我又去攻读了研究生学位,“不惑之年”才拿到学位证书,以后才从“助教”到“讲师”到“副教授”,整整十年,最后到了“教授”。我是几十年默默耕耘在湖南大学这个“桃李园”里,为了把“工业外贸”办成全国数一数二的特色专业,我从没离开过湖南大学一天,也没有离开过三尺讲台一步。1999年我还曾因“脑梗塞”倒在了讲台上,后坚持上完课,差点丢了性命,至今,还留下了腿脚不便的后遗症。但那以后的几年里,因为得病而少跑了点“项目”,考核就为“不合格”,好在“法不责众”,不然早就把“教授”下了岗。这时,我就迷惘了:教授到底是干什么的?怎样的教授才是合理的教授?我就又象我当年写《小议“个人特色”》[1]和《小议“本科”》[2]时那样地去翻字典。字典上说:所谓教授,乃是一种职业,是指在大学中执教的资深教师。教授,不还是教师吗?教师再“资深”,总还是上课的教师嘛!总还得教书育人嘛!为什么不教学,或教学效果并不好的教授能合格,而仅仅一次少了点“项目”的教授就“考核”不合格、就要被张榜羞辱呢?

 小议秀才不出门 小议“教授”

其三,教授是大学中学官的官称。字典中还说,“教授”是中国古代就已使用的学官名称,在汉代、唐代的大学中就都设有此职。“学官”就应该一心一意管教学、搞教学,这是“天理”。哪朝哪代的学官不是在专心致志地管教学、搞教学?当年,我在学校教务处工作时,管教学的教务处是学校名声最显赫的处室,教务长是大家热恋的官位,但近年来,教务处往往放在最冷僻的地方办公,教务处长的人选总是很难找。我们现在的很多“学官”不是在“管教学”、“搞教学”,而是也热衷于去“跑项目”、“弄科研”了,并形成了许多从未上过课、教过学的“假教授”,且不时地向下发布一些莫名其妙的“瞎指令”。究其原因,我看就是现在大学偏重科研的评价理念、偏重量化的评价制度有问题。当了学官,就掌握了资源配置的权和利,就能够以易于量化、名声响亮的科研去代替难以量化、默默无闻的教学。当然,最令我担忧的是,权利一旦污染了学官,官场的腐败和作弊就会蔓延,学校对于学生素养的培养就会变得十分有限和扭曲。

以上三种对“教授”涵义的理解,形式虽相远,本质却相近,都是指向“教学”。大学因为学生而存在,大学的基本功能是对学生上课,上课是教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教授不教书又怎么能称教授呢?“教授”,那怕是外聘的“名誉教授”,因为是“教”――教书育人、培养后代,所以,才成为最受欢迎、最受人尊敬的专业职称。在大学,“教授”职称为什么比“研究员”职称更被人追逐?还不是因为它是培养人的!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我们的大学到底是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还是“以物为本”――以项目、论著为本?

当然,大学的教学,特别是高水平、科研型大学的教学不应是一个单纯的传授前人知识的过程,大学教师不应作“教书匠”,而应该“教学科研互动”,这也正是我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名称。但大学教师参加科研,我以为,最重要、最根本的意义就是通过亲身探索科学规律和它的实际应用,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创造能力的人才。人们常说,科研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我认为,大学教师有了科研成果,最重要的转化形式首先应该是通过上课向学生进行传播。如果教授们仅仅是“为科研而科研”,或者是为了其它非教学目的去科研,那么,在社会分工深化的时代,“教授”与“研究员”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又有什么差别呢?

我们每年的招生简介中,都赫赫写着我们拥有多少多少院士和名师,看得学子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可进校后直到毕业,却没有真正听过他们的课。尤其是本科生,对于知名教授只是知其名,却很难闻其声,更遑论耳提面命。那么,知名教授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们的精力多专注于科学研究,整天忙于找课题、写申请、做总结、搞鉴定、报奖项,无暇为学生作几次学术讲座、上几次基础课了。课堂教学在他们的眼里已不重要,甚至把它视为是耽误时间,而科研才是教授们的重中之重。他们早把“学校应以学生为本”的宗旨置之脑后了,学校固有“教学”的基本功能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大学教授带领研究生搞科研,本无可非议。但如果使本科生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那就是一种本末倒置。本科的基础[3]不打好,研究生的质量能保证吗?要知道,建在沙滩上的高楼是不牢靠的。研究生仍然是学生,是在研究中学习的学生,大学教授指导研究生,“指导”也是一种“教学”—— “传道授业解惑”,不同的只是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前,学生叫我“廖老师”,当了“教授”指导研究生、特别是指导博士生以后,大家都改叫我“廖导”。我一直在想,“老师”与“导师”到底有什么区别?对应的,那“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到底有什么区别?我去年《在经贸学院研究生新生与导师见面会上的讲话》中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我说,如果说本科教育主要是“教师提问,学生答”,那么研究生教育就主要是“学生提问,导师答”。导师,导师,导什么?导方向!研究生提出了一个他希望研究的“问题”,导师就与他共同探讨:该“问题”的方向对不对?路径是什么?能否走得通?切入点在哪里?创新点在哪里?这还是“教学”的范畴啊!前年,我的一个博士生毕业,我在答辩会上说过这样的话:“博士生导师”,简称是“博导”,那全称呢?“博士生指导教师”。有人说,这是我在故意谦虚,其实,那是真实情况的表达,我们师生之间确实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实事求是地说,出现“教授不教”的怪事,不是教授们的错,归根结底是我们的评价机制在作祟。倘若国家规定学校就是以培养人才为基本,学校的考核就是考核教学,就是考核教学的“质”和“量”, 并规定教学与科研分开考核,甚至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教学以倾斜,教授的评价特别是职称评定注重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果,恐怕教授们就不会把教学当成自己的“副业”了吧。我认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除了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有计划地把好扩招关,确保生源质量外,重要的是要随着学生扩招而扩大教师队伍,尤其要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激情和热情的政策措施。大学的根本问题是教师问题,当务之急是教授要归“位”,要把时间和精力贡献给学生、贡献给课堂,特别是贡献给本科生和本科生的课堂。

    我上面讲这些都只是我从自身体验中得出的“小儿科”的东西,确实没有“教授”的学术水平。但事实告诉我们,越是“小儿科”的东西,越是基础性的东西,越是容易被忽视的东西。我们同仁们要时刻记住:我们都是从“小儿”成长起来的,“教授就是大学教师”那句乡下农民的泛称是最准确的。

 


[1] 发表在2002年3月26日《湖南大学报》上。

[2] 发表在2004年6月7日《湖南大学报》上。

[3] 参看我2006年1月9日发表在《湖南大学报》的“本科教育的关键是打好基础”一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1375.html

更多阅读

秀才不出门要知天下事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经常有人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原因多方面。究其深层原因,“见识太少、思维不宽”就是罪魁。我近些年比较迷信书籍,觉得系统、深刻,看完可以让我把一件事情弄透。但看书很累,且需要静下来,边看边思考、边辩论。费时也影响休息,因为这样看书

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纵观这过去的20年,整个人类的物质文明中发展最快的就是计算机网络。短短20年,它就从遥不可及的高新技术普及到成为大多数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发展不得不让人思考,到底它是有什么魔力就从象牙塔走进了千家万户,它又带给

声明:《小议秀才不出门 小议“教授”》为网友退色的刺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