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卓越的售后备件物流网络(2)

调整、优化备件供应链网络结构已成为各主机厂主要应对措施之一 为了应对以上同备件供应链相关的变化,国内各主机厂也在积极采取各种举措,来提升自身的备件供应链能力。这些举措主要集中在网络布局的优化和运营效率的提升两个方面,其中网络布局优化部分所占的比例又尤为突出。 目前国内主要主机厂均在进一步增加备件中转库数量。行业内平均每个中转库服务的经销商数量约为93家,但随着中转库数量的增加,主机厂力求其平均每个中转库所服务的经销商数量接近或低于行业平均值。 在进行备件供应链网络优化时,主机厂通常面临着以下几方面挑战。首先,由于网络布局优化是提升备件供应链运营能力和效率的基础,且网络的改变通常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因此主机厂在优化备件供应链网络时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以保证优化后的网络结构能够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仍具备较大的优势。同时,考虑到备件业务较快的发展速度和竞争环境的变化速度,企业通常又希望能够尽量缩短规划和前期投入的时间,以便能够迅速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备件供应链网络。其次,在网络节点选定后,如何规划各节点的职能定位和所对应的库存策略。由于需要兼顾网络同备件入口和同经销商之间的距离,同时又希望能够尽量减少转运次数、控制物流成本,备件供应链网络通常均采用二级网络结构,及中心库加中转库模式。对于一个二级网络结构,中心库模式的选定尤为重要,目前全品种单一中心库、全品种多中心库和部分品种多中心库是较为常见的三种中心库模式。 这三种模式各有优劣,其具体选择取决于网络规模、备件入库数量、备件品种数量等多方面因素。只有中心库模式确定后,才能明确节点职能。在节点职能确定之后,需要从整理出发,对物流线路进行规划。一般而言,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物流线路也随之成比例增长,并由此而引发车辆计划、货量匹配、人员安排、承运商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和运营问题。实践证明通过系统的方法进行通盘考虑,可以有效将新增配送线路同已有线路进行有机整合,实现线路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