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中,合资品牌与民族品牌竞争的焦点转移到发动机等核心组件之中。而这也仅仅是民族品牌向合资汽车叫板的一部分。当汽车产业民族品牌取得长足的进步之后,与外资品牌的对垒进入了新的格局。
合资与民族汽车品牌之争
合资品牌纷纷兴建发动机工厂,把世界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引入中国。2007年4月,天津一汽丰田发动机工厂开始生产为新卡罗拉(Corolla)配备的包含双VVT-i技术的ZR发动机,这是丰田公司(Toyota)首次在海外生产带有该技术的发动机。
民族品牌毫不示弱,通过自主研发或与国内外技术机构合作,在发动机领域大有斩获。自主研发一直被民族品牌视为成长的最根本路线。2007年5月18日,搭载吉利自主研发的CVVT发动机的中级车——“吉利远景”上市。该款发动机是吉利投资数亿元研制,属国内首个应用“连续可变的气门正时系统”的发动机。
从国外直接购买技术并加以改进,也是民族品牌研制发动机的新捷径。2007年4月,上汽在收购的英国罗孚(Rover)核心技术之上,对其发动机做了较大改进,研制出了“上汽荣威KV6”发动机,其排放达到了欧IV标准。
其实除了发动机以外,民族汽车品牌和合资品牌在整车领域也展开尖锐的对垒。民族品牌开始发力合资品牌占统治地位的中端市场。2007年5月,中华轿车的尊驰1.8T上市,在中端市场对帕萨特和速腾形成了威胁。
挑战的背后
为什么民族汽车品牌在发动机等核心组件和整车领域对外资企业品牌频频发起冲锋?
其实,在中国汽车行业中,与外资品牌相比,民族汽车品牌还不能算作一个势均力敌的挑战者。
合资品牌的高端车系依旧在国外生产,其各系列的研发中心也位于国外;虽然奥迪(Audi)A8系列、宝马(BMW)7系列等高端车型进入中国,但依旧采取“原装进口”方式;部分高端车系也采取国外生产,国内全散件组装(CKD)的方式,通过避开关税壁垒来占有国内高端市场。2006年7月,沃尔沃(Volvo)S40系列采用授权方式,在长安福特重庆工厂生产。合资企业在中端整车以及核心组件制造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占有国内市场的压倒性地位。2005年11月,广汽丰田首批下线的AZ系列发动机即用于出口,成为丰田全球供应链重要的一环。2006年中端市场(发动机排量1.6-2.5L)中,销售量排名前十位的均为合资品牌,部分产品供不应求。
但与此同时,民族品牌在低端小排量车系的整车制造上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2006年,在发动机排量1.0L及其以下的销售排行榜中,奇瑞等多个民族品牌位居前列。
初具规模的民族品牌,面对整车领域低端市场的利润率较低、且不易形成自己的品牌特性,通过产品提升策略与向上游延伸策略,开始瞄准中端市场发力。2006年9月,奇瑞旗下产品瑞虎月销售业绩夺得国内SUV单一品牌月销售量冠军,超过了现代(Hyundai)途胜等合资品牌。
同时,由于发动机等核心技术被合资品牌所垄断,民族品牌的利润率被进一步挤压,通过多种方式向上游延伸,已成为民族品牌自我发展的重要战略。在2006年以前,中国七大民族汽车品牌中,除“夏利”之外,全部使用的是三菱技术的发动机,技术威胁成为民族品牌大力向上游延伸的主要动力。
合资品牌竞争的策略
面对民族品牌的威胁,汽车合资品牌通过有序的技术下沉是最有效的应对办法。将高端车系当中的技术引入中端车系之后,合资品牌依旧是中端市场的主力。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公司所使用的技术均被大众公司首先引入到大众的高端品牌奥迪系列中,现用于一汽大众生产的中端车系中。
同时,将主流技术引入低端,合资品牌同样能保持整体技术上的优势。2006年12月,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引进生产的三菱4G9系列发动机包括了双凸轮轴等在中级车使用的技术,以替代旧有的低技术含量产品。
合资品牌还通过资本与技术手段,进一步巩固其在技术上的优势与垄断地位。合资品牌的发动机虽然在国内生产,但其他核心组件依旧由合资垄断。
目前国内汽车电子市场几乎完全被国外企业占领,包括德尔福(Delphi)、博世(Bosch)、摩托罗拉(Motorola)等。
为了防止对民族品牌的技术转移,最前沿的技术依旧没有被引入到合资企业进行生产。比如一汽大众(大连)发动机厂与欧洲同步生产的TSI发动机缺少分层喷射(FSI,FuelStratifiedInjection)“稀薄燃烧”功能,节油功能受到很大限制。一汽丰田生产的“皇冠”系列,其发动机不含最新的“缸内直喷技术”。
对合资企业实现独资或控股是合资企业在汽车核心组件制造领域防止技术转移的基本操作手法。2004年2月,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成立,丰田汽车及其属下公司股权比例达到70%。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中,大众汽车占60%股份,一汽集团占40%股份。
合资品牌还通过产品降价等策略,来应对民族品牌由低端向中端的延伸。
合资品牌有的将部分车型转移至二线城市生产,以降低成本,进一步扩展了其价格优势。2003年5月,上海通用开始在山东烟台生产赛欧系列轿车。2007年5月,一汽大众决定将热销的车型——捷达系列,转移至成都工厂生产,以通过成本和价格优势抢占西部及不发达地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