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执行力考核标准 健康执行力的标准--整体性
(校正执行力的价值基础之二)如果说完美执行的内在标准是由我们个人正直品质所决定的,那么其外在标准就是整体性。正直的品质与整体性标准是相互联系着的,正直的品质是整体性标准的内化,而整体性标准又是正直品质的外在表现。整体性标准既是对执行各个步骤之间的联系,又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还是对应尽社会责任的承担。整体性标准是由正直品质的外在表现但我们假定执行者具有正直的品质时,必然会引伸到它的为在表现,那就是整体性。牛津英语词典对“正直”的界定是:“事物具有完整、全面、全部的面貌,没有出现任何分割或者破损的状态”。这里的完全或者完整性是正直的同义语,或者说正直离不开完整性,表现为完整性。如果说执行力是选择合适的人到恰当的岗位,做出正确的事来,那么判定执行者事情做的是否恰当就不能孤立的看某一个问题,必须从整体上进行评估。aihuau.com正直的执行者必然会关注执行中的整体性,但是这种关注不是不切实际的清谈,而是为了更好的反观自己的执行实务,是一种见树又见林的执行方法。这里的树就是我们自己的执行任务,这里的林就是企业的全局。 当我们强调完美执行的标准不可缺少整体性时,强调的就是从企业的全局出发,使我们在局部的执行更为有效。当我们从中获得一定自由的时候,那就是完美的执行,进入了执行艺术的境界。 如果说执行就是把自己的“树”种好,为什么还要环顾树“林”呢?因为这是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要求,并不是额外的负担。一位老板对咨询人员说:“执行力问题还有一点,就是干部只是处理眼前的事情,不想部门发展的问题,部门的工作方向都是我在考虑,要一点一点地告诉他们。现在市场竞争这么复杂、技术变化快,我感到被透支了,快承受不了,特苦恼。” 这位老板的忧心反映了实践的要求,根据这个要求,见树不见林的执行就不能算正直之举。有些执行者将份内份外的事分得很清楚,虽然有利于明确责任,各司其职;但是其消极的一面则是不愿多承担责任,在工作中表现为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不越雷池一步,执行显得机械、呆板、僵化。按照这种思想采取行动,其潜台词就是在告诉领导:“这是照着您的吩咐执行,达不到目标可不干我的事”。执行者只管服从只管在过程中办好自己手头的那点事,把结果、目标当作老板的事,过程与结果泾渭分明,显然不合适。整体性中所体现的正直是相对于各种利益冲突的存在而言的,也包含着对各种灵活性的允诺和实施。整体性绝非铁板一块,绝不是线性思维,更不是一条路走到黑。整体性也不是面面俱到,可能要在局部作出一定程度的必要的牺牲,以便在整体上获益。在各种商机面前,假如没有各种曲折和牺牲存在的必要,假如没有整体与局部的矛盾的存在,正直也就没有它存在的意义。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各种不确定因素混杂的情况下,我们只熊依赖执行者的正直去解决整体性问题,至少在异已的利益诱惑下不会偏离既定轨道太远。这正是以人为本的商业精髓。对一个正直的人来说,他不一定是没有缺点和没有错误的人,他不一定没有犹豫和困惑,但他会秉持一种对正义、正确路线、正派做人的坚持。他不会虚伪,不会践踏诚信原则,不会玩弄权术。他相信“走正道”就是一种“直直的”捷径,哪怕会因此蒙受误解、损失、磨难甚至牺牲。正直的人是有原则的人,也是尊重原则的人。正直的人或许开始并不被人们理解,但最终会受到人们尊敬,甚至也会受到不太正直、不正直的人们的尊敬。正直的人就像一块玉石,他内在的高贵精神和人格支撑他们坚强地屹立于各种是非沼泽中,艰难但顽强的走向真善美的坦途,因而在整体上是应该给予肯定的。坚持整体性标准是系统思维的要求 面对执行实践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今日问题的解决导致了明天更复杂问题的产生;你越去鼓励你想要得到的,目标离你却越来越远。类似的经历往往来源于我们无法看到事物(人、事物、事件、思想)间的隐性关联,如果我们能发现、学习这些关联,将会改善我们的执行。因此判断执行力是否健康,是否扭曲,不是看它的某一次执行是否具有整体性,而是综合起来进行判断。这是因为,授权式执行不是靠一两个简单的执行动作就可以完成的,往往由若干个具体的局部的执行动作来完成,那么当我们考察某个具体的局部的执行动作的时候就不能以一时一地的得失论英雄,而要看它在整体效果上所起到的作用。 既要获得正直执行之“树”,又要执行者关注企业整体性之“林”,两者看似矛盾,在实践中并非做不到。1944年冬季,盟军完成了对德国的合围,法西斯德国败亡在即。德国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食物短缺,燃料匮乏。由于德国地处中欧,冬季非常寒冷,缺燃料可能导致许多居民冻死,不得已,各地市政府只得让市民上山砍树。据战前留学德国(被困)的季羡林回忆:德国人是这样砍树的,林业人员先在茫茫林海中搜寻,寻找老弱树或劣质树,找到后则在上面画一个红圈。“砍伐没有红圈的树,要受到处罚。”问题是,谁来执行处罚?当时德国行政管理名存实亡,公务员尽数抽调到前线去了,市内找不到警察,全国近乎处于政权的真空。但直到战争结束,全德国没有发生过一起居民乱砍滥伐的事,他们全部忠实执行了规定。也许有的管理者会说,我只要执行者对自己的执行负责就可以了,全局的事不用他管。可是问题在于,整体协调跟不上,局部执行的再好也没有意义,甚至还会起反作用。而且在执行者所处的部门或者子系统内部,也有一个整体性的问题,需要统筹兼顾。缺乏整体思考的“主动积极”固然能够解决本来就很简单的问题;但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却可能适得其反。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单個看起來都很美,但是位置如果搭配得不好,臉就不美了;部份的集合並不等於整體,屬於整體的是那份搭配的功夫。
《第五項修練》一書的作者聖吉發現:許多在快速成長中的杰出企業,往往好景不常,若干年後就走向末途;其失敗原因雖多,但主要是因為組織中各種活動及所需資源在整體互動關係及時間安排(尤其是前置時間如人才培育、產能擴充等所需時間)上搭配不當,甚或未曾考慮所致。而當組織活動速度加快時(無論是自己希望快速成長,或是被環境所逼必須做大幅變革),整體動態搭配與調整更加困難,以致顧此失彼,愈想解決問題卻愈把問題弄糟,終致惡性循環而快速崩潰。这反映的是动态中系统思维的作用。各方面利益的兼顾需要在执行中体现企业中的执行是企业赢利活动的实践,要求执行者在执行中坚持整体性,就是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柳传志在央视的一次《对话》节目中说:真的要决定做这事以前得把事情想清楚,你得想清楚做到底对你有什么好处,不要光去为那些光环,到底对股东有什么好处,对企业到底总体有什么好处要想清楚。第二有什么风险要想清楚,这些风险控制得了控制不了,要想得特别清楚,不但要想,而且要有班子想,还要系统地想,就是把这个事情从粗到细全想到。如果没想到的话,那就后来要用钱做代价,那损失很惨痛。这在决策中是一种经验之谈,在赋权式执行中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公司的基本存在意义就是赚钱赢利,但正直的公司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运营中无损于员工、股东、合作伙伴的利益,更不能伤害客户的利益,而对各方面利益的兼顾主要是通过执行来体现。兼顾各方面利益不是看执行者怎么说,而是看他怎么做,只要放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加以观察,就可以看到其真实的价值。例如在时间系列上,所谓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必须坚持整体性标准,以避免採用短期或局部效果極佳但卻會導致長期或整體不利的一些策略、措施或行動,或是愈想改善問題反而愈弄愈糟的一些與直接因果思考相違的困境。比如,此一时彼一时,前后矛盾,拆东墙补西墙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执行者愈卖力,我们愈是强调执行力,就愈会南辕北辙。这时执行者的品质如果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但是从整体上看有缺陷,那一定是制度或者规则不健全或者有漏洞,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过在建立健全规则制度时,同样需要坚持整体性标准,两者不能偏废。既然整体性与利益的取舍相关,那么无论对于上一层次的整体还是对下一层次的局部而言,我们都应当坚持正当的行为规则。正当的英文是righteousness,意思为:正当、正义、正直,是包含正直的含义在其中的,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从正直的品质演化而来的。在各种利益的冲突中,对于执行者在其中所做的取舍如何进行客观外在的评价呢?那就是看他是否正当。在执行中要动用本不属于他自己的财产、资源,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在资源的动用和利益的调整中执行者自已可能要消费一部分,维护、维持甚至要扩大自己的既得利益,因此必须要证明其执行的正当性。这种正当性也是可以证明的,当然不是凭执行者自己声辩自己如何正直,而是从整体上通过现实利益的得失进行比较。比如执行者取得的利益是否大于动用的资源,他保护的利益是否大于牺牲的利益,他个人的所得是否符合约定等等。如果我们从整体上判定付出是应该的、合算的,所得是合理合法的,那么就可以认定这是正当的,否则相反。在执行中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在市场秩序趋于规范的情况下,成功人士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有着更为强硬的、沉稳的“道德正当性基础”。这种“道德正当性基础”的选择和奠定,是基于其理性的自愿,而非迫不得已。但是对于那些尚不能抗拒不正当利益诱惑的人来说,必坚持执行的整体性中帮助执行者在执行中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这是因为,整体性也具有层次性。在企业层面或者在部门层面坚持整体性可能是正当的,执行者可能堪称功臣,但是在上一层次或者在社会层面可能就破坏了整体性,涉嫌不正当。因此相对于企业而言,正当行为规则应当是外在的、恒久的社会客观秩序的一部分;是人类发展和进步赖以存在的人性中的一部分。法律的实效作用,正是确定了这些“正当行为规则”,并使那些违背规则的人得到惩罚。因此,强调和帮助执行者在执行中守住法律的底线,对于管理者来说,绝不是份外的事。然而,坚持整体性标准并不是为了唱高调,而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和识别执行力是否健康:一个具体的局部的执行动作具有积极意义的时候,当然要给予鼓励,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认定执行者正直无疑,还要看这个暂时看似具有积极意义的执行动作是否会留下隐患、是否会殃及鱼池。反过来说,一个具体的局部的执行动作看似具有消极的时候,我们要看它是否属于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否是必须承担的风险,是否属于必经的铺垫阶段,不可一概封杀。两方面都需要在事后证明确实如此,即是否最终在整体取得了我们期盼的效果。既不能单听执行者声称自己如何正直,客观环境如何不可避免;也不能单凭管理者的一时激愤予以痛斥。在这里,我们把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同等对待,是因为两者具有前后相继的关系。法律治于已然,而道德治于未然,等到执行遭到法律制裁的时候,为时已晚;而在此之前则是需要靠执行者的道德自律来约束自己的,例如所谓的“慎独”。在执行中坚持整体性,或者在对于执行效果进行评价中坚持整体性标准,对执行者也不总是约束;它也是对执行的一种激励,为执行提供坚强的后盾;它还是一种方法,可以促进完美的执行。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造的都江堰泽被后世,数千年不衰,与其说是工程的坚固,不如说是整体利用的魅力。李冰父子把分水、溢洪排沙、引水三大主体工程与120个附属渠堰工程,构筑成一个协调运转的工程系统,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有机结合,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不仅消除了水患,而且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其中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目前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1998年超过一千万亩良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从飞沙堰以及整个都江堰的构筑来看,整体性是完美执行的重要标准。这对于我们今天追求完美的执行,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更多阅读
执行力比较经典的文章 关于员工执行力的文章
今天摘了几篇执行力的文章比较经典1、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素质。2、只为完成任务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3、树立坚定的信念,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决心。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部门或个人理解、贯彻、落实、执行企业决策的能力。船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执行力的三角关系
企业的商业活动与管理活动都涉及到企业战略目标。执行力的目的都是为了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的。要分配任务,要安排合适的执行人,要授权,要给予支援与配合,要召开协调会议,要考核绩效,最后还要评估执行效果,这一切的一切,都跟执行力有关。执
扼杀 扼杀执行力的八大病因!
今天,对于执行力的意义,已经毋庸多言;对于提高执行力的着眼点,因为人们对此问题的关切,也已经认识得比较全面。现在,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提高执行力”本身的执行问题。谭老师强调的是,执行力不是一个表象问题,要达成“提高执行力
打造高效执行力 打造执行力的六项基础工作(二)
在上一期的内容里,我们谈到了如何打造执行力的前两项内容,这期继续为读者们奉上精彩的内容。 其三:员工珍惜本工作岗位 任何一家企业打造自己的执行力时,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企业能让企业内的绝大部分员工珍惜目前这份工作
营销执行力 营销执行力的背后是“无利不起早”
在日常经营中,不少企业家和经理人都有一些不错的想法,但是到了要把想法变成现实的时候却发现困难重重,他们推行的方案往往得不到内部员工的积极响应,以至于“执行为王”的口号在企业界非常流行。在我们所服务的企业当中,关于宣导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