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 甘肃省生态安全分析与经济建设对策研究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甚至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使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1]。甘肃省地处我国腹地及黄河上中游,既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气候恶劣的地区和著名的贫穷落后地区,甘肃省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不仅影响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而且影响着黄河下游的安全问题[2]。生态保护与生态安全是实现甘肃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通过综合分析甘肃省生态环境史的变迁及历史上的治理经验、教训,可以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甘肃省的生态环境概况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地理位置为92o13′—108o46 E′, 32o31′—42o57 N′,依东南——西北向延展成狭长地带,跨越亚热带、暖温带、温带3个热量带,降水从大于600mm向西北降至100mm以下,正好处于全国几大自然地区的交汇处。地质构造复杂多变,地势起伏高差悬殊,区域分异变化明显,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地形狭长,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在甘肃省境内有东南部北亚热带半湿润森林草原和西北部的荒漠草原与荒漠戈壁,有高山草甸和冻土冰川,也有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这些地理类型的交错与过渡,形成了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具备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战略意义。

域内生态环境脆弱。在地质构造与风、水等外力的强烈作用下,甘肃省生态系统变化剧烈,影响广泛而深远。就大范围来说,系统结构单一,功能低下,系统敏感度强,稳定度小,自身恢复能力差。一旦遭到破坏就极难恢复,系统质量差,物质流与能量流无序且紊乱,生物产量低,抗灾能力低,系统生态容量十分低下,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复杂性。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历史和近代人为活动中,陡坡耕种、森林破坏、过度放牧、大气污染、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自然因素的剧变,导致生态系统功能失调,诱发了环境质量的严重退化。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低,草原“三化”,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经济损失惨重,生态安全形势紧迫。

二、危及甘肃省生态安全的突出因素

  关于生态安全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并无统一的定义。在我国,生态安全亦称为环境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并被冠以国家职能的含义,称为国家生态安全或国家环境安全,它是指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

资料显示,我国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和1/2,全国有不同侵蚀强度的水土流失面积36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全球气候异常,干旱、洪涝、风沙、强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甘肃境内沙尘暴等扬沙天气明显增多,降水过程趋弱,水土流失严重,直接威胁着生态安全。

(一)干旱。据近70年资料记载,甘肃省发生了10次特大干旱,平均7年1次,其中3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平均3年1次。干旱间隙时间明显缩短,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新中国成立以来50年的旱灾统计分析表明,甘肃旱灾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点。黄河流域是主要旱灾区,累计受旱面积2236万km2,占全省累计受旱面积的79%,减产粮食占全省减产粮食总量的72.5%。

(二)水资源短缺。全省多年平均降水总量1275.3亿m3,年均降水量280.6mm,约为全国平均降水量的47%,全省人均水资源量1150m3,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49.6%,每公顷平均水资源量8400m3,为全国水资源量平均水平的32%,农作物全年缺水程度为13%~95%。甘肃省许多地区干旱稀雨,径流短缺,水资源一直是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人为和自然方面的原因,近年来不少地区面临着湖泊干涸、河水断流或流量减少等问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尤为严重的是内陆河流域由于其上中游地区过量开垦和引水灌溉,致使注入下游的水量不断减少或完全断流,灌区重心上移,遂给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直接灾难。还有些地区水质矿化、劣化、污化严重,如洮河,祖厉河。

(三)沙尘暴频繁。我国有记载的沙尘暴发生在汉高祖二年(即公元前205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敦煌出土的汉简研究发现,汉简上记录有“遗车失马”事件,其中部分内容提及沙尘暴这一灾害性天气。至新中国建立前的2154年间,我国共发生沙尘暴70次,平均31年一次。从1949年至20世纪末我国共发生沙尘暴71次,平均每年1.4次。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沙尘天气骤增,仅2000年沙尘天气就达11次。甘肃大部区域2001年1~4月份沙尘暴天气更加频繁,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

(四)土壤侵蚀剧烈,水土流失严重。甘肃省总土地面积45.4万km2,有土壤侵蚀面积38.6万km2,占总面积的86%,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的西部内陆省份。境内侵蚀类型齐全,水力、风力、重力、冻融侵蚀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全省仅水力侵蚀区每年输入江河泥沙近6亿吨。

尤其甘肃中部地区属于陇中黄土高原区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剧烈的土壤侵蚀是该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定西地区、陇西县土壤年侵蚀模数在3000~5000t/km2,局部地区的土壤年侵蚀模数高达8000~10000t/km2。主要原因是:表层黄土覆盖,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湿陷性极强,抗侵蚀能力差;雨季集中在6~9月,且多为暴雨或雷阵雨,遇到湿陷性黄土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地形破碎,山坡地多,植被覆盖率低。陇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甘肃省内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96%以上,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量占黄河年均输沙量的1/3。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甘肃省乃至全国最为贫困的地区。

(五)沙漠化威胁有增无减,土地盐渍化亦在蔓延。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约以年均2100km2的速度扩展,甘肃省为受沙漠化危害的重灾区之一。沙区生态环境日益脆弱,近年春夏之际我国北方愈演愈烈的沙尘暴便是其突出表现和直接恶果。2001年元旦,人们尚沉浸在欢度新世纪、新千年的喜悦中,沙尘暴便肆无忌惮地袭击甘肃省和华北不少地区,它的出现比往年提早了2个月。甘肃省有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河西内陆河流域。由于滥垦、滥牧、滥樵、滥用水资源等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导致沙漠化过程不断加剧,尤以绿洲下游灌区为烈,石羊河、黑河下游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还造成了一些地区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特别是内陆河下游和扇缘地带表现突出[3]。

(六)土地垦殖率高,植被覆盖率低。甘肃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支柱的省份,全省农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省内土地能被开发为农田的基本开发完毕。西部地区为祁连山雪水灌溉的平原地区,体现为绿洲农业形态;东南部为丘陵高寒地带,但雨水丰沛,这两个地区的特点是典型的地广人稀。中部地区的现有耕地15°~25°的坡耕地占1/3,土地肥力差,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同时该地区人口高度密集,各县平均人口密度都在350人/km2以上,给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加上干旱少雨,水利工程设施不足等因素,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作物产量低,群众生活十分贫困。该地区植被覆盖率为20%~30%,主要是农作物和人工林草,自然植被覆盖率很低。恶劣的自然条件、超负荷的人口压力和广种薄收的农业现状,使该地区的土地垦殖率高达28%,盲目开荒破坏了植被,不但没有增加农作物产量,反而加剧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更趋恶化,农业生产一度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七)环境污染日趋严重。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黄河的废污水年排放量达4.2×109t,比80年代增加了1倍。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白色农业、化学农业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污染农田生态环境。小造纸、小化工、小制革等“15小”重污染型企业、矿产开采企业、大中型工厂以及大中城市居民生活排污等均属于环境污染的根源。黄河水质下降,矿物和有害物质含量逐年增加,使黄河流域和黄灌区人口的身体素质受到威胁。

(八)一些工程建设违背自然规律。由于甘肃省境内生态环境脆弱,系统恢复能力差,所以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就必须对区域内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特性进行严密考察论证,否则就会对域内原有生态造成毁灭性打击,造成工程性水土流失,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威胁。

三、生态工程建设必须严格遵循自然规律

 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 甘肃省生态安全分析与经济建设对策研究

甘肃省地处内陆,处于全国几大自然地区的交汇处,地质构造、自然气候复杂多变,未经严密科学论证的生态工程建设,就有可能对原有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一)盲目采用灌溉,使甘肃中部黄土台塬地面大面积塌陷[4]。甘肃中部黄土台塬地面塌陷是由水利灌溉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学者成自勇等于1994年前后曾对黄土台塬塌陷及防治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认为黄土台塬地面塌陷变形除了黄土母质理化性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外,主要是不合理灌溉引起的,过量大水漫灌式渗入的大量水体将土壤中起固结作用的盐分和钻粒矿物淋溶殆尽,使原始结构破环,进而崩解、湿陷,随着下水量的增加,犁底层及以下隔水层孔洞进一步发展为洞穴和陷缝,大面积塌陷变形随之出现,同时也成为台塬滑坡的诱导因素。

(二)会宁县白草塬水利工程建设,不当灌溉引发的地裂缝[5]。白草塬位于甘肃省会宁县北部,范围东至断岘,西接郭城川,南邻土门岘河,北以段家河、七里沙河为界。东西长18km,南北宽12.75km,总面积200.1km2。辖10个行政村,86个自然村,4558户,23625人,人口密度118人/km2,是会宁县居住人口最多、耕地面积最大的黄土塬。1974年,靖(靖远县)——会(会宁县)引黄提灌工程白草塬支干渠等水利设施建成通水,发展水浇地6.38万亩,成为全县水利设施较好的重要农业经济区之一。由于黄土的遇水湿陷性特性,诱发地裂缝等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窟沱、总堡、树王、景庄、北刘、中刘、二百户、九百户等8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由于各种原因,地质环境研究及保护工作相对滞后,近年来,地裂缝灾害愈演愈烈,且有加剧趋势。地裂缝已使白草塬8村276户群众受灾,破坏民宅578间,毁坏水窖238眼,破坏小学校舍25间,毁坏泵房7座,直接经济损失达349.49万元。目前仍威胁358户,1524人,房屋1308间,水窖81眼,威胁资产约442.5万元。地裂缝已成为制约白草塬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与会宁县白草园情况相类似的地方在省内还有很多,此类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三)滥建水库,敦煌月牙泉周边生态恶化。月牙泉位于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是一处神奇的漫漫沙漠中的湖水奇观。鸣沙山下,泉水形成一湖,在沙丘环抱之中,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一湾清泉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但是,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疏勒河上游纷纷建水库拦水,扩大耕地面积,疏勒河在敦煌境内长达300多公里的河道断流,地下水失去了主要的补给来源。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带来了众多生态问题:敦煌东湖、西湖、北湖以及南山一带的219万亩天然林,现在只剩下不到60%;自1994年以来,绿洲外围土地沙化面积增加了近20万亩,沙漠平均每年要向前推进3米到4米。

四、甘肃省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对策研究

依靠科学技术,按自然和科学规律办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充分应用科研成果,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依靠本地区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将是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一)甘肃生态建设必须注意的四个问题。1.全面综合规划、分类分区实施,各部门协作工作: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各相关部门协调共同制定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在重点领域、重点方面先行实施突破,农、林、牧、水利、交通等部门协作,共同搞好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有组织、有步骤的全面推进和扩大保护和建设区域。2.突出人口和资源协调开发:甘肃省生态环境“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人均资源拥有量低,人口素质整体水平较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实施有计划的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努力提高教育和文化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才能减轻或缓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承受的人口压力,才有可能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全省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3.必须落实长期的科学发展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做好《甘肃省生态功能区规划》工作,在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切实将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确保其实施。4.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认真宣传和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净化执法环境,加大执法力度,使法律在执行中“不变形、不走样、不落空”。

(二)生态建设应该因地制宜、分区重点进行。由于甘肃省境内地质、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所以在进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对策。

1.甘肃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干旱区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出山口以上的径流汇集区,保护冰川资源与水源涵养林有着特殊的意义。

首先,半干旱地区旱作农业区广布,集雨节灌是拓宽利用天然降水的理想新途径。其次,水污染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都呈上升趋势,而且污水处理率太低,但对半干旱地区的污水灌溉已有试验结果可供推广;在干旱区,内陆河出山流量随流程减少,河水自净能力也随之减弱,导致有害元素年度增加,加之干旱区地表水与地下水关系密切,不宜提倡污水灌溉;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并建立中水道系统,这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用水管理的努力方向。第三,水资源严重短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共同特征,应建立节水型的经济结构,推广节水技术及蓄水保墒耕作技术。第四,根据暴雨侵蚀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和侵蚀后果,半干旱地区主要是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来减轻水土流失;干旱区主要是对河流出山口以上径流产生区形成的暴雨、泥石流进行预防和整治。第五,半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支持重点是集雨节灌,干旱区水资源有效利用的支持重点是流域水资源的协调,即包括上、下游之间的协调和地表、地下水资源的协调。第六,考虑到干旱区内陆河的特点,从经济、环境和生态承载力出发,对绿洲城市经济部门用水组成和城市发展耗水规模要进行限制;以便建立节水型经济结构和控制污染物排放,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

干旱区绿洲的背景是荒漠,“再造”的目标是实现绿洲系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协调发展,防止沙进人退;半干旱地区农田的背景是草原,“再造”的目标是实现“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包括农田及其周围草原的综合整治,达到农牧关系的协调发展,水土保持达到良性生态循环[6]。

2.甘肃中北部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恶化的治理途径。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东邻腾格里沙漠,西面和北面与巴丹吉林沙漠相连,是石羊河下游深入沙漠的一片绿洲。其生态环境意义在甘肃而言十分重要。民勤县城年降水量110mm,蒸发量638mm,是典型的干旱区。近二十多年来,绿洲环境渐由稳定趋向不稳定:土地旱化,植被衰退;土地沙漠化强烈发展;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土壤盐渍化;灌溉水源不足,大面积弃耕土地;土壤板结,适耕性变坏。

针对甘肃中北部地区严峻的生态安全形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理:(1)发挥流域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增加石羊河下游水量;(2)保护现有植被,大力发展人工植被;(3)实施人口的合理分流,减轻生态压力;(4)采取合理措施,改善地下水质;(5)调整农业结构,建立科学的绿洲生态系统;(6)政府主管部门加强环境监管,科技部门深化科学研究,从而使民勤绿洲的生态恢复始终处于有序和有效的良好状态。

3.甘肃荒漠化土地治理对策。在荒漠化严重地区首先实施生态工程,加快沙区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遏制土地荒漠化蔓延趋势,用不少于二十年的时间初步改变甘肃恶劣的生态环境,为再造山川秀美的新甘肃奠定基础。

在生态特征较为典型的地区,运用高新科技,建设示范工程。在全省荒漠化地区推广普及先进适用技术,进行多项技术组装配套的基础上,密切注意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相关高校建立科研合作关系,深入开展新的农业技术改革。积极推广喷灌、滴灌、渗灌等新技术在沙产业、草产业、模式化栽培、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和普及推广,提高科技推广率,可以把河西走廊地区建成知识密集型高科技农林示范区。

建立全省荒漠化监测、评估与决策管理系统,进一步在全省荒漠化地区的资源环境和高效农业、高效林业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利用“3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高新技术,建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定期进行全省荒漠化发展态势评估,实现快速的信息处理更新,为荒漠化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政府行为。在宣传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向民众传达全省荒漠化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任务,使大部分人深刻认识荒漠化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荒漠化的深远意义,并且了解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已取得的经验和成就,其目的就是使全省人民充分认识到防治荒漠化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为此,荒漠化地区的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把防治荒漠化工作摆在首位,把它作为改善本地区生态环境条件,实现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建设力度。首先要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防治荒漠化工程建设投资,争取外援项目投资,争取治沙贴息贷款;其次省计划财政部门要保证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做到专款专用;另外要积极鼓励群众投工投劳,积极争取县级财政的资金投入,保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实施。

加大执法力度,巩固治沙成果,贯彻执行《森林法》、《水土保持法》、《草原法》、《土地法》、《防沙治沙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理,依法管护。坚决把荒漠化地区被挤占的林业用地、采伐迹地和牧场及时还林还草。

4.甘肃中东部的生态建设形势紧迫,意义重大。甘肃中东部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搞好甘肃中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对实现该地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促进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甘肃省中东部地区的生态建设中应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研究成果,做好新技术的转化工作。同时,也要加强水土保持规划和监督管理,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防止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工程性水土流失;而且,该地区水资源总量不足,必须开展跨流域调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当然更要注重水资源的宏观调控,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发展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及综合节水技术,改变用水粗放的生产方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第三,把“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环境政策落到实处,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把生态环境建设的经济补偿机制坚持下去,逐步提高所补助粮食和资金的数量,使群众自觉自愿地开展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第四,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建立生态型经济建设模式。甘肃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是传统的支柱产业,水资源是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瓶颈。必须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调整,合理确定农林牧业的适度比例,合理配置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要以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业的附加值,以林草业的发展提高区域的生态负载能力。要把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结合起来,把治理水土流失和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五,加强灌排工程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增强水资源的调蓄能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对15°以上的坡地进行梯田化建设。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结合起来,积极引进和应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以科技的创新带动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

五、历史和今天的对接

历史上的甘肃曾经是阡陌相连,山川秀美,河西地区有“金张掖,银武威”两个经济发达地区,但是由于近代以来政局动荡,战乱频繁,尤其民国时期的开放烟禁,使甘肃的农业经济受到了极大打击,大片良田用于种植鸦片,农民不得不在一些并不适合耕种的地方开垦田地,发展粗放型经济,导致近一百多年域内生态系统的迅速恶化,严重影响甘肃省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要想促使甘肃省在二十一世纪实现社会经济的重大进步,就必须重视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因果关系,切实贯彻“西部开发,生态先行”这一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才不会违背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才会取得突破性的建设成果。

参考资料:

[1] 王经武,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J],水土保持研究,2000,7(3):11—2。

[2] 侯庆春,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中的有关问题[J],水土保持通报,2000,20(2):53—56。

[3] 李并成,西部大开发中甘肃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向的若干思考[J], 社科纵横,2001,3:14—15。

[4] 成自勇,灌溉对甘肃中部黄土台塬区地面塌陷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中国沙漠,2002,22(2):172—176。

[5] 田万生,陈耀乾,宣世进,甘肃省会宁县白草塬水利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裂缝及防治对策[J],甘肃科技,2003,19(5):72—74。

[6] 陈兴鹏,康尔泗,甘肃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比分析[J],冰川冻土,2001,23(1):74—79。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0881.html

更多阅读

浅谈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分析 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

浅谈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分析河北邯郸市园林局任寒英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大片树木被坎伐,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等问题。而城市绿地不仅能够营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广大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而且可以改善

幼儿园安全案例分析与思考 案例分析 系统思考

幼儿园安全案例分析与思考幼儿园的根本是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谈得到教育,谈到多种模式,只有安全,孩子们才能开心地在幼儿园成长。幼儿园应十分注重对幼儿的安全自我保护教育,因为幼儿园的幼儿年龄较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极易发生

转 《工作分析与评价》串讲模拟题 安全评价师模拟题

《工作分析与评价》——串讲模拟题1.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直接收集、比较、综合有关工作的信息,就工作岗位的状况、基本职责、资格要求等做出规范的描述与说明的活动过程被称为()P2A.工作分析B.工作评价C.素质测评D.绩效管理

声明:《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 甘肃省生态安全分析与经济建设对策研究》为网友迩无动于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