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会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这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形象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作为政府,也必然注意自己的形象,通过一定的政绩来反映政府具有一定执政能力的形象。我相信政府当中应该是聚集了社会上最庞大的社会精英,其中不乏公共管理方面的众多人才,更明白政府的重要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也就是用公众提供的公共财政去满足大部分人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需要。所以,政府建立形象的最主要的条件之一是:政府是否能按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的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或分配活动。
个人为了自己的形象,哪怕是向别人借钱来包装自己,只要自己能按时还,没有违法或损害他人利益,这就是个人的私事,别人不能干涉。但是,目前存在众多的政府“形象工程”,其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否没有违法或损害他人利益呢?
摘录媒体披露的有关各地政府的“形象工程”,就能说明问题,更令人感到政府的形象被大打折扣,反而更严重损害政府的形象:
“建设部官员透露,中国662个城市、2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五分之一的城镇建设存在‘形象工程’……他举例说,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一个5万人口的城市,却要修能容纳6万人的大广场的笑话”。(新华网)
“革命老区湖北省黄冈市为了提升城市品位,规划并实施的‘建设发展龙头经济的形象工程’——东方广场,如今变成了杂草丛生的‘撂荒广场’。该广场建设因挪用国债资金、挤占安居用地而被列入‘审计清单’”。(中国青年报)
“江西省丰城市为建‘形象工程’——新城区而非法征地,已损毁国家级商品粮基地良田近万亩,并强迫干部群众融资,引起民怨。……当地群众形容丰城新区是‘道路超过北京三环,广场超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网)
“贫困县征地建高尔夫球场,失地农民靠捡破烂生活”。(瞭望周刊)
“辽宁贫困县800万建广场,养不起草坪种小麦”。(北京青年报)
……还有太多太多,如果在GOOGLE输入“形象工程”搜索,会显示“约有649000的查询结果”;在百度搜索可以“找到相关网页约152,000篇”。所以可以说,政府的“形象工程”已经达到泛滥的程度。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一年形象工程,十年还不清债”这种劳民伤财的行为另地方的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党和政府的形象被严重损伤。
如果纳税人通过辛勤劳作所交的税款被如此浪费;如果社会上需要照顾的人群认为政府宁可浪费钱财也不照顾他们;如果民众都感觉到政府不能为大众服务;这样的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又有什么形象呢?
目前如此众多的政府“形象工程”,难道政府官员不知道这些“形象工程的危害?非也!只是他们知道这些“形象工程”能为自己带来莫大好处,浪费公众的钱财堆积起来的“形象工程”,可以在私底下另自己得到金钱的利益,也可以利用“形象工程”往自己脸上“贴金”,向上显现自己的政绩,捞取更大的政治资本,获取向上升迁的机会。《人民日报》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长期以来,决定地方官员升迁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老百姓的口碑和手中的选票,而是上级领导的决定或者任命。换言之,上级领导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才是他们仕途和前程的最有力的影响者。这种角色的颠倒是“形象工程”的贴切注脚。正是基于这一点,5万人口的城市才会出现6万人的广场,地方官员竞相兴建这样的工程不是为了群众方便,而是“秀”给领导看的。因为领导的一个有意或者无意的“好”字强过千万群众的唾沫星子。可以说,惟长官意志是瞻催生了众多“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也在无声无息吞噬着纳税人的钱财、吞噬着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然而,最根本的原因却应该要直指现有的体制弊端。现有的财政收入(主要就是税收)、财政收入的转移、支出体制,以及政府官员的考核制度造成各地片面追求GDP增长,通过浪费当地资源来争取大工程、大项目的上马作为政绩,而这些工程和项目反过来又为当地政府官员获得更多更大的可支配财源,也就能为地方政府官员带来更大的好处。再加上这些“形象工程”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监督,监督的缺失和获得好处的对比形成机会成本不高,地方政府官员必然以此作为赌博,以浪费甚至牺牲公共资源来达到个人目的,造成目前“形象工程”的泛滥。
截至2003年12月底,国土资源部共清查各类开发区6015个,这些开发区规划面积达3.54万平方公里,超过了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据十个省(区市)的统计,在458.1万亩园区实际用地中,未经依法批准的用地占68.7%。建设部官员透露“中国662个城市、2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五分之一的城镇建设存在‘形象工程’”,这就是对体制弊端的真实写照,而且相信比例还会更大。
所以本人反复说过很多次,国家的财政税收体制、政府官员的选拔任命及政绩考核制度如果不进行改革,社会监督的机制不完全建立,“形象工程”永远会存在,政府的形象永远改变不了。
如要转载,请通知本人并经本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