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还有鉴赏意义:漫谈反垄断



 

    原发于2003-06-04经济学家网站,已阅读2865次

    据悉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案审议《反垄断法》。这说明我国在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又进了一大步,这也说明我国当前经济中反垄断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经济体制改革至今仅短短二十五年,垄断问题便如此之快地浮出水面,更说明我国垄断现象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环境有其特定性质。笔者认为,如果人们能够清晰地认识“中国特色”的垄断之“中国特色”的根源和环境,并在反垄断上达成广泛一致,反垄断在中国将进行得更顺利一些、更彻底一些,人们更有机会通过竞争促进各行各业成本降低、质量提高和经济创新。

    一、以史为鉴看反垄断

    112年前的1890年,在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反垄断法律----《谢尔曼法》。这个第一并非偶然: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早期移民信奉每个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攒财富以答谢神灵因而不能容忍任何阻碍人们发家致富的行为的新教教义,并在人们可以自由创业和自由择业的现实环境的熏陶下,大多数美国人培养出自由竞争的意识,当南北战争(1860--1865)结束后经济中出现垄断趋势时,信奉这一主流意识以及身受垄断之害愤恨不平的公众,必然与垄断现象发生较量。

    第一个典型史实是“威士忌酒联盟”事件。威士忌酒行业中有势力的大企业胁迫各企业参加“普尔”(pool),即签订所有企业遵守的价格和产量协定,违者罚款。但是,各企业(包括发起人)为自身利益常常偷偷摸摸地降低价格促销,因而使普尔无法维持。这时有企业主邀请政府官员介入,以其手中的权力维持联盟,规定参加普尔的企业产量的50%可以每加仑免税70美分,其中一半给企业,一半给组织联盟的政府官员。依我们对小菜市场的观察可以认定,这种行为属于高级的“欺行霸市”。首先,消费者被联盟的高价格盘剥,其次,政府的税收被官员中饱私囊,最主要的是中小企业和潜在的竞争对手被限制,无法自由定价和扩大经营。后来这一事件被媒体披露,引起一片喧哗,终于涉嫌者受到制裁,联盟垮台。

    第二个典型史实是“洛克菲勒石油托拉斯”。洛克菲勒通过发给各石油企业经营者托拉斯证券获得后者的经营管理权,组建由美孚石油公司控制的托拉斯,一度曾掌握美国原油的46—50%,精炼油的20—45%。后来,许多行业也学着洛克菲勒的样子搞起了托拉斯。由于同普尔一样,托拉斯通过损害消费者和中小企业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导致反垄断的社会力量聚集壮大,最终在1889年由政府出面第一次解散了糖业的托拉斯,并于次年通过了《谢尔曼法》,同时解散了美孚石油公司,之后各大托拉斯陆续被拆散。

    第三个典型史实是“美国钢铁公司胜诉案”。在自由竞争意志总体上压倒垄断的情况下,某些垄断者逃过一劫,原因是这些垄断者拥有较大的政治势力如大工会、大军火商等,政府也要避让三分。1911年被起诉的美国钢铁公司长期控制市场的50%,但最高法院以已经改正垄断价格为由于1920年宣布其无罪。这种下了美国钢铁生产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在国际竞争中难于应付的恶果,就在最近,美国政府还要为这一恶果承担义务,限制钢铁进口。各出口国对此做出的反应是自由竞争意志和维护正当商业利益在世界范围内的表现,就是以反垄断著称的美国在世界范围搞垄断也要接受谴责和国际条约的制裁。

    较近的典型史实是“微软垄断案”。在这里且不论微软公司是否真的有垄断行为或后果,第    一,比尔8226;盖茨的发家史就是在反对垄断、维护竞争的背景下通过不断创新从众多的竞争对手    中脱颖而出的过程,第二,今天微软以巨型企业之身仍然要屈尊被告,接受反垄断调查讯问和判决,都说明美国国内反垄断的传统依然牢固,更说明了人们长期不解的一个谜。上个世纪以来美国一直被认为是向世界输出原创技术的创新国(第一架飞机,汽车批量生产技术,尼龙,电视普及,计算机,互联网,大到航天、核能,小到快餐、可乐),有人称叹,有人气恼,有人想人造硅谷,但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她依然领导世界技术潮流。其实,谜底就在我们面前:社会包括政府对竞争的容忍和呵护及对垄断的不容忍和打击(这是一个更重要的条件----对物质及知识产权的保护----的表现)。想要“超英赶美”吗?那么你就要变得比美国还美国。

    二、说说“中国特色”的垄断

    在计划经济时代,宏观上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微观上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国有和集体企业,那确实是那个时代的功劳。但我们为此也付出了代价,就是我们取消了市场,取消了竞争,倾全国之力模仿技术的机制有了,而技术和经济创新机制却离我们更远了,机械加工能力居世界前列,但多数是落后过时低效益(率)的能力;当建立起电子管生产基地时,晶体管、集成电路技术又让我们重新开始模仿,昔日北京东郊电子城的红火今天安在?改革开放正是顺应发展的潮流,为我们迎头赶上提供了机遇,搞市场经济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培育起我们自己的自主创新机制,而所面临的一大障碍即是垄断。垄断使新的技术商业化应用减缓甚至于不可能,使潜在竞争者无法进入去尝试新技术,新方法,使消费者无从选择并评价市场的优胜者,垄断者不会因为自己忽视成本和质量而被市场淘汰,更低成本和更好质量便无从谈起。反之,在竞争性市场上,失去保护的垄断者就要学着做一个竞争者了,就要考虑如何降成本提质量改产品,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是VCD机对某录像机生产基地的冲击。

    垄断可以指几家企业合谋制定不利于消费者、取消市场竞争的协议的行为,也可以指通过垄断地位作出不利于消费者或竞争者的行为,甚至指垄断大部分市场份额本身。下面我们从几个案例可以窥见形成中国式垄断的根源和环境。

    曾几何时,VCD机行业发出要求全行业企业遵守“行业自律”价格以避免“恶性价格竞争”的呼声,但由于企业数量很大,联盟无法制约企业行为,更由于企业属于多种所有权结构,利益各异,并不服从政府或其他企业的定价号令,因此这个行业竞争得很充分,能够低价下依然优质的企业存活下来,并进一步在新产品DVD市场进行竞争。大多数竞争性市场如从小到盒装牛奶大到汽车制造,均经历了价格激烈竞争的痛苦过程,几乎也都经历了由大企业牵头、政府出面组织价格协议的过程,但都在反对的意见(竞争企业的呼声)和行动(消费者持币惜购和新产品的冲击)下无疾而终。

 旧文还有鉴赏意义:漫谈反垄断
    地方政府为受现有体制约束而追求“地方经济效益”和“地方社会效益”,通过行政垄断手段在地区间筑起一个个贸易壁垒。以汽车制造为例,整车生产线遍地开花,每个企业对地方来说都有利可图,但都规模不大成本奇高,面对其它地区的竞争,保护措施五花八门。目前,各地购车税费有购置附加费、国产化基金、特别消费税和销售管理费在内的中央和地方征收的各种税20多种、各地明文规定征收的各种临时性税费近40种。更有甚者,地方政府的税费手段成了地方企业垄断地方市场的篱笆,上海桑塔纳与湖北富康的“双车巡河”局,很有代表性。类似例子不胜枚举,从禁止外地彩电销售到啤酒争霸,处处是地方行政垄断的战场。

    行业垄断亦带有行政特许和禁止的色彩。电信行业是大家讨论得很多的行业垄断例子,不说也罢,这里谈谈邮政。河北省邮政部门曾以违反《邮政法》为由,自组执法部门,对民营报刊递送企业实施罚款和取缔,且不说该部门执法是否符合程序,按其逻辑递送信件或包裹的速递公司似也应属违法,进而传递信息的互联网亦属违法。与此对照,美国邮政总局就没那么幸运,除少部分政府信件往来交给其经营外,他要面对各种竞争者,而他并未垮台,因为他的民营化工作很充分,并大胆启用民营企业家,生意似乎比垄断时还要红火。是容忍特许垄断者舒舒服服、不思进取还获暴利,还是对民间实施市场准入、引来竞争还利于民,我们每个人应有自己的答案。大家都是消费者,乘坐火车的电信职工想必也会抱怨铁路涨价,使用手机的铁路职工恐怕对话费和服务颇有微词,维护垄断的结果不是双赢而是互损。

    总之, “中国特色”的垄断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所以在中国反垄断要害是反行政垄断,反对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反对行业主管部门的任意特许经营,深层讲就是促使行政政府理顺条块关系,真正做到政企分开,不与民争利,而是站在接近中立的立场上维护市场竞争,调控经济。那时,经济中的企业垄断行为也就不难治理了。

注:最近"反垄断法"(修改稿)又向人大提出,其中反行政垄断的内容引起了一些争论,两派无非针对是否应当用法律调整政府行政行为展开争论.本人的观点是支持用法律去调整行政的,行政也要遵法,也只有遵法才是不坏的行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0767.html

更多阅读

全球反垄断案例 反垄断法案例分析

全球反垄断案例公司国家/地区时间案情概况    2012年11月|中国原告:广州锦兴纺织漂染有限公司。事由:微软系列软件在中国内地市场售价畸高于香港售价,微软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过高定价,获得不应获得的垄断利益。    2012年08月

电信反垄断之下的利益博弈之七 利益博弈情形

   (2012-02-21 22:11:56) 转载▼电信反垄断调查的法律思考作者:房善坤电信反垄断调查是由执法机构发起的,所以我们不能不对有关问题做些法律方面的思考。(一) 保护竞争还是保护竞争者?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李青副局长在中央电视台

中、美对比,什么是真正的反垄断? 美国的反垄断法

垄断是企业的天然属性,本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所有市场化国家都立重法预防和惩治垄断呢?原因无非如下:一是垄断会形成消费的高价,推动通货膨胀;二是垄断阻碍创新,抑制产业发展;三是垄断愚弄和压迫消费者,使消费者无法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因此

转载 旧文赏析:一朝忽觉京梦醒,半世浮沉雨打萍全文

原文地址:旧文赏析:一朝忽觉京梦醒,半世浮沉雨打萍(全文)作者:北京惠际恒茏投资几点说明其一,本文不是小说,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以第一人称叙述;但各位看客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多情”之人写的小说,没有关系,我不在乎看客对我的评价。其二,如是自己的

声明:《旧文还有鉴赏意义:漫谈反垄断》为网友敷衍丶那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