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善:50年内中国还需要家族企业



       本报记者 杨仕省 发自北京 

    力帆集团的掌门人、年已66岁的尹明善创业经历堪称中国摩托车行业的一个奇迹。 

    尹明善54岁时开始创业,经过短短十余载奋斗,力帆集团1992年成立时仅有9名员工、20万元资产的私营企业,发展成为产值已达40亿元人民币左右,年利税达1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 

    尹明善也成为坐拥亿万资产、有着全国政协委员、政协重庆市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工商联会长、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等名衔的知名富豪。 

    在国内对民营企业急需进行现代企业机制治理的质疑声中,3月2日,参加“两会”的尹明善在北京华润饭店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专访。尹坚持认为,在50年内中国还需要家族企业。 

    民企管理要贤亲并举 

    身高1米81的尹明善,语言诙谐,十分健谈,"像我这样的民营企业家能有今天,是‘七分社会赐予,三分个人打拼’。" 

    家族企业用人是任人唯亲还是唯贤是举?在人们对家族企业的诟病声中,尹明善挺身而出,为家族企业竭力辩护。 

    为什么只相信自己的家人而对非家族成员不信任呢?尹明善坦白地说:"最直接原因的就是中国的法制还不健全,不能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 

    "让一个外人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机密,很危险。他完全可以随时拿走,造成企业不稳定。"尹解释说,"我国的法律对此没有明文规定。企业只有靠家族才能稳定,因为家人背叛的可能性很小。"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震动,引起我的反思。"那件事不仅让力帆的技术机密受到损失,而且严重破坏了尹明善对创业伙伴的看法。 

    为此,尹明善采取了一套人才战略:八分人才,九分使用,十分待遇。"这是一种机制,让人觉得,走不如留下来好。"尹明善称,"力帆能做大就是贤亲并举比别人做得稍好一点。" 

      第二个影响尹明善用人的因素是:家族企业是把宗族当资源来用的,家族成员是一个“不动产”和随处可取的可靠资源。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容易从家族成员处获得信任,然后获得资金以及经验等。尽管这些付出有些后来就成为家族企业内部利益纠纷的缘由。 

      "中国有些职业经理人的道德成问题。"尹明善说起这点特别激动:"他们不知道怎么尊重老板的利益,而且一天到晚想出去当老板。" 

 尹明善:50年内中国还需要家族企业
      "职业经理这样做,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他让整个中国的企业长不大。"尹明善反问道:"当你是老板之后,下面的人那么搞你一回,企业怎么做大?" 

      所以尹明善很无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家族制度还会延续很久。我个人估计50年不变吧。" 

      在外部环境还不如人意的情况下,尹明善就靠自己想办法了:"我叫贤亲并举。任人唯亲是为了稳定,任人唯贤是为了发展。"尹明善从不说他一个亲戚都不用,这个做法"最符合中国的实际"。 

      尽管如此,尹家成员在企业管理核心层的比例不到5%,总裁、副总裁大概十多个人中,家族成员有两个,95%以上是与他非亲非故的人。负责财务的总裁和副总裁是非家庭成员,但财务总监是他太太。1年前太太升为力帆实业集团董事长一职,尹明善则成为力帆控股公司董事长。 

    老子管儿子的监督机制 

      尹明善很清楚外界对家族企业的质疑。"这导致了许多家族企业人才匮乏、用人不公,最终丧失企业竞争力。"  

       尹明善的办法是:责己严、责人宽,对自家人更严。尹说:"比如待遇,同样的工种,亲戚拿钱少,外人拿得多。因为亲戚的饭碗可靠,少拿一点没问题。又比如儿子只能调离岗位,不可能不让他做我儿子。" 

      "家族企业操作不规范的内部原因是缺少监督机制。"美国犹他州立大学黄靖教授曾指出,"这是中国民营企业最缺乏的,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信誉不是产品不好,而是经营不规范。" 

      按一般说法,家族企业没有腐败,因为在家族内部谈不上腐败:老子给儿子钱,儿子偷老子的钱都不是腐败。 

    对此,尹明善的办法是:"设一扇保险窗,基本的东西不能动。把财务像潜水艇一样改成有许多窗口,不能让每个部门都受到侵害。" 

       "我独生儿子尹喜地用钱也需要有严格的度。" 尹明善说,"谁用钱用到动了企业筋骨,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这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地。就像你多摘枝花可以,多摘个果子也可以,你绝对不能伤它的树干和树根。" 

      尹明善认为,在企业内部也应有监督亲属的机制,比如两弟兄之间的平衡。"我太太、侄子、侄女婿都可以起到这个作用。但最后还是我自己在监督和管理。" 

      说到底,这还是老子看管儿子,不是依靠一个有效而健全的监督制度。尹明善承认自己是企业的精神领袖,"他们对我有很大的依赖,我的决策争取不出错,说话要特别小心。" 

      

    尹式创新“绝活” 

      "获利路有三,垄断我无权,投机我没胆,创新求发展"。这是尹明善自创的座右铭。 

      尹明善是个善于做梦的人。1992年,当尹明善站在租来的不足40平方米车间里,向手下的9名员工宣布"要造出全中国、全世界没有的发动机" 时,那时没几个人拿这话当真。  

    

  20世纪90年代的重庆以"嘉陵"和"建设"摩托车闻名。力帆没有国企资源的依托,也没有先入者的品牌优势。50多岁入行的尹明善,要在夹缝中杀出条生路,只有剑走偏锋。老尹的"绝活"就是创新。 

      尹明善一开始就直指摩托车"心脏"--发动机的生产。因为尹看到,那时摩托车发动机一直是瓶颈,国内只有50毫升和70毫升两个型号,其余则从日本进口。尹明善的判断是:"做摩托车尽管市场空间不大,但技术空间很大,创新空间更大,利润空间无限大"。 

    "只有过时的思路,过时的技术,没有过时的市场。"短暂的原始积累过后,尹明善有了500多万元资金,他拿出50万元搞开发,研制出当时全国独有的100毫升四冲程发动机。这为尹明善创造了3100万元的财富。 

      尝到创新的甜头,尹明善一发不可收拾。此后,力帆几乎半年就推出一个新品,现在每月就能推出一个全国没有、甚至全世界没有的新机器。力帆每年要拿出销售收入4%搞新品开发,创出全国同行业的纪录。 

      为了创新,尹明善还提出摩托车时装化理论,不要小瞧这车身或发动机外观、颜色微小的变动。使它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市场效果,比如,一款发动机仅边盖形状变了变,成本增加两元,市场上却多卖出50元。 

    力帆延伸到汽车领域 

    创新是企业的马达,"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造汽车也会像造摩托车那样‘轻松’。"尹明善总是激情四射。 

    力帆为什么会进入整车制造行业?尹明善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摩托车是个小行业,是由经济规模决定的。 

    一般来说,人均GDP指数在400美元-1200美元的时候,是摩托车时代;1200美元以后摩托车肯定走下坡路。中国目前是接近1000美元,摩托车的空间已经很小了。 

    尹明善表示,日本的本田公司是一个好榜样。本田开始向汽车业延伸,到今天为止本田有200多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摩托车仍是世界第一,但是摩托车只占销售的9%,仅20多亿美元。 

    这给尹明善一个好的启示:力帆也可以向汽车延伸,今天力帆把摩托车做到50个亿,如果能够把本田模式完全克隆过来,按照汽车利润是摩托车的10倍计算,那就是500亿元。 

    尹认为,摩托车有几个方面可以延伸到汽车领域,但只是延伸,不是转变。比如发动机的技术、制动、照明、电子等大体上是一样的。此外,营销方法和品牌也可以延伸。  

    善于思考的尹明善,还将他的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对前来取经的人,尹明善总忘不了"兜售"他的"供给推动需求"理论。力帆进军汽车领域也来自于这一理论的支撑。 

    在他看来,"创新是开创一个新的市场,只要企业走在需求的前面,就没有饱和的市场、饱和的购买力。" 

    

  尹明善的非常故事 

    本报记者 杨仕省 发自北京 

    尹明善是一个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的人,不停地进取与超越,在其人生坐标上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3月4日,在北京华润饭店,尹明善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讲述了他的非常故事,如何从一个万元户变成中国前50位的亿万富翁的崎岖人生旅途。 

    尹明善出生在重庆涪陵一个小地主家庭。解放初,尹被"运动"到郊外一座荒山上,与50多岁的老母相依为命。为了谋生,12岁的尹做起了被人们所不齿的货担郎,在一个好心人那里借了5角钱,卖起针头线脑。 

    而尹却从中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通过卖针,居然学会了资金的调用和拆借。尹最先在乡下卖掉针,赚钱后再到重庆进货。而另一位相识的卖鸡蛋的朋友则是先在乡下拿钱收购鸡蛋,然后运到重庆卖掉。 

    他俩商量,采用融资的办法,把两人的资金合在一处,尹把在乡下卖针得来的钱都交给他,这样他可以多收购一些鸡蛋,到重庆他卖掉鸡蛋后再把钱交给尹,尹又可以多进些针头线脑。一年下来,居然赚到当时对尹来讲可谓天文数字的几十元钱。 

      接着尹赤手空拳到重庆求学,还考上了公立中学。在学校,尹如鱼得水:高一上半学期便自修完高中阶段所有数学课程,下半学期学完大学数学专业的课程,高二甚至解答出当时数学界的一些顶尖难题。尹经过努力,第一次走出了命运的夹缝,驶入人生的快行道。 

    但1958年春天“反右”复查,正在读高三的尹因被揭发有右派言论而被踢出学校,1961年,被发配到塑料厂监督劳动。 

    在工厂劳动期间,尹有两大怪:一是学什么都特别快,当时学车工是三年出师,尹明善只要一个星期,两星期就可以带徒弟。原因很简单,别人下班休息时,尹却在苦读有关车工的书籍;第二怪是工作效率特别高,别人给鞋修毛边一天最多30双,尹却能修150双,因为在工作前先花时间设计和改造工具,工具改进速度自然有保障。 

       随着国家落实政策,尹以优异成绩入选重庆电视大学英语教师,成为教研组长,后又成为出版社编辑。当时重庆外办下属一家涉外公司出现亏损,经人举荐,尹走马上任,一年便使企业扭亏为盈,企业大发展之际,尹递交了辞呈。1985年创办了重庆教育书社,成为重庆最早也是最大的书商,尹编辑发行的《中学生一角钱丛书》发行突破千万册。 

      尹在出版行业做了3年之后突然宣布放弃时,许多人都大跌眼镜。尹的想法是,尽管当时这个行业活跃异常,但就当时形势而言,它注定是一个做不大的行业。1992年创立今天的力帆集团。 

    一考就中,一干就好,一好就跳,在许多人眼里,尹成了一个怪人。但关注尹的人都喜欢了解最辉煌的时期:尹55岁之后,如何从一个万元户变成中国前50位的亿万富翁,实际这只是冰山一角。没有前面这些挫折和奋进,也不可能成就现在的尹明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60303.html

更多阅读

尹明善:卢作孚是标准的职业经理人

        “卢作孚贡献奖”的评选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关注。9月17日,原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力帆实业(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卢作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财富。”  尹明善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知道卢作孚

尹明善:民营企业保增长勿忘转变发展方式

  作者: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  一  国际金融危机对民营企业的冲击大过了其他企业。可以这样说,成千上万的返乡农民工,绝大多数来自抗不住冲击而停产半停产的民营企业。  自去年11月9日国家公布4万亿投入保增长以来,中

尹明善:小时卖针老来造车

他是长袖善舞、政商双双精彩的“红顶商人”,他是个经历丰富、满腹经纶的文人,“有冲劲、有胆识、有创新精神”的操着一口重庆普通话的男人、他也是喜欢足球听音乐看戏还会流泪的老者……他最大的性格特征便是:永不服输。 他就是力帆控

尹明善:在马云面前我是土包子

“在马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面前,我感到自己很土。”在26日召开的全市民营企业实施“两提高一培育”结构调整工程工作会上,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这样描述自己。他还呼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滚滚

尹明善:一个固执的老人(二)

  在尹明善看来,只有过时的思路,过时的技术,没有过时的市场。  短暂的原始积累过后,尹明善有了500多万元资金,他一狠心拿出50万元搞开发,研制出当时全国仅有的100毫升四冲程发动机。消息传出,浙江钱江集团主动上门要求一年包销8万台

声明:《尹明善:50年内中国还需要家族企业》为网友獨一無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