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个世界的任何事情,总是相互关联的。 近日来,一边是达能与宗庆后(注意:不是娃哈哈)互指对方从事竞业禁止行为,而宗庆后面对达能披露虚假注册非合资公司的内幕和当事人的质询,再一次从异常高调转入沉默;另一边,则是继媒体披露万科董事长王石之妻王江穗抄底买入万科股票、数日获利30%,倍受公众质疑之后,万科及时发布公告作出回应。 万科的公告称,事情起因是王江穗的代理人在王石和王江穗均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二级市场买入万科A股股票;王江穗已经决定在本月23日卖出持有的万科A股股票,并将所得的全部收益交给公司。同时,万科董事会认为王江穗的买入行为没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买入行为发生后,公司按照要求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进行了披露。但鉴于相关误解可能造成的影响,董事会支持王江穗的决定,并转达王江穗女士对投资者的歉意。 作为长期关注万科企业的旁观者,我绝对相信公告中的内容,相信这位始终站在王石背后、二十多年来第一次面对公众的王江穗没有说谎。在赞赏万科危机公关的灵敏度之余,我更想对王石的人格魅力表达敬佩之情。 我们知道,大凡成功的企业家都有自己桀骜不驯的个性,而王石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正如我以前的评论中举例的,诸如无视他人的冷嘲热讽穿吊带裤、留胡子,在一片质疑声中义无反顾地登山,与顺驰孙洪斌等人的公开骂阵等等,王石的一系列坚持个性、主张独立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言行,让无数人记忆犹新,并为之敬畏。这一次,按照王石的个性,他完全可以一如既往地、毫不犹豫地站出来,高声维护自己和妻子的尊严。 为什么王石没有发言?我可以断言,他一定不是没有拍案而起的冲动,一定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但是,他对万科企业品牌、对全体股民负责的情感和责任阻止了他个性的爆发。因为,任何人都能够想象得出,这种辩驳也许表面上保全了你的个人尊严,却会让事态更加复杂、带来更多的责难和讨伐,最终会对企业利益和股东利益,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 简而言之,是作为万科人的王石的“企业公民性格”战胜了作为自然人的王石的“个人性格”。这似乎要得益于2006、2007年万科企业主题年所倡导的“企业公民”理念,王石作为主题年的亲身推动者,自然要受到相应的约束。不过,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尤其对于那些被舆论举到半空中的“成功人士”而言,个人尊严的膨胀往往会压倒维护全局利益的理性,类似的事例真是太多了。有趣的是,依据对王石的认识,我还相信在这一事件上王石不会沉默,而且媒体也不会就此“放”过他,但这应该是时过境迁之后,大家的一种轻松对话罢了。 当然,这一事件并不会因为一纸公告而瞬间变得风平浪静,质疑声还会继续,甚至还会形成新的焦点。无论是万科还是王石,要完全消除其不良影响,恢复公众的认知,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一些朋友甚至担心万科这杆国内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旗帜会就此倒地。 我却觉得大可不必。

我始终认为波折不是坏事。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和企业家而言,永远没有最成功和最成熟,只有不断地成长、成长、再成长;而这种公开透明的环境正是成长所必需的土壤,关键是我们对待这些监督、质疑的风浪的心态和行为。(孙健耀2007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