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势篇势指的是 精进成功学总论•势篇和法篇



想要了解精进成功学,最好从《精进成功学8226;总论》入手,在《总论》部分我们将概略地谈到本成功学的四大体系――即“势8226;法8226;术8226;德”。读过先秦诸子百家著作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法家韩非子倡导“势8226;法8226;术”的思想。单纯以韩非子的思想而言,是纯粹的帝王之学,讲的是君王如何运用权术,驾驭臣下的权谋之道。我们在考虑精进成功学的体系时,借鉴了韩非子的思想形式,把其中比较糟粕的、不适合时代的权术内容给剔除了,保留了其合理的形式,同时考虑到韩非子思想体系中的过于侧重于权术、轻视德行的培养,联系儒家、佛家以及新时代下品德的培养方法,加入了“德”的部分,构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成功学总体框架。

  在总论部分,我们详细阐述了成功的大前提――势的重要性,将“势”做了鞭辟入里的辩证分析,随后简略地探讨了“法”、“术”,最后在“德”部分探讨了德与术的关系,结合当下的“和谐社会”理念,阐释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的三个境界与“和谐社会”的五大内涵。另外,在“德”部分,我们扼要归纳了李嘉诚先生在长江商学院系列讲座的“商人的三种艺术”。

  【正文】

精进成功学总体上由“势”、“法”、“术”、“(立)德”四部分组成。

首先,我们来讲讲精进成功学体系的第一部分:“势”篇。

“势”有两层涵义,第一层涵义讲的是势的核心。“势”的核心是“实力”。美国总统小布什曾经说过经典的一句话:美国同世界的关系是锤子与钉子的关系,美国想敲打谁就敲打谁!

小布什之所以敢说这句话,是因为美国超强的实力。

从中西方文化对比来看,中国社会是“关系”社会,有关系一切都行;没有关系,一切都不行。中国人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因此,中国人无论走到哪儿,都得找关系,托关系;没有关系,在中国社会真是寸步难行。而西方文化强调“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有“实力”者胜,有武力者胜,综合国立强者胜。在西方人眼中,你实力比我强,我就服你;你实力比我弱,我就欺负你、吃掉你。从秦始皇统一中国起,到1840年,中国的实力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但是,1840年英国佬以区区的几千人的洋枪队打败了号称百万雄狮的“清帝国”后,从那时起,西方列强,当然也包括后来的日本,开始轻视我们,把我们称为“东亚病夫”。上海租界的一个公园门口曾树立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抗战八年,虽然把小日本请回了老家,但是小日本是口服心不服。战后,日本的右翼团体在日本爱知县蒲郡市三河湾国立公园的三根山顶上,给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七个被远东军事法庭绞死的战犯建了一个庙。庙里存放着从火葬场偷来的东条英机等战犯的骨灰,并在庙里立了一个石碑。碑上开头三句话或多或少代表着日本人对于日本战败的原因认识。什么认识?我给各位读一下:一是败给了武器――美国的原子弹;二是败给了苏联的“背信弃义”(说苏联违反《日苏互不侵犯条约》);三是败给了自身――物质不足,所以导致了日本的战败。因此,日本右翼政客现在一天到晚去叫嚷着要参拜“靖国神社”,为东条们招魂,且根本不把我们中国领导人的善意放在眼里。这说明什么?除了日本自身反省不够外,还折射出在相当多的日本人眼中:中国还是100年以前被日本打败、没有实力的国家。

我的同学跑到法国人去读书,有一次去卢浮宫去参观,他的法国同学指着旁边的一件中国瓷器说到:“看见没有,这些都是以前从你们国家搬过来的”。我同学说到:“这哪是‘搬’,不如说抢更好,你们英、法两个强盗不知道抢了中国多少宝贝。”他的法国同学还振振有词到:“谁让你们那时候没实力保护你们祖宗传下的东西。既然你们没有实力保管,我们替你们保管……”我同学听到这句,顿时语塞。各位听听,老祖宗的东西,孙子辈的没有实力保管,让别人抢去,我们只能用三个字形容:丢人呐!

前几天,和我的那位留学法国的同学网上聊天,他说:“现在很多的外国人都非常害怕中国人,同时也很尊敬中国人。”我问:“这是为什么?”他说道:“神州六号发射成功,整个西方社会为之震惊,尤其是是我的那些法国朋友,他们认为中国现在是个非常有实力的大国,他们现在很尊敬在海外的中国人。” 后来,我在日记里写道:实力,能够让你获得尊敬。

无论从地理上还是历史上来看,中国周边只存在两个劲敌:一个是北边的陆权强国俄国,一个是东边的海权强国日本。中国要想在这两个大国间获得生存的空间,除了要坚持“睦邻、惠邻”的原则外,更要注重发展强大的综合国力。只有当中国的综合国力是他国的2倍,甚至是三四倍时,那么我们将做到孙子兵法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什么是强大的综合国力之标准?归纳起来,便是二十个字――“民富国强(国泰民安),政治清明,文化繁荣,军力鼎盛,四夷宾服”。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是一盘散沙。我个人觉得鲁迅先生的话,只是说对了一半:在没有中国共产党之前,中国人是一盘散沙;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中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

正如邓小平同志说得:中国要抓住历史给予我们的战略机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80年、100年,毫不动摇,直到把中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实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硬实力,另外一种是软实力。它们在国家上分别表现为一个是国家的GDP,一个是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中国2005年的GDP为2.24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四,但是中国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公布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排行榜的国际排名上是不太高,总是在30名上下徘徊,且这几年有下滑的趋势。假如以GDP来看,我们在硬实力上已经是世界强国了,但是从软实力上来看,我们目前还不是世界强国。时下,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建设两者都不可偏废,要两手抓、两手硬。当然在注重发展硬实力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发展软实力。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不单单是物质上的崛起,更是中国文化上的崛起。而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洗礼,早已经是支离破碎,尤其文革,是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造就了无知的一代。而无知的一代,能培养的也是更无知的一代。现在有些学者不是在常常讲吗?现在的中国孩子,是一代不如一代。

文革造就了无知的一代,但并不代表我们不能做些什么,因为我们人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建设“和谐社会”,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持。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好的稳定社会的作用。复兴中国文化,就是复兴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我想中国的知识分子将在以后很长的时期内,肩负起“整理国故、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任务。这个任务不完成,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个国家尚且如此,那么对于个人就更不要说了。当今社会,没有人在乎你有没有显赫的学历挂在墙上;也没有人在意你从哪里来,什么样的出身。在学历与能力之间,我们不能只重学历,忽视了个人能力的发展。因为最后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不是我们的学历,而是我们的能力。能力决定了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

以一个人的能力大小而言,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我们把他叫做“人物”,比如拿破仑、毛泽东等。

第二类是具有某一方面专长的人,我们把他叫做“人才”,比如技术员、工程师等。

第三类是整日为了生计奔波劳累的人,我们把他们称为“人手”,比如公司普通的小职员、进城的打工者等。

第四类是只能为社会增添麻烦的人,我们把这些人称作“人渣”。比如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街头混混。

就一个人众多的能力而言,最重要的是他的核心能力。什么是人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我们最擅长的能力。我们要专注于发展我们的核心能力,因为核心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竞争力的强弱。

我常常对我的朋友讲:一个人在社会的大学堂里,入门看学历,发展靠能力,成功凭(拼)实力。你有实力,你将赢得大家的尊敬;你有实力,你将把握机遇,获得成功。

精进不是别的,它是成功者实力的精进。

“势”的第二部分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了:“大势”、“中势”、“小势”。

“大势”,是指天下的总体趋势以及各个行业的机遇。孙中山先生说的好: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个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一定要率先掌握天下的“大势”,那么我们怎么做到掌握天下的大势呢?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分析行业机遇。看看这个行业的总趋势是什么?在总趋势中,又要清楚地知道哪个趋势是最大的?正所谓:“掌握行业的发展趋势不如掌握行业的最大发展趋势。”我们通过分析,得出一个行业的发展机遇。

第二步,发展核心能力。知道了一个行业的发展机遇后,首先要定位我们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明确我们最擅长的能力是什么;其次,是发展与该行业机遇相适应的核心能力。我们只有发展了核心能力,才能把握机遇。

第三步,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我们要抢竞争对手之前,研发出新产品,大力推广,迅速占领市场,使它成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通过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的战略,来把握行业机遇。

我们可以把上面三个步骤,简化为一个成功模型:

分析行业机遇

                  

             定位    把握

      个人核心能力         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

                发展

 孙子兵法势篇势指的是 精进成功学总论•势篇和法篇

举个例子,微软老总比尔8226;盖茨能成为世界首富,是因为:

第一,盖茨先生在哈佛大学读书的时候,经过长期的对电脑行业的观察与分析,看到了电脑行业微型化、家庭化的趋势,所以,从哈佛退了学,加入电脑行业,创立了微软公司。

第二,电脑这个东西,大体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硬件,一个是软件。当时卖软件的比卖硬件的赚钱,而且比尔8226;盖茨大学里擅长的是计算机编程。盖茨的核心能力――软件编程与行业最大的发展趋势――卖软件最赚钱相符合。

第三,盖茨不是第一个发明DOS的人,但是第一个发现DOS潜在商业价值的人。当盖茨发现DOS这座金矿的时候,他不是自己去开发DOS,而是立即卖下了别人的DOS,把它稍微修改了一下,卖给了IBM这个大主顾。当别人还在为完善DOS的性能埋头苦干的时候,比尔8226; 盖茨的DOS早已先于他人的DOS,占领了市场。

通过比尔8226;盖茨案例,我们发现对于大多数成功者而言,首先要做的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的进行一个评估。评估它的竞争情况,有哪些竞争对手,行业的平均的利润、onmouseover=displayAd(2);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2);>薪酬的多少。亚洲首富孙正义在从事事业前,曾对四十多个赚钱的行业做了评估。

至于怎么来评估一个行业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在以后的“精进成功学8226;战略决策学”的讲座中了解到。

  “中势”,是指成功者自身所拥有的外在资源,包括了你的家境、人脉关系、个人财富、社会地位等。

  一个成功的人,光懂得天下的大势还是不够的,他还要善于整合自己的“中势”――整合身边的外在资源。在我们外在资源中,人脉资源是主要资源,我们可以通过一下的步骤来整合自己的资源。

  第一步,梳理你的人脉资源。这里经常用的方法是“列名单”法。你可以先把你身边的亲戚朋友的名字列出来,然后按照他们对你所从事事业的能够帮助程度,把他们排一下次序。重要的人,排在前面;不是重要的人,可以放在后面。名单中那些重要的人,是你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当然,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多数的时候,这些你眼中重要的人,等你和他们接触后,你会发现很失望,因为越是实力强的大人物,未必肯帮助小人物出头。有时候,对我们生命帮助最大的,是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小人物。

第二步,整合你的人脉资源。这个阶段,做的比较多的工作是按照名单列明的顺序,逐个拜访你名单上的人物,和他们聊聊、谈谈,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们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能否帮助,是否愿意和你一起开拓一番事业。假如有人愿意和你一起开拓事业,这个时候,你要想清楚,他将以什么样的角色,和你共事。

此外,你心中要清楚:他的擅长什么、你给他的舞台以及团队中的定位,最后,别忘了,万一你的事业没有做成,你和团队成员,怎样退出,怎样散伙。退出的战略很重要,最好想清楚,免得将来的麻烦。

这个阶段,重点在于沟通和整合。你沟通不好,整合不力,团队再好,也不能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力量。举个例子,九十年代末的NBA洛杉矶湖人队,在著名教练“禅师” 菲尔8226;杰克逊到来之前,虽然拥有众多的球星,可大家还是各怀各的心思,拧不成一股绳。禅师来到湖人队以后,利用科比和奥尼尔获得总冠军的心理,将两个人的矛盾化解于无形中,其后率领湖人队连续三年夺得NBA总冠军。

第三步,将自己的成长融入团队的长远发展中。

美国总统约翰8226;肯尼迪曾经说过:“不要问这个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首先问问你能为这个国家贡献什么。”同样,作为一个员工,我们首先应当倡导这样的团队精神:“不要问这个团队能为你做些什么,首先问问你自己能为这个团队贡献什么。”我们要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团队的长远中去,只有团队的壮大了,作为团队成员的个人,才能拥有更好地发展前途。

完成上面三个步骤,我们也完成了对“中势”的整合。“中势”整合的结果是形成团队,依托团队智慧与团队协作,达到成就“大势”的目的――实现奋斗的目标。

当我们形成了团队,一定要在团队中“打造执行型的onmouseover=displayAd(3);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3);>企业文化”,用团队文化来领导我们的团队。

“小势”,是指成功者自身的内在资源――即内在实力,包括性格、意志、思维(即智慧)、习惯、沟通、领导力等。在“小势”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思维、习惯、性格三个要素。李嘉诚先生曾经说过: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西方哲学家有个非常著名的论断:性格就是命运。

精进成功学,在小势部分,要求成功者,首先从改变自己的思维入手,通过转变我们的思维与思想,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然后层层深入、步步为营,改变你的习惯,最后是改变你的性格。成就了你的性格,也将改变你人生的命运。

当你的内在实力完善后,将自己的发展融入到团队中去,依托团队智慧与团队协作,达到成就“大势”的目的――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接下来讲讲精进成功学体系的第二部分:“法”篇。

“法”,是指客观规律。客观规律,包括(显)规则和潜规则两部分。做事情,光有方法不行,在懂了“势”以后,还要认识到客观事物的运作规律是怎样的。一个客观事物的运作规律由规则和潜规则两部分组成。

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熟悉游戏规则。

  “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我想各位都记得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千古名句。在这里我并不是要和大家讨论一下范先生的诗词,我在这想说说范老先生在中央改革的事情。当时在宋朝的西北边防上,范仲淹在宋朝于西夏的战争中,捷报频传,屡建大功。宋仁宗也觉得范仲淹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他就把范仲淹召回东京,请他当副宰相,改革宋朝腐败的政治,并且宋仁宗的心情急切得不得了。范仲淹便提出十大改革措施,并在宋仁宗的支持下,扎扎实实地干了起来。范仲淹的新政一推行,权贵大臣,贪官污吏,便群起而攻之。宋仁宗立即慌了神,当范仲淹一离京城,他便把范仲淹的新政完全废除。范仲淹新政的失败在于,面对改革既要遵循规则――宋朝的法律,又要符合潜规则――宋朝官僚阶层的利益,假如改革中显规则与潜规则不一致,改革往往会失败。因此,任何成功的改革,都是规则与潜规则趋向一致的结果。企业的变革与创新,也是遵循这个道理。

  其次,要在规则与潜规则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

在企业之中,规则是地上河;潜规则是地下河,这条河流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更波涛汹涌,它真实存在,如果没有这个地下河,地上河很容易干涸。

一个企业,只有规则,忽略了潜规则,则会“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味放纵潜规则,忽略规则,则会走向无序和混沌。

聪明的经理人,要学会在规则与潜规则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企业管理也是如此。

  最后,我们要用规则来约束员工的行为,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用潜规则来调节与中和企业的人事变动,顺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举个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规则的。我们的很多老板,往往在年终的时候,总有一个发红包的习惯。这个红包怎么发呢?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的老板,是在暗中给员工发红包,至于发给每个员工的红包是多是少,企业内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老板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给员工发红包,而且发的红包,员工还必须保密,不得对企业中的其他人说。

企业的激励制度,要多用规则来明确,而不是用潜规则暗箱操作。年终发红包是一种激励制度,但这种激励制度,有一个最大的弊端:没有一套公开的发红包的标准。没有标准,意味着老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发红包,那些平时与老板关系好的、喜欢奉承拍马的人,可能得的红包多一点。在其他员工看来,这种分红没有尺度,暗箱操作,随意性大,是一种不公正的表现。久而久之,这种所谓的激励制度,会失去激励人的意义。一个老板要想从真正意义上激励员工,那么必须把分红包的标准公开出来,只有公开出来,员工才心中清楚分红包的多少。大家有了公开的分红包的标准,虽然在公开场面不会攀比,但在暗地里却会给自己今年的业绩排名。那些业绩好、分红多的人,在他人前自然面子大,那些业绩差、分红少的员工,在他人面前自然信心不足。这样公开的标准,能够起到赏优罚劣的作用,这个便是激励制度的根本所在。人,归根结底,是有尊严的,你的公司里,越有标准,员工往往也活得越有尊严。

  所以,激励制度设计的时候,公开性很重要,因为它意味着透明。

  

另外一个例子是关于潜规则的。

潜规则的形成,有更广泛和深刻的原因。而其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中和与过渡,是一种利益调节。有一次,一个时装公司的老总和我聊到潜规则时,他说,“企业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跟我们一起创业,吃了不少苦,当我们的时装公司发展到现在,面临着新的飞跃的时候,很多人的能力已经不太适应了,但是,给个面子,讲点人情,这是普遍存在的潜规则,我们并没有让他们走,而是给他们一定的重任,看看他们是否能够随企业的发展进步,观望一下,万一不行,我们也很希望有外面的更能干的人进来,在这里,潜规则实际就起了一个中和作用,可以使我们既能照顾一下老下属,又能够有机会请更能干的人进来,同时,在时间上也有个过渡”。这个案例说得就是企业的潜规则对于企业利益的调节与中和作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9653.html

更多阅读

长三角指的是哪些区域 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简称,指的是这样一块地域:在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历经千万年而形成了坦荡、宽阔的、平面形状近似像三角形的陆地。“长三角”包括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从

声明:《孙子兵法势篇势指的是 精进成功学总论•势篇和法篇》为网友半拉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