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为15%,到2002年底,市场占有率达到30%,2003年超过50%,拥有中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首次超过洋手机,国产手机一路走来,一路惊喜。
可是,一到2004,眼中情景却截然不同:国产手机近三月无新品,二季度销售下降23%;波导被诺基亚赶下老大宝座,国产手机市场江山动摇;国产手机“第一品牌”中科健面临生死考验,郝建学陷入媒体猜疑;TCL、熊猫遭受资经链考验。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都不同程度的面临销售下降、利润率大幅下跌、产品大量积压等发展问题。
个中原由,想必对手机行业稍有兴趣的人也能说出一二:手机市场趋向成熟,发展速度减慢;洋品牌发动绝地反攻;VK等新品牌的大量加入和崛起;运营商定制、生产手机,参与通讯终端竞争。如此等等,理由万千,似乎国产手机已经再劫难逃,一切不顺皆由客观使然。
可是,最简单的哲学原理已经告诉我们,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国产手机发展受挫,必然存在有深层次的内部原因。在加上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外部环境已经客观存在:市场发展速度我们无法左右;新品牌的加入我们也无力阻拦;运营商参与通讯终端销售,人家更是有理有据。所以,国产手机在认清整个市场竞争大势的时候,全面反省自身,实乃务实、上进之举。
综观手机市场发展轨迹,无论是进入市场时,波导、南方高科的贴牌生产,还是TCL、康佳家电企业的延伸,甚或99年到2003年国产手机通过渠道创新、保姆式营销带来的高歌猛进,或者还可联系到2004年国产手机大力倡导的多元化、国际化,国产手机在为生存而战的奋斗中,缺少的是一种专注、精耕市场、品牌的决心和勇气;相反,运用得多的,是一种“混水摸鱼”的小聪明、小伎俩。
机海、人海战术,“摸鱼”留下后遗症
国产手机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销量上的极大突破,与其渠道、终端推广上的人海战术,以及产品开发上的机海战术的分不开的。
想当年,波导倡导渠道扁平化,大量业务员奔走于大街小巷。把花在中间商上的利润让渡给终端,带动了终端极大的销售热情。同时,也掌握了渠道上的主动权,成功的排挤了外国品牌。在新品的推广上,国产手机更是过饱了新机瘾。国产手机不断的推出新机,用新机来搅浑,用新机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机率。2004年5月25日,南方高科在旨在倡导品牌多元化、国际化的“龙腾数码”战略发布会上一口气就推出新品手机28款。
我们必须承认,这对2003年56%的市场占有率功不可没。可是,针对手机这个具体产品和现实环境,已经注定了由此带来的辉煌只能是昙花一现。渠道的控制,需要极高的管理成本和较高的产品利润水平来支撑,任何一个市场的发展都会走向规模化、低利润。所以,在洋品牌发动渠道反攻的时候,国产手机就乱了阵脚。手机不同于其它产品,它需要很高的产品研发费用和传播费用,它是不那种换个包装就可以摆上货架的日化用品。因此,新机开发的投入是相当大的,随着手机市场价格战的发起与持续,手机的利润率大幅下跌(由30%降至10%左右)。新机战术的风险也大大增加。果不然,2004年国产手机由于缺少新品,销售下降极为神速。
除此之外,机海战术的运用,再加上自身核心技术的缺乏,国产手机企业往往在技术并未成熟的时盲目生产,产品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售后服务严重脱节,消费者对质量问题的投诉率居高不下。另外,国产手机在推出新机时,根本没有考虑到产品市场的区隔,造成企业产品线混乱,产品之间互相打架,整个品牌的发展更是一团乱麻。
高利润曾经让国产手机的机海战术、人海战术大显身手;同样,低利润也会然他们变得不切实际。
多品牌、多元化,“混水情节”还要继续?
2004年,当一路凯歌的国产手机遭遇发展寒冰。我们的国产手机想到的不是正面作战,不是依靠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来提升品牌形象。而是一窝蜂的倡导时髦的多元化、国际化。确实,国内企业要真正成长,国际化为必然选择,多元化也不失为做大做强的一条出路。
可是,在国产手机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在波导、TCL打入中国手机市场第一阵营的时候,他们所倡导的多元化、多品牌实质上是一种逃避。也许,国产手机习惯了在黑灯瞎火下打游击,而不想光明正大的与外国品牌进行对峙。
波导一口气推出“女人星”“傲仕”“多易随”“新视窗”四个品牌,去年,女人星由于广告的大面积投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它象“傲仕”“新视窗”多半是波导在孤芳自赏。如果把它们作为一种规范产品线的方式,至少在意识上值得肯定。但是,如果把它们作为独立于波导的新品牌,试问:一个连自身品牌都无法成功维护、提升的企业,你又有多少把握去搞好四个品牌呢?充其量只能作为蒙混市场的一把灰,“混水摸鱼”而已。
对于多元化,国产手机自然理由更加充分。且不说通用,就目前的中国市场而言,麦当劳、娃哈哈卖童装,五粮液造完芯片又要造车,连一向以专业化著称的诺基亚2003年也开始了多元化试水,国产手机为什么就能搞多元化呢?
是的,国产手机需要多元化,但并不是说每一个国产手机品牌都适合开展多元化。夏新、TCL、康佳本身就存在多元化的基础,它们的多元化自然顺理成章。但是,象波导、南方高科等由贴牌厂商发展而来的企业,这些彻底的手机专业户要搞多元化,似乎步子跨度太大。波导造车变故频繁、科健品牌陨落风雨飘渺,这些也许是对多元化险途的最好预警。
“混水摸鱼”,该停了
手机市场发展到今天,市场竞争已经集中在核心技术、品牌文化的竞争上。混水摸鱼作为一种策略已经不合适宜。“混水摸鱼”,实质上是中小企业在市场初期的一种生存哲学,它是以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和朦胧感性的消费心理为前提的。由ZDNet China得知,2004年国内市场手机产能过剩达2亿,超过市场需求近3倍。中国手机市场已经开始步入成熟期。
另外,消费者在经过几年的市场宣传中,消费心理已经不再那么感性,再加上手机作为一种生活必须品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大大地压缩了手机本身感性卖点的发展空间。“混水摸鱼”的发展前提已经消失,其策略实施风险大大增加,“混水摸鱼”前途一片黯然。
手机企业之所以在2004遭受严重的发展瓶颈,与前期“混水摸鱼”的策略(或者说是一种心态)是分不开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手机企业目前遇到的所有品牌问题,都是这种心态的影响和延续。产品质量不高、售后服务不完善、产品线混乱、品牌的高知名度低美誉度等,都源与这种“混水摸鱼”的“短视”“浮躁”心理的存在。
专注深入,就有出路
国产手机要做强做大,这种逃避,不敢面对的心态是不可取的。品牌要生存发展可以使用游击战术,品牌要真正的长大,则需要组织正规部队正面作战。国产手机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还出现了波导、夏新等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国产手机再也不是5年前的山贼草寇,完全有实力给做一个彻底的品牌诊断,给然后给自己一个专业细致的治疗。
规范产品线、改善售后服务、加大研发力度、专注现有品牌,国产品牌还没有病到需要“更名改姓”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