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没精力搞这个微信。”汇萃楼珠宝经理马超说。
![微信企业号应用平台 微信应用在企业](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591018601371.jpeg)
提起貌似很火的微信营销,很多中小企业都这样感慨。事实上,对微信毫无应用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汇萃楼在中小企业中已经算不错的。马超在公司策划部成立了一个3个人的网络推广组,可就这3个人,也不是专门负责微信营销的,微信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他们运营了一个公共微信号。具体来说,有三个模块。 第一,针对会员进行信息推送。包括促销和活动信息等的传播,但效果并不明显,微信带来的客流量很低。但这也许和地区有关,因为公司所在地长春,微信普及率比不上一线城市,很多顾客不会安装,更遑谈使用。 第二,为下属分店做促销推广,收集顾客使用体验。马超算了一笔账,同样的促销推广信息,发布在报纸上,一个整版需要几万元;手机短信群发,如果有100万名会员,10%的到达率,一条短信6分,那么只需要6000元——费用已经大幅降低了;如果用微信发布,基本是零成本了。既然零成本,好吧,何乐不为啊!至于效果,有就是赚。 第三,在宣传物料上打印二维码,为微信平台赢得关注。凭关注可在门店领取礼品,从而提高进店量。 微信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内部沟通。它的“语音+组”功能使组织内部信息沟通成本大为降低。已经有企业把它当作内部抽奖平台。 如前所述,微信是个社交平台。这个属性决定了它在营销上的应用不是普世型的。例如:微信适用的行业多为IT、服务业(如快餐)、媒体等对互动需求旺盛的行业,并且多用于公关和对老客户的维护。而诸如制造类企业,基本对微信没有需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人说微信红火是一种“虚火”。它确实有些火,可只在特定行业与特定领域。 除了人力资源瓶颈,微信应用还有一个继承于QQ的某种隐晦功能的先天缺陷,致使它的可信度大打折扣,这需要腾讯公司加强品牌建设。 新技术在理论上是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的。正如魏武挥在前文所述,中美中小企业对网络的依存度还是有很大差距。这需要企业管理者刷新思维,可这并不意味着出现一个新的网络工具企业就要跟进。还是那句老话: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