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追求的不是教学的机械化,而是教学的最优化。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关键在于改革旧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合理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育技术革新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是一个包括理论基础、技术手段、研究对象、具体内容、最终目标的完整的“理论——实践”系统。因此,如何应对信息化带来的新问题、提出的新挑战,不仅要从技术层面上寻找解决的路径,还需在理论上进行深层的反思与提升。 教育的收益是应该着眼于长远的。赢得收益的关键在于增强教育技术的灵活性和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主动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统一思想,抢抓机遇,思路上与时俱进,工作上持之以恒,以更大的气魄和决心、更多的智慧和方法,去破解教育技术革新中的全新课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们相信现代教育技术一定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技术支持。 仅仅单纯地考虑教育技术的投资短期回报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战略的眼光。目前应用于教育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有: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交互网络通讯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各种技术手段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不同的课程也各有其不同的特性,所以不同的课程运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和程度也应该是不同的。反思教育技术革新,既要实事求是,也要与时俱进,既要从当前实际出发,也要从长远考虑,既要有量的规定,也要有质的要求。 适应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技术革新观念。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不仅能改变教学手段,而且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眼前我们要面对的不是要不要止步或犹豫彷徨的问题,而是怎样科学有效地推进的问题。要不要推进是态度问题,能不能够推进是水平问题,水平不高,我们可以在实践中摸索提高,态度不对可就需要修正了。因此,我们要对新时代的教育技术革新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矫枉过正,不从众趋同,一心一意做好理论研究,聚精会神搞好实践探索。 现代教育技术革新不仅仅是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而是要以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出发点,不断改革落后的不合理的教育观念,积极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关键在于改革旧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合理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相对的进步。 现代教育技术革新必须从教学改革入手,以创新应对挑战。以创新打开教育技术革新的局面,重点是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以记忆知识作为学习目的的旧观念,把教学焦点由“教”转向“学”,由“结果”转向“过程”,由“知识”转向“能力”,以学生获取信息、创造知识为衡量尺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会生存,适应发展。否则,不思改革,只盲目地追求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应用率,就是片面地执其一端,当然会感到无从下手、不得要领,效果会适得其反,自然也难以继续,难以推广。 教学改革要真正落实、有效,还有赖于信息技术环境建设的进一步发达和完善,有赖于教学软件的进一步开发、教学资源的更加丰富,有赖于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当前,我们要警惕的仍然是教育媒体“改头换面”不等于教育技能的“脱胎换骨”,教育技术的“焕然一新”并不妨碍教育理念“我心依旧”的事实。 教育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显出百花齐放、百川争流得多元态势。就教育媒体的选用而言应该是灵活的,关键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何种媒体更合适,不是越先进越好,能用简单的媒体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复杂的媒体。粉笔黑板与多媒体技术至少具有同等的教辅功能,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如何把握和运用。为此,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创新的理念,增强创新的魄力,提高创新的步伐,主动在实践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开展务实的探索,创造技术的优势。 先进理论的指导是现代教育技术革新的指路明灯。教育技术革新理应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委研究对象,坚持更高的标准,追求更高的水平。围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切实做好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工作。

在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具体要做的还有很多:既要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方法,使学习者懂得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意义建构进行学习;又要全力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重视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