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站在“知识为本”的角度,是很难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的。如果我们的教育体系离开了“考分制”就找不到北,那我们的素质教育就会只是一个口号。
培养选拔人才的标准不能够只有考试型的一种选择,换句话说,人才不单是“考”出来的。毫无疑问,改革开放30年,我们迅速提高了全民的知识水平,形成了勤奋好学的社会风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历史的共识。
不过,由于急于快出人才的历史负重与还债心理(文革十年的教育荒芜),也由于我们传统文化中“读经注解”、“科举考试”的历史基因作祟——古为今用的操作便利,我们单一化的“一考定终身”形成了巨大的历史惯性,至今没有把素质教育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去。而随着历史的推进,以考分制为基本标志的“知识型选拔模式”比较容易切入商业运作,形成立竿见影之短效,于是考试方式似乎就成了最方便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选择——不仅是求学,已经延伸到从商、从政、从艺等等社会生活阶层,一路生发开来。
知识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素质培养,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观念与“以素质为本”的教育观念是有大不同的,我们应该从根本的教育思想上进行深刻的反思,才能完成培养和选拔高素质人才的时代任务。
素质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它强调参与其中、分享过程和体验创造,并不像考试那样“分数说话”——只看结果。素质教育的成本是很高的,需要长时期的积淀和累加,而不是只看一次考试的截面,我们只要简单回顾一下上世纪80年代初的《跟我学》、90年代的《走遍美国》等英语教学的效果,就可以感觉到英语素养提高的实际魅力。
英语学习不单单只是一个应考工具,更重要的是一个语言交流工具。根据一项人口普查数据,在进入2000年后,中国学过英语的人已经过亿,中国青年学子花在英语上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更是无从计算。然而对于国人英语素养的提高,恰恰不是传统的、以单词语法句式叠加方式应考出来的——要不然哪里会有那么多的“哑巴英语”呢?虽然他们可能怀揣一摞子相关的证书。
顺便也可以问一句:这样的“哑巴英语”,学起来有快乐感吗?那么,学起来不快乐用起来又蹩脚的工具你愿意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