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读书的层次——



第一层:求知有欲

怎样读书才有效益?你要有需要。怎样读书才有效率?你要有需要,也要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学会。

不喜好读书的不去说它。“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是反对读书,而是说读书不要太书呆子气,太生搬硬套书本理论,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读书人有两类可师可友:

一类人平时不太读书,但问题一来,知道到哪里找书,知道找什么书,知道怎么用书,这种人善读书,相信书的力量,求知欲来自问题。学其灵性!

一类人好学不倦,孜孜以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满肚墨水尤嫌不足,恨不得把天下书变为成竹在胸,爱书成癖,求知欲来自自觉。学其习性!

第二层:学海识路

了解了自己的求知目的;得找到一个好的环境,使自己的心灵肉体能彻底放松,拿起书能心无杂念。

加上有那么几个志同道合的师友,可以探讨读书的心得,可大大提高读书的效率和针对性。没见过大海的人,见着一大片水域就称其为“海子”;如果和一帮远航的海员混在一起,即使没到过海边,对海洋的博大精深的认识也会深刻得多。

读什么书才最有效,也要有那么一点真功夫。少年时读《爱迪生传》,看到爱迪生年少时有顺着书架读书的故事,未解其中味,以为读书就得有这么一股疯狂劲,便象今天追星族一般模仿,不知家人中是否也曾有人如此犯傻过?呵呵。没到栖息谷前,俺对管理感兴趣时,到书店恨不得把每本管理类的书都扛回去。在家园读了一两个月的贴,知道了不是每一本或每一种书都得读,三四个月后知道有太多的书不值得读,半年后知道了自己应该读哪些的书,再到书店,抱回来的书针对性和系统性是以前的我不能比的。

第三层:翻书养性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也容易产生心浮气躁的毛病。电视换频道,吃饭麦当劳……这可以说是通俗的写照。搁到读书上,心态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曾对“斯巴达”精神、“苦行僧”生活、“修炼”等等词推崇备至。最有意思的经历是大学待分配时,居然突出奇想买了本基米多维奇的高等数学习题集,当然不是妄想当什么数学家,只是希望能在艰深的题海中找到一种寄托和精神,以免徒生“虚度光阴”之感。

后来才体会到“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这种心境。书是万万不能那样读的,性情更不能那样去练达。书读到一定份上,就知道诀窍在于能“进得来,出得去”,能 “眼高手低”。所谓“进得来,出得去”,无非是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而不是看上两三页就昏昏欲睡的,如此方能聚精会神;抛开书本必有所得,工作生活能得以应用,而不是死抠字句。再进一步就是有心得的书必定再读,再读必另有新获,屡有所获的书必定常读,常读常新。至于“眼高手低”,则是眼界要高,出手要勤——其实这又何止是读“有字书”的方法呢?“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学者要天机清彻,胸次玲珑,触物皆有会心处。”

平衡工作和生活,未来发展与当前现实之间的矛盾,使自己不断完善,实现自己的目标,让自己的心灵、身体都处于健康的境地,这就是读书的目的啊。

第四层:鉴书省心

做学生的岁月,我酷爱古小说——至今《三国》《水浒》仍是爱不释手,不时会读上一回——最欣赏的人就是那种能“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的猛将。如今看来,吕典许孙、关张马赵等人诚然豪杰,但真正的英雄当属那些能把这些豪杰之士“识得出、聚得拢、摆得平、用得上”的家伙们。读书也应该是这样吧?能做到“识得出、聚得拢、摆得平、用得上”,让书本为你打工,更应该是读书人的本事。鉴书省心,说的就是这个理。

鉴书和比书不同:比书是以书为主,相互较量显差异;鉴书是以我为主,品评识用见真章。鉴书的能耐,关键在鉴赏、鉴定和借鉴三个带“鉴”的词上,可能用下面的比喻更容易让人理解一些:

投机商鉴赏艺术品,应该是在艺术和价值之间架起了桥梁,但取向明显在价值上。鉴赏并非欣赏,许多人读书往往容易欣赏太过,在文字的细节末梢上钻了太多的牛角尖,却忘了自己读书的目的。

读书读到自己有所感触、思考、琢磨、推敲的地方,就如同一个考古学家手捧一件文物,远端近详,追溯相关记载,判断历史风格……这种经验式的概略推论和结构化的硬性指标相结合,正是我们鉴定式读书的基本功。也就是说,要掌握书本的精髓、适用条件和总体框架。

要象考试舞弊那样去“借鉴”。虽然我从没做过考试舞弊这档子事,但不会下蛋难道就没吃过鸡蛋?谁都知道考试作弊无非三大招:一是抄夹带的纸条或书;二是照抄别人的答案;三是对答案。其余的什么冒名顶替、改换答卷、贿赂考官等不再细表。如果抛开作弊者的人品和道德因素讨论,我们或许可以发现,这三种形式就是在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时,寻求、求证正确答案时所能做到的,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也最经济的方式。试想一下,假如考试舞弊可以不受惩罚,有谁会正儿八经地翻看那些对自己毫无兴趣与收益的东东?谁会把那些自认为都是错误的答案搬上试卷?可以分工交流的时候谁会闭门造车?这样的“借鉴”,于心理于结果,都是最最合算的。

人生就是一场随时面对各种问题的开卷考试,这场考试没有标准答案,有的问题也没有现存答案。但他人的智慧中肯定会有解答线索或解题的方法、或评定衡量正确与否的标尺,怎么最快最好地在书堆、人脉中寻求帮助,就是这篇“鉴书省力”所要探索的要旨。——这里鉴也带有“检”的意思,即检索,检验。

第五层:览书成术

“走捷径用的时间少,走弯路去的地方多。”这是一个朋友给我的赠言。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小学生学读书,一个字一个字地认;中学生学看书,一句一段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大学生学钻书,一本一本地把书的知识与实际的运用相结合;大学毕业后,虽然也有不乏研读经典的时候,但我认为90%以上的书应以览为主。前人有跑马看花、走马观花、下马栽花之论,现代人可就要有坐飞机俯瞰风景的能耐,我不是倡导不认真的读书观,该认真琢磨的时候还是要静下心来反复研读,但不能否认“读书不求甚解”的浏览其实也是现代人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否则的话,何谈效率、何谈博学?览书成术,重在检索,留下印象,等用时知道到哪翻书。

第六层:批书探讨

以前人上私塾,念书不念得摇头晃脑不能算作念书,不动笔墨注解也不算在学习。

小时候我喜欢往古旧书店跑,也曾淘到几本不知是什么年代的破书,记得有的书上几乎全本都是被密密麻麻的蝇关小楷批注给挤满了,很多时候批注比原书更精彩,这给我的印象很深。后来知道了批书的妙处,那时读什么书都在书边写满想法和心得。真怀念那悠闲的岁月,现在书读不过来了,批注的事做得少多了,但留有批注的书我不会轻易地处理掉。

最简单的批书是在书上为字词标上拼音或解释。比较常见的批书是一种杂想式的批注,可以是注释,可以是考证,可以是心得,也可以是随感。我批书不是太多,但也有些书是我认真读过想过的。有的书上的批注,几年十几年后读起来感觉特别亲热和诧异,有时想这真的是我写下的吗?套句时尚点的话说自己都有点佩服自己了,有的书上批注了好几回,读读每次的随感,自豪地发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中。其实在家园里,地平线的每日一贴有很多就是这种批注性质的感受,只是地兄随手便把这种感受理顺、升华并成文了,而直接在书上批注的话或许更随意更自由也更灵活些。

批书更进一步则是带着经历、体验和理论去大胆怀疑、小心考证,也就是说成了一种理性的评论、批评或批判。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搞理论研究,但批评是进步的台阶,更何况我们也有同作者完全不同的生活、工作环境,所以需要判别对我们的适用程度和做出明智的选择。

批书学问的重心落在一个“探”字上,养成读书时探讨、琢磨、反驳、批判的习惯无疑会提高读书收效的效益。在知识爆炸的年代,真正能够被我们认真批上一回的书占我们读书总量估计很难超过百分之二三,否则读书也就成了一件很苦而且少有人能为的苦差使了,但就这百分之二三的批书,如果我们有心的话,足以培养我们学问,在我们阅读其他大量书籍的时候,尽管我们没有动笔,其实我们也可以眼到心到,同作者探讨。

第七层:温书知新

如果仅仅只有泛读,读后的收效可能不会太高更不会太快。譬如一个足球运动员每天自顾自地花上四五个小时去练习射门,进步自然会比那些不怎么做练习的球员要快要好,但这种重复式的练习有可能是80%在重复错误动作或者在实战中不实用。如果有一位或者多位教练不时地作出安排和指点,特别是在实战之后能有针对性的分析,做适应性的调整,那么进步就会非常明显。不管是腿脚还是头脑,能烂熟于心就可以熟能生巧。

我感觉“温故而知新”的精髓其实是先求得一种放松的心态,进一步在舒缓、平静和重复中去追求悟性、灵感和升华。能拿来反复温习的文章篇页自然是精品,能做到温故而知新的人也应该是精英。

温习,或者说复习的时间要有规律,如半天,半周,半月,半季,半年等。各种复习的方法也要有所差异,如第一次背诵经典句子段落,第二次看思维导图,第三次翻阅等。

第八层:专书精进

宋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以至于后人总结有两类读书人最厉害,一类是博览群书满腹经纶的学者,另一类就是读书不多但真正把书读通读透的专家。

我们都知道的,学作诗除了技巧之外,还需要格调、境界、品味、灵性。读书呢?除了获取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得善于联想、善于总结、善于综合、善于升华。读书读到专精之处,不可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思考,消化过程中思想的再创造,反复学习时的思维互动,还有习惯上的积极综合。要做到这些,不仅要有精读,更要在自己职业生涯中,建立自己的经典,也就是说要有几本或者几篇精品,作为自己理论的根本、权衡的依据、思路的源泉。(描绘核心思维导图?)

好书经得起反复推敲,也需要经常阅读。虽然是隔行如隔山,但三百六十行中,根本性的东西是相通的。在一个行当中做到顶尖的人,当不得已时跻身于别的行当时也往往也能有所成就,关键不是原有的知识,而是思维习惯和拼搏向上精神。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读书高手的应有能力。如专业棋手入门时往往只研读一本经典棋谱,一局下完,无论胜负,都会回到棋谱上,寻其理、悟得失、识变化、创新招,如此下来,我非前时我,谱非手中谱,纵使别人有更好的棋谱,能识能习能用能悟者能有几人?此时书人合一,人可以把死书用活,书也可以让普通人也成为传奇。

第九层:比书建构

我读武侠小说时有这么一种感觉,最先出场的人物,不管作者如何着墨,本以为是很厉害的角,越往后越发现这些人其实多是些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读书也往往如此,头脑一片空白的时候,抓住一本书就以为是好书,及至后来,才发现好书浩如烟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读书的层次——

读书之初,对自己预先确立的主题,务求搜罗能求到之书,以3-5分钟时间,阅读各本书的前言目录,淘汰掉大部分,然后选择对己助益较大的几本比较着读,画出思维导图。再把几张思维导图融合成一张。以后见到类似的书,必与胸中所识忆的比较一番,完善思维导图。

书有时不能直接比出高下,但比不出高下之时往往是认识多维化的开端。再说,读书如果仅为了增长新知只是初级层次的,更重要的是提高能力、完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比错了又有什么关系呢?比书要养成习惯,切忌随便拿到哪本书就精读。过程虽然费事,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此过程中既增强了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也系统性地掌握了对所学主题的总体框架。

第十层:融会贯通

读书和遗忘始终成着正比,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岁数的长者,似乎都有为自己记忆力烦恼的时候。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假如我们随身带上一个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查阅世界上所有信息的电脑,能力是否就得到了飞跃?

看来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记忆,我们要的是对信息综合判断、概括、披沙淘金的能力。记忆力只是其中一个表现形式或者说是一个侧面而已。在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或者在概念仅停留在几个或几十个的时候,记忆力在学习力上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但是,一旦脱离知识积累的初级阶段,到了概念、体系、理论记不胜记的时候,再去片面强调记忆的作用就明显不合适了。

我的一位当老师的朋友对我说起过他的经验之谈:要上好一小时的课,至少得要准备四个小时,而要准备这四个小时至少要读二十个小时的书。我开始听了不以为然,我争辨说刚毕业的学生也能上讲台的。他顿了顿,对我认真地说,前提是要讲好课,有很多名师你听了他们讲课就会感觉不同,可能他们终其一生也就只讲一两门课程,他们要讲的内容是刻在头脑里的,绝不比写一两本新著轻松。我默然,由此也就有了讲书帮助理解的想法。

横着放,竖着摆,揉成一团面,拉成一根线,详要详到毫微必现,略得略到沧海一粟,实在的要水落石出,虚掩的要雾里看花。讲授是在缺乏应用的不利条件下对书本能做到的最大综合,要想得到、说得出,条理分明,引人入胜,自然得狠下一番功夫,也因此收获自然有所不同。

我讲课的机会不多,仅有的十余次大约也是企业内训性质,应该没有资格谈什么讲课上的道理。但感觉给别人讲书时,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那种感觉不是多读几遍书本就能得到的。虽然如此,朋友之间的相互探讨如能用心准备,或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虚拟课堂,过把好为人师的瘾,效果也相似。

华罗庚有两句可以让我们记一辈子的教诲:“要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读薄的意思就是精炼书本,用思维导图理清整体脉络,把一本厚书变成一张薄纸;读厚则是对导图上的每个分支都把握其中含义,可以根据关键词推导出整个系统。能讲书的人,应该是能帮别人把书读薄,然后再把书读厚的,认真做到这一点,记忆就不应再是问题。

第十一层:学以致用

居里夫人说过的一句话至今让我不能忘却:“我们生来是注定要做某种事情的,...”时过境迁,现在的我不敢引用这种话了,只能变通地说说:我们读书是注定要用来解决某些问题的……

我得重复一下前面我曾提到过的观点,相信书是要相信书里有我们解决问题的线索,但除非是太简单太机械的问题,否则很难从书中直接找到现成和完整的答案。电脑时代的人们习惯于用模板、案例和范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事我们做得太多。如果我们是处在一筹莫展的境地,读些有用的书能使我们入门,知道怎么做、做什么、做出来的大概结果是什么。但是,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更快、更强、更好呢?

我们在用书的时候,实际是在解决问题前利用别人的智慧,在脑海中构造了一个“图纸”,这张图纸是否合用?说别人在书中把核心的道理表述是否清楚、完整、准确?我们在理解、认识、判断上有无较大的偏差?环境、资源、条件是否能允许我们采用类似的方案解决问题?有无值得改进的缺陷或者有无更好的思路和方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解答上述的疑惑,才能有进一步的认识、判断、调整和提高。这其中,反思是至关重要的。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不仅仅是读书,更要在应用上下功夫,应用也不仅是就事论事地用,更是检验真理、调整思路、不断学习的过程。怎么做到“学以致用”?我想大致就是要大胆使用、舍得思考、用心领悟、善于总结这四个步骤。这不是靠说靠写靠记,更要靠做靠实践靠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第十二层:化书驭剑

品味一下庄子的庖丁解牛故事——梁文惠王惊叹庖丁的宰牛技巧,庖丁回答的耐人寻味:“我所喜好的是探究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掌握技能、技艺又进了一层。在我初学解剖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几年之后,就不再看到整体的牛了。到现在,我可以只用心神去感觉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刀依照牛自然的生理结构,削过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从不曾硬磕筋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更何况那些大骨头呢!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虽然这样,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于是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

有三样东西阻碍我们读书能力的提升,就是: “牛”、 “书”、“我”。

庖丁的牛,也就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怎么从“见牛是牛”到“见牛不是牛”,再到“目中无牛”,前提是需要慢慢积累知识,才能深入思考,理解事务本身的内部规律,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到胸有成竹。

针对问题去找书,书能给我们很多,但从来不是直接了当立马兑现地给。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有谁能读完书后立马得到来着?呵呵。所以坚决反对教条主义。但过犹不及,比方在刚入门时,满怀敬畏之情,以为自己什么都不懂,别人怎么说怎么信,碰到名气大点的热门书籍便奉为圭臬,结果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时间才发现效益不大,立马弃之敝履,忘了多少得捞回点成本。读书不要为书所限,扬长避短原则四海通用,有收益就合算。

书一定要和自己相结合,就如同工具必须在会用的巧匠手中经过个性化改造后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一样。从方法上说,学习唯有同自己的具体情况(目的、长处、爱好、环境和精力、金钱等资源因素)结合才有最大收益和效率。从境界上说:读书历经“有我”和“忘我”两个过程,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当学习有了一定的进步时,很容易产生踌躇满志,以为一切尽在掌握的自得情绪,对他人的不同意见,都觉得很幼稚,只有老子天下第一。当知识能力修养突破了这一层次后,才发现 “自己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一无所知”,就像气球越大所接触到的未知世界也越大,自己所知的比起无限的未知世界是那么的可怜。于是,尽管对问题有了自己的初步看法,但接人待物时依然很容易抛弃自己的固有成见与思维定势,虔诚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完善自己的看法——也许言者无心,但你所获得的灵感却很可能是对方不经意的某个词激发的——这就是“驭”的境界。 

我们读书,同一本书在不同人手里,结果会差别很大。就象上面说的:是砍骨头、割肉,还是游刃有余?读书,是理解、记忆、融会、运用的完整过程。我用了“化书驭剑”这么一种说法,无非是想说,要汲取书之精华,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以至能游刃有余。 

个人觉得,各个读书层次未必是递进的,每人根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成并列的,交叉的,或递进加并列均可,就像各人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的不同理解一样。更何况不同需要的书要用不同层次的方法来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8800.html

更多阅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七层次说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图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Harold Maslow 1908.4-1970.6),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的主要创建者之一,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犹太人。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主要载于他1954年出版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六层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案例

我们都知道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有五个层次,但实际上在马斯洛晚年对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进行了完善,他认为在“自我实现的需求”的基础上,还有一层是“自我超越的需求”。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其实是一个不健康的理论,而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内容 马斯洛七层次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如图所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内容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1)生理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诺5个层次的需求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他是智商高达194的天才,伟大的先知。他没有美学专著,其美

马斯洛的人生需求理论 马斯洛的五大需求

美国著名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人是永远不能满足的动物”。他第一个提出著名的人生需求理论,指出人的需求由低级依次向高级层次推进,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友爱和归属的需求→受尊敬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去世后,他的学

声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读书的层次——》为网友就此吻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