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谈论高校招生的时候自然想到了高考,在人们的心中认为高考就等于高校招生,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就是国家教育招生制度。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制度,只是不同的国家在招生时所使用的方法不同而已。有不少国家都使用考试的方式进行高校招生,所以人们误以为考试制度就是招生制度。
招生制度国际上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使用单一的考试来进行高校招生,所谓“一考定终身”,中国是典型的用考试制度替代招生制度的国家。二是使用考试加考核的方式招生。美国的ACT加大学教授评议会考核的多标准招生就是如此。三是使用非考试的方式进行招生。中国历史上曾经就有过不用考试的招生制度。从1966年到1976年文革时期,利用文化大革命否定一切思潮,把取消高校统一入学考试作为其“反对资产阶级专无产阶级政”的突破口。高校使用推荐的方式进行招生。手上有老茧的和考试交白卷的工农兵都能上大学。当然在农村更多的是公社干部、大队干部的子女与七大姑八大姨被推荐上了大学。甚至小学升初中也是这样。从小学到大学的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招生制度倒退到了科举以前的荐举制度,腐败也由此产生。统一的标准通常体现在国立的高校,因为需要财政拨款,政府就在招生中体现了国家意志。五花八门的招生标准通常体现在非公立盈利性学校。
考试制度是针对人才的水平进行测试的制度。比较常见的是教育考试制度,教育考试制度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教育考试制度,我们通常把它称之为国家教育考试制度;还有就是学校的教育考试制度。从考试的不同功能而言,不同的制度对应着不同的功能。国家教育考试通常体现选才的功能,学校教育考试制度主要体现在育才功能上。
招生制度就是用什么标准来选拔所要的人的问题,它要解决的是学校的培养来源的需求问题。招生制度具有双向选择性和功利性。双向选择性体现在学生选择学校和学校选择学生的过程。优质资源的学校在选择性上具有绝对主动性,通常只有学校选择学生的权利,很少有学生选择这些学校的空间。通常名校是由著名的学生聚集起更多的名气的,而不只是某些名师带来的名气。弱势资源的学校就会面临着被选择的困境。功利性体现在名校的马太效应上,太多的状元们拥向名校使好的更好,太多的基础薄弱学生流向无名的学校,汇集了不理想的名声。偶尔有一两颗星星可能与学生对城市的选择偏好相关,当他们在选择一个自己向往的城市时,忽略了学校甚至忽略了专业。
考试制度与招生制度的差异如同天平与重物、尺子被度量物品一样。考试是度量工具如尺子与天平,招生是购物时的其他物品需要尺子与天平的度量。考试制度不等同于招生制度如同尺子和天平不能替代柴米油盐,只是称量柴米油盐的工具。偏偏在中国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对国家教育考试的认识仅仅局限在招生上。当前我们迫切需要改革的是招生制度,而不是考试制度,当然考试制度也需要改革,而不是如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是洪水猛兽,是毒瘤。
考试是文明社会的进步,没有考试的社会才会产生暗箱操作,才会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考试不能成为八股,考试不能成为掉书袋,不能用高射炮打蚊子,也不能用载重地磅称体重。教育部考试中心曾经做过《招生改革与考试改革关系研究》,也许是宣传不够,也许人们就不想把考试与招生分开,就是有招生制度改革的省市宣传也是高考改革。请看《中国青年报》(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7日05:26)新闻稿《浙江新高考方案确定成绩不是唯一录取依据》“本报杭州4月16日电 (记者董碧水)从2009年起,单一的‘统一选拔考试’将退出高考历史舞台。浙江省今天公布了该省新课改高考方案,除了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也都将成为能否被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明明宣传的是招生改革题目却是高考方案。
改变思想要从改变人的思维定势开始,不要总是有心理定势。纸币不只是用来买东西的货币,它也可以做书签,可以收藏,可以拼成美丽的图案。从一元到多元是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考试只是其中的一元,考试不完全等于招生,考试制度不等于招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