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职工曾有过历史的辉煌,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主人翁喊得震天响,尽管这种口号是宽泛而空洞的,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但说起来总是可以满足一下虚荣心的。那时的国营企业职工是一块金字招牌,当上国营企业职工说起来当当响,走起路来昂着头,与伙伴们在一起时也可以忽悠忽悠。那时的行业分类也比较少,基本上只有行政和事业单位,国营商业和工业职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经济地位都差不多,国企职工工资普遍略高于机关事业单位,因此,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甚至高过机关干部。当时,国企职工和机关干部婚婚嫁嫁,是很平常的事情。计划经济时期,绝对的卖方市场,没有不盈利的企业,不仅工资有保证,生老病死都由国家承担,工资虽少却没有后顾之忧,可以说是国企职工的黄金时代。
文化大革命中,虚幻的概念把工人阶级推向了顶峰,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向工人阶级学习,工宣队打着工人阶级进驻一切领域的旗号参加了各行业的领导工作,畸形的政治态势把工人阶级摆在了风口浪尖的位置,被别有用心的政治野心家们用做实现他们政治目的的工具。尽管如此,多数国企职工还是感到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俗话说,盛极而衰,否极泰来,循环往复,规律如此。文化大革命后,国企职工的地位每况愈下了。
社会地位是以经济地位为前提的,随着公权力的逐步扩大,机关干部,特别是执法、行政机关干部或多或少掌握了一定的公权力,更由于监督机制落后于放权速度,导致不少机关干部以公权力交换私利益,使他们的经济地位迅速提升;随着经济进入多元化时代,一些娱乐行业、竞技行业,以其公众关注性高而进入了先富起来的先例;外企、私企、民企纷纷参与市场竞争,也有很大一部分先富起来了。只有国企,不少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习惯了等、靠、要的生存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可避免地成了弱势群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了。政治地位也相应的下降,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主人翁不喊了,职工变成了员工,主人翁变成了打工仔,原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优越感荡然无存。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的急剧下降,导致了社会地位的低下,说起来脸上无光,走起路来低头弯腰,差不多哪家都有下岗工人,看病没钱,买房没钱,咬紧牙关供孩子们上学已经焦头烂额了。企业形势好的还好一些,再赶上企业不景气,更是雪上加霜了。国企职工与机关干部的婚姻已经不再平等,多数只能是女嫁高门了。
有人说现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而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相应提高,其实主要是国企职工的工资不增反降,企业没有那么高的利润,想长工资也只能是美好的愿望而已。何况企业如今改制的、承包的,庙穷方丈富也是很普遍的现象,只是苦了工人阶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