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冬梅:现在清华大学有一个同学大二,头两年有共同课,也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不是想选就能选上,最后只能自学,大学没有不把它作为必修课,按理说应该是必修课。王绍璠:对,首先就应该是学养,文笔。学养是必修课。记者口头、笔头,都是基本功,都是学养。江英:我们必须学习记者的基本功,不然的话没有办法探古。王健:我们文化虽然久远,但是也有负面的东西。我想起一些例子,草原上的雄鹰,叼食物能力减弱,在这个时候它要找一个很清静的地方,把坏的爪子打掉,不吃不喝等两三个月长出新的,就很锋利。最后还要把羽毛,很老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从山上下来又是一只雄鹰。我们现在也是文化发展很长时间,正确的、错误的、很杂很乱。王绍璠:文化大革命是(要解决)几千年堆积。(几千年下来)蟑螂老鼠啊,婆婆妈妈的,那个也保留、这个也保留,(文化大革命)就是统统要给你丢光!江英:毛泽东有一个特点,文化大革命发动的时候是73岁,一般我们来看73岁不愿意看书,还不要说搞运动。我们单位身边的人,打打麻将、一说毛主席它有充分的理由什么都不管,一样可以颐养天年!但是他哪一天停止读书?(王绍璠:临死还在读啊!)哪一天停止积累?这种精神就反映中国的传统!王绍璠:对,这就是要随时归零,这就是禅。所以我说丢掉产这把刀子中国就完了。所以我说毛主席是大禅师。毛主席是时时新日日新的,他随时向自己身上开刀。再说朱老总,他什么都有了,他为了什么?他是国民党大官,他为什么来中央?还是参加共产党,还参加长征。周总理讲我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一个阶级背叛一个阶级,多了不起。我的禅是泛禅论,不是宗教上的禅,大家都不理解,但是日本就是用这种精神,时时新、日日新。所以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一种理想的目标,我们深造项目有没有志向不管,可是我们必须有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