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哲学九讲 儒家管理哲学之管理的真谛



“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帝力于我有何哉?”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管理就是权力,被管理就是压力,制度就是约束。而依据苏宁电器的管理文化,我们知道“制度重于权力,同事重于亲朋”,“管理就是服务切忌权力本位”,但是,背诵这几句话容易,理解这几句话难;理解这几句话容易,实践这几句话难。权利欲望和被压迫意识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是挥之不去的双重情结,也是形成我们工作压力的原因所在。“帝力于我有何哉”的绝对自由之精神距离我们远矣。  

之所以如此,是我们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们误解了管理之“道”。什么是道,我们的先贤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形态: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管理之道的本质便是法自然,返朴归真。那么怎么是法自然,返朴归真呢?我们的理解是管者戴笠披蓑之官也,意思是官人者戴笠披蓑,深入田间低头,与民同作,与民同愁,与民同乐也;尤须勤奋;理者美玉之质也,纳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圆润剔透,浑圆天成,和谐之至,人心喜悦。再进一步引申,管者竹之节也,中空外直,关节规则,顶峰冒雨,屹然挺拔;引意为管道、节制,以便顺畅前行;理者取义美玉之质,天然成之,意谓自然造化,和谐之道;万物运行之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是为条理。管理则是知道则止,顺其自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则天地至仁,众生平等,万物同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乾男坤女,阳父阴母,天玄地黄,寻求人与人,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这才是管理的本质和真谛。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人与自然,人与事物需遵循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相处;那么人与人之间也需要尊重对方,方能够实现不管之管,自我管理,达到“帝力于我有何哉”的境界。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何谓君子之本,何谓君子之道,我的理解便是仁。所谓仁者爱人,仁者无敌,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便以足证君子之本乃水也,水者亿万之众,浑然一体,涓涓细流,汇聚江海,百折不回,孕育万物,抽刀不断,滴水石穿,至柔至刚,生生不息,乃因其能因应变换,隐忍顽强;因此,孔子在论及为政之道时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采取行政强制的手段,用严厉的刑罚约束,被管理者虽然不敢触犯但是却无羞耻之心,或者说“不明白为什么去做,为什么要去遵守”,只不过“敢怒不敢言”,“情有不愿,心有不甘”的违心是从而已。所谓“御马之道,法得则马和而欢;为政之法,道得则民安而集”,“小民暗行,若有严刑在旁”(可引《孔子家语,屈节解》宓子贱故事:难吏,五年奉诏而自治,单父之老请收麦、巫马期观政、诚于此者刑乎彼之术)。强调得是管理遵循自然之法,人本之道的教化作用;作为今天的管理者,岂不若有所思,心有戚戚焉乎?己不正不能正人,这是管理者所必须遵守的准则。而我们很多人恰恰与之相反,以致上梁不正下梁外,上行下效,管理之道沦丧,自然之理不存。作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反思的地方。

中庸之道,堪称管理之道的精华,其中包含了上行管理、平行协作、下行服从的诸多道理。“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是告诉我们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做到忠恕,与人谋忠人之事;与人处能作到宽以待人,能做这一点那么距离超凡入圣,内圣外王的“道”就不远了;忠恕之道的关键是什么呢?别人强行加在自己身上而自己极不情愿的东西就不要加在别人身上;另一层意思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要求别人去做。“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不瞒上不欺下,时刻警醒约束自我的行为,便可以做到上不埋怨命运不公,上司不明,下不埋怨部属没有执行力的自我管理境界;“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居上不骄,居下不倍”,“上焉者虽善,无徵,无徵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告诉我们践行中庸之道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成现代文是这样理解:做部属的如果得不到上司的信任和支持,那么他就很难获得授权,树立威信,如此则他无法管好自己的部属(民);只有对待下属不娇纵;对待上司不背叛,那么就可以做到有威信。如果说处在上司的位置却没有品行,那么就无法形成自己对部属的个人影响力,如果没有威信,那么就不会得到下属的拥戴和服从;处在部属的位置上,如果不尊重上司,那么他的下属也不会尊重他;得不到下属的尊重也就丧失了威信,没有威信,那么他的下属也不会服从于他。也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意识;那么如何做到中庸之道呢?“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者身不诚,不顺乎亲也;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可见自我管理修炼离不开为人处世乃至私生活原则的定位。我们在往往将工作和生活割裂开来对待,其实大谬也。诸君岂不应深思乎。

那么如何做到诚呢?“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意思是如何做到诚身有道呢?诚是天理本然;诚之者是人并不能够完全做到天理自然的本真要求,而遵循天理本然的道理,努力达到本真的精神追求。圣人能够达到无须思勉而能够符合道的要求,无须思辨而能够得到道的本义,轻而易举做到道的要求,真实而无妄;而对于我们追求为人之道的人而言,则需要通过学习提高辨别选择善的能力,然后坚决地执行道的原则,这样我们虽非圣人,但也能够达到诚身有道的自我管理境界,从而获乎上者,得到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得到下属的尊重和服从,树立个人的威信和影响力。我们苏宁电器的服务理念是什么?“至真至诚,苏宁服务。”这一句话所包含的道理,不知诸位是如何理解的?而我个人认为这一句话既可以作为我们对顾客的承诺;也可以成为我们个人的修身处世之道。所以在这里我们将重点探讨一下这一理念。

何谓至真,至者极也。峻极于天,本来是形容泰山雄伟,后来形容人的道行之深,德性之高,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至真的意思便是率性天真,质朴自然,不矫作,不伪饰,真实无虚。至诚则是“唯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也。”这一句话既表明了至真的境界,又表明了至真和至诚的关系和他们的效用。在中庸一书中还有:“其次能致曲,曲能友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意思是至诚则能够明白道理,改变自己的冲动、私欲;从而更接近于道的自然,这样使诚更能够易于他人接受;如果做到至诚,那么就会轻松地因应变化,以一贯之,不必苦心积虑地寻找计策方法;如果做到至诚,还可以达到未卜先知的境界,趋利避害,使人避免争端,去祸致福。更进一步阐述了至诚的作用,甚至将至诚之道于安身立命,明哲保身有机的衔接起来;

 先秦儒家哲学九讲 儒家管理哲学之管理的真谛
“诚者自成也,而道者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己成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故至诚无息,无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则薄厚,薄厚则高明;薄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薄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意思是做到至诚既可不为成己而成己;为成物而成仁;达到知道,明理,慎独,存远的目的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无为而治,不管之管的境界。南京朝天宫两边辕门上题额分别为:今古贯道;德配天地。据说出自曾国藩文正公的手笔。曾文正公的修身之法,令我等赞叹弗如。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主席不可谓不豪放,不可谓不高傲,但是连他老人家也曾发出:独服曾文正的感慨。曾国藩一生为官为将帅,待部下唯以一个“诚”字取胜,且强调“诚”必须出自内心,谓之“血诚”。曾国藩强调:“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他简直把“血诚”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根本与基石。曾国藩不仅要求自己“须有一诚字,以之立本立志”,也处处以“血诚”要求与约束自己的下属。他常常告诫自己:“知己之过失,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豪杰之所以为豪杰,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便是此等处磊落过人。能透过此一关,寸心便异常安乐,省得多少纠葛,省得多少遮掩装饰丑态。盗虚名者,有不测之祸;负隐匿者,有不测之祸;怀忮心者,有不测之祸。天下唯忘机可以消众机,唯懵懵可以衤发不祥。破天下之至巧者以拙(诚),驭天下之至纷者以静。”可以说将“诚”一字发挥到了极致,也是曾国藩被尊为中兴大儒的原因之一。

人与自然,人与事物的关系上,我们更需要尊重客观规律,顺势而行;在处理人与他人,尤其是组织管理的问题上,我们需要也尊重他人,尊重事物的规律,做到至真至诚。无论是上行服从还是下行管制,我们都要深刻地反思这一点。“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不要去做一些于人无用,于事无补地“事倍功半”倒行逆施的事情。 让他人愉悦,事物和谐是我们主张的管理之道,在这里与诸位共勉。

在此基础上,我们理解“管理就是服务”的真谛便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管理是遵循事物本质,对事不对人;服务就是帮助、指导、教育让被管理者得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取得事物处理的成功,因而愉悦舒服。管理在苏宁从本意上讲也就是做帮助对方将事物归纳梳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事情。这是对管理真谛的最直观的描述,希望我们的同事都能够体会到这一点,并身体力行,以弘扬传承实践苏宁onmouseover=displayAd(3);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3);>企业文化,为百年苏宁基业奠定成长之基,动力之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8294.html

更多阅读

管理的真谛 经销商管理的真谛

我们经常谈到经销商管理,究竟什么是经销商?为什么要管?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为止?精通每一个环节就显得非常关键。   经销商在营销当中扮演的是四大核心之一,其营销的四大核心:产品、价格、渠道、分销。经销商就是营销不可或缺的渠道。

传统政治智慧启迪 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对企业管理的启迪

中国传统哲学究竟有哪些价值可以为现代企业管理所用,值得认真研究。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

影响力六大原生原理 影响管理的六大传言

    在管理学的著作中,在培训师信誓旦旦的教诲中,往往会告诉人们一些管理的“真谛”。许多管理书籍,会给你列出多条必须遵循的管理原则,似乎只要按照这些原则做了,就会无往而不胜。菲佛和萨顿在《管理的真相》一书中,按照循证管理的

安全管理的哲学 “自我管理”的管理哲学

系列专题:自我管理专题“自我管理”的管理哲学理论,是当代管理学家德鲁克在1954年提出来的,它的出现似乎告诉了我,我未来的成长是怎样的一条路。我从1983年开始接触管理哲学,使我在茫然的工作生涯知道自己的方向。这理论不只影响我处世

方太茅忠群:用心践行“儒家管理模式”

  孔子言“四十不惑”,人至四十年岁,对人生与事业已具从容把握和选择的心理,以至于不再疑虑和困惑。作为管理着6000多名员工的大型家族企业“掌门人”,已是不惑之年的茅忠群身上看不到“叱咤风云”的霸气,反似温文尔雅的学者,言谈节奏

声明:《先秦儒家哲学九讲 儒家管理哲学之管理的真谛》为网友抚你发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