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人的发展是大学教育目的



人的发展是大学教育目的

   

王瑞嶔

    概要 

    现代社会大学教育培养目标是以社会为目的。虽然它为适应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化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但在这同时,它也丧失了自己的个性,沦为社会的婢女。为此,大学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他们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和修养,能够按照人的样子组织世界。这样,大学教育才能从目前唯社会是用的婢女地位中解放出来,才能引导社会文明发展。这样,大学毕业生将不是物的存在,而是人的真正存在;不是单面人,而是内涵丰富的人。他们到了社会上,不仅能够谋生创业,而且完全能够承担起改革社会的重担。对大学教育如何以人的发展为目的进行改革,本文提出了五点设想,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困  惑

    1、大学教育与社全的关系

    大学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大学教育水平是社会发展所达到文明程度的标志。一方面大学教育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水平的直接影响,社会发展决定着大学教育的发展。另方面,大学教育对社会具有反作用。首先,大学教育通过高科

技成果推广和学术交流,向社会传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促进社会发展。其次,大学教育对社会反作用是培养人;通过大学毕业生在社会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去影响社会,从而达到大学教育引导社会文明发展的目的。

    2、现代社会大学教育误区

    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已告别了手工业作坊,进入了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化时代。机械化的推广,计算机自动化的普及,特别是贸易的全球化和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懂得丰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培养适应社会大机器高速运转的各类人才,成为现代社会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

    这样,大学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管理等方面,单纯考虑以社会为目的来进行建设,着重培养人的专业技能、灌输专业化知识、努力使其具有谋生的本领。然而在对人本身内在素质的提高,对人的主体意识的培养方面,没有予以高度重视。甚至把教书、育人这一同步的教育过程分割开,教书者只教不育,偏于“填鸭式”的教学;育人者只育不教,流于形式主义的说教。从哲学意义上讲,现代社会的大学教育并没有把人看作人来培养;而是把人看作了物,看作与社会大机器生产接轨的配套产品。

    当然,现代社会大学教育以社会为目的.为适应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这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学教育正因为培养适应社会迫切需要的专业人才而日益受到重视。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之出现的另一方面事实:大学教育不但没能在与社会互动的关系中,发挥其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反作用;反而由于处处迎合社会需要,迷失了自身个性,沦为社会的婢女。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存和温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但在这些人的基本需要满足后,还应该干些什么?人们感到不知所措。更对如何发展人的个性感到迷惑。人们寻到了物质家园,却不知道精神家园究竟在何方。

    在现代社会,价值观转换频繁,物质的、功利的、技术的追求,成为人们倾心的时尚。人们沉浸于和依赖于由于高科技造成的对生活简单控制和机械化、现代化这些外在物质享受。人与人的联系,正逐渐淡薄起来,而人本身越来越依存于机

器。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正因为被人与机器的关系代替而成为间接关系。

    在现代社会.人们从内心深处仍然不满足现有的物质文化生活;他们在物质享受的同时,体验到精神上空虚和情感上的孤独。他们中有些人不断追求新奇的物质享受,只是为了证明他们正在存在着。甚至这种动机的本身,在某种意义上是

对社会现代化的反叛。他们孤独的灵魂,渴望着人与人的情感沟通、思想交流,他们渴望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真谛。

    在现代社会,虽然科学技术发展,早已对神的存在作出了鲜明的反对;可人们对宗教的信仰,仍然与日俱增。其实,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是对超自然的神感兴趣;他们内心深处是想通过宗教这一形式,找到一个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情感沟通,

思想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孤寂的灵魂,得以慰藉。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人的发展是大学教育目的
    面对现代社会人们对精神家园的种种困惑,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回到人的自身。大学教育担负着培养人的重担;针对社会现状和自身存在问题进行反思,调整自身机制和培养目标,走出误区,以协调好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大学教育

面向21世纪的首要任务。

 

  推  论

 

  1、人与社会的关系

    应当从人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成为现代人的,周围社会的、历史的、自然的具体环境来观察分析人.一方面,作为个体的人,是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生存的社会、历史和自然的环境,他只能在适应自己所处环境的过程中求得生

存,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对象化活动,能动地改变客观存在,发展自我。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自然环境是一定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影响着人的生存和生活状况,而且对人的思想行为、品德、气质、生活习惯等等都有着潜移默化地作用。俗话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意思。人与社会之间是互相推动,互相影响的关系。

    协调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就能在使人的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同时,促进了社会发展;而社会发展又给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提供了机会。反之,不仅会使人的个性发展得不到满足,导致异化;而且也会使社会的发展走向畸形。

    2、现代社会大学教育只有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才能协调好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的发展是指人成为主体的存在。他不仅有知识、有技能,还应有道德,有崇高的理想。他对客观世界发展有一定科学认识,能够按照人的方式对待人。他不仅拥有一定谋生的技能和知识,运用自己的才能去创造生活;他还会艺术地享受生

活。他以物养性而不为物所役。他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以艺术的眼光看待世界,并运用艺术形式和有目的的对象化活动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他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在他的生活过程,处处体现了创

造生命,享受生命的快乐,从而使他的个性得以自由发展。

    大学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是对以往以社会为目的培养目标的超越。唯有如此,才能使其从目前唯社会是用的婢女地位中解放出来,获得与社会平等的地位。

    大学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是把人看作人,培养人的主体意识,使人的个性得以自由地全面发展。是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他们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和修养,能够“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

(马克思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广泛地兴趣和爱好。以这一目标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将不是物的存在,而是真正的人的存在;不是单面人,而是内涵丰富的人;他们到了社会不仅能够谋生创业,而且能够承担

起改革社会的重担.

    当然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是一个逐渐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外历史发展也证明,社会改革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急风骤雨式的群众运动就能在瞬间改天换地.但是,以人的发展为培养目的的大学教育,将是导引社会文明的活水之源。

   

设  想

   

1、大学教育实行导师制

    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到西方古希腊罗马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在传道授业时,都是用“导师制”进行教学.教师不仅以有言之教,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还在与学生朝夕相处时,以自己的行为盲语、衣着打扮,自己观察世界,处理事物的方式方法,影响学生的思想,行无言之教。

    大学教育实行导师制,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相结合,有利于因才施教和教书育人,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从而体现出教育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规律性。

    导师制对大学教师有很高的要求。大学教师必须德才兼备,能够为人师表,必须是成为主体存在的人。每一个大学教师都要从大学一年级就担任学生的导师,直到学生毕业。导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导师不仅要在学业上指导帮助学生,而且

  在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参与学生的文体娱乐活动,以自己的修养、气质和言行影响学生。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不定期对每一个导师的品行、才能进行调查,如有不合格者,则随时撤换。

    2、大学教育要实行科学恿瘫和艺术思维并重●0培养方针

    科学思维,是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认识掌握客体运动规律,并运用规律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而对客体进行的分析、研究的思维方式.在科学思维中,主体、客体的区别是鲜明的,甚至是对立的。

    艺术思维,是人们摆脱了在科学研究中主体、客体的界限;把客体主体化,甚至把主体认作客体,把客体认作主体的思维方式。人们往往运用艺术思维,通过艺术创作表达人们的情感,思想和对理想的追求.在文艺作品中常常使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创作手法表达人们的内心活动。

    现代社会大学教育:如理、工、农、林、医及综合高校,由于着重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导致这些高校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比较发达,而艺术思维能力则欠缺。对艺术类专业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艺术思维能力发达,科学思维能力却馈乏,这种现状,不利于人的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对人的创造能力也是一种压抑。

    大学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就必须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科学思维使人直面人生,不盲目乐观,也不盲目悲观失望;而是努力拼搏进取,去创造美好生活。他实事求是,按科学规律办事,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实

现自己的理想。艺术思维则使人进入享受生活的境界。在这一领域,他摆脱了在科学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体界限,他尽可以自由地抒情写意,托物言志;物就是我,我就是物.物我交融。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倾诉和描绘自己的情感,理想。

    大学教育要实行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并重的培养方针,就必须对现行教育体进行改革。

    (1)大学教育实行五年制教学。

    (2)大学一、二、三年级,学生不分专业,一律在基础部学习.主修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医学基础课。在这三年中,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学分的必修课,使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都得到熏染和培养,也使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系统的培养。

    (3)大学三年级结束时,各专业所在院、系、所,重新举办招生考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志向,报考有关专业。在四、五年级进行专业课系统学习。

    3、大学教育实行角色格挟制

    具体作法是,在大学四、五年级实行教师引导学生讲课。教师事先把课备好,同时也要求学生复习、预习功课并备课。上课时,教师随机抽调学生上台讲课,下面的学生听讲后随时提问,台上的学生则回答提问。教师协调解答台上、台下学生

疑难,井在恰当时候引导学生讨论。这一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言语表达能力,

    在大学四、五年级推行这一教学方式,是在学生自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一、二、三年级多年听课基础上所采取的变革。没有后者,这一教学方式也就失去任何意义。

    4、大学教育要开双有助子修身养性曲课程

    学习和做人是同步的,学生不仅要学,还要思,更要每日每时反思自己的学习,处事待人的言行,这样才有助于自身的成长。中国气功、中国书法、中国绘画等课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讲究品德修养与学习技能的有机融合。学生学习这

些课程时,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人层次,其技能才能有长进;他所练的气功,所写的书法,所画的画才能上层次,达到一定境界。

    5、大学教育要密切教学与社全畴联系

    首先,大学教育应对教师实行专兼职各半的聘任制。兼职教师来自其他高校和社会上的科研院所,以及大公司大企业。通过授课和学术讲座,使学生了解社会的科技文化发展状态和最新动态。增大兼职教师的比例,有助于活跃学校的学术空气,沟通大学与社会的学术、文化的交流,从而促进大学教育的发展。

    其次,大学教育要有组织地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很多大学生通过到社会上打工和去公司、企业兼职,已对社会有了一定了解。然而,大学教育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到贫穷落后地区和发达富裕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使

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社会的本质,体验到现实生活的冷酷和温暖。可以使他们对人的本质有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从而得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8212.html

更多阅读

人的价值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生产关系总和

人的价值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谈谈“学生干部”的高酬薪引言——对于“特权”阶层的质疑,这种思维在中国有,在外国也有,在当代有,在古代也有。贫民和权贵、公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永远是一种或明或暗的“较劲关系”,或者说,是一种“

职业经理人的定义是什么 职业经理人的素养

主持人说:问一下赵老师,职业经理人的定义是什么?赵孔文说:经理人在定义当中,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概念,比如说一个人所具备的经营企业的能力,职业经理人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目前在商业企业当中最稀缺的人力资源,也是争夺人才的焦点,职业经理人

人的灵魂是存在的 灵魂的存在

人的灵魂是存在的人从哪里来,将到哪去,人有没有灵魂,这些是永恒的话题,至今莫衷一是。本文拟从网上收集的常人灵魂离体的现象、濒死人员的离体体验、前世记忆的现象、人死亡时称重和灵魂飞走的实验的资料,论证灵魂的存在。一、常人灵魂

转载 韩国人的身份证是什么样子? 韩国是什么样子

原文地址:韩国人的身份证是什么样子?作者:非洲表哥为增进中韩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加强同属汉字文化圈的东亚邻国交流,我把收集到的一些韩国通行证件集中展示给大家看一下,希望博友们开心。这是韩国的【住民登錄證】,口语就叫做身份证。最上

声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人的发展是大学教育目的》为网友一步杀十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