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把教育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其中以德行为根本。孔子是一位成功的道德教育家,教育理念与世界观的一致性,是孔子教育成功的原因之一;善于运用德育方法是其教育成功的关键。
德育方法由不同层次的方法构成的,有方法论层次上的德育方法,如因材施教法,也有具体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孔子非常善于运用教学方法,本文尝试着对孔子的身教法加以探究。
一、身教及其作用.
身教就是以身垂范。《说文解字》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中包含有身教的意思。
首先,身教具有教化作用。人的行为是在一定的思想、信念等指导下进行的,所以,别人可以透过一个人的行为体会到他的思想信念。如果受教育者认同他人行为的合理性,也就能接受他人的思想信念,具体表现为或增强已有的道德信念,或改变原来的错误观念,从而实现教化功能。王安石在《原教》中说:“善教者之为教也,致吾义忠,而天下之君臣义且忠矣;致吾孝慈,而天下之父子孝且慈矣;致吾恩于兄弟,而天下之兄弟相为恩矣;致吾礼于夫妇,而天下之夫妇相为礼矣。”
其次,身教具有榜样作用。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就容易被周围的人所肯定,并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模仿。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只需要通过观察学习就可以获得大部分的新行为,环境、社会文化以及成人榜样直接影响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
再次,榜样还通过激励和感染,促使人们坚定信念并化为实际行动。激励程度比较重,短时间内就产生作用并可能立即使人付诸行动。感染是程度轻的,不一定短时间内就转化为行动。
二、孔子重视身教的作用
儒家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因此,身教法就显得尤其重要。
1、孔子重视统治者的表率作用。
孔子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第十二》),这句话的意思是:身居高位的主政人的品质如风,在下者之品质如草。风加在草上,草必然会随风而倒,由此可见统治者在道德教化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官员特别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西周时有“作之君,作之师”的说法。从孔子创私学,官与师分离,使教师成为职业。到了战国,天、地、君、亲、师五类同受崇拜。
大舜见人捕鱼,年轻体壮的人捕于深潭厚泽这些好的地方,而年老体弱的人捕于激流浅滩,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大舜与年老体弱的人为伍捕鱼,在捕鱼的过程中,见渔者相争而不言,渔者相让则赞扬之,一年之后,则人们相让深潭厚泽矣。在这里,大舜就是通过榜样的作用来教育大家。对榜样的模仿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第十二》)这句话指出了为政者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第二》)这句话指出为政者当以德行为本,不断完善自己,为百姓做出好榜样。
这种发挥官员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尧舜禹时代实行的禅让制,说明当时的领导者是以天下为公,所以能够不谋私利,为百姓选出德才出众的接班人。
尧为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因为仁爱有德,被推举作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在位70年时,问四方首领:“你们能接替我的位置吗?”四方首领都回答:“在下德薄,有辱首领之位。”尧又问:“那就请你们举荐朝野的有德之人吧!”于是唐尧禅让虞舜,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许配给舜。
舜又禅让给治水有功的禹,禹年老后,把职位传授给伯益,但给了启很高的职位。许多诸侯都反对伯益而拥护启,伯益发觉,拘囚了启,启摆脱了拘囚,率部下攻击并杀死了伯益,作了部落联盟首领,自立为帝,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因启的部落名夏后氏,故史称夏朝。“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被“天下为家”的阶级社会所代替。,儒家经典把夏禹作为“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以前的“大同社会”。
现在社会也是如此。官员如何做,百姓如何学,所以,要建设和谐社会,政府官员起着根本的作用。
2、孔子严格依礼行事,践行了身教法。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第七》)这句话表明了孔子以道德修养为目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完善自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第七》)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以道德修养为重,所以能够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的便反省自身并加以改正。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学而第一》)从子贡对孔子的评价可知孔子为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礼让,可见孔子非常重视自身修养,为学生做出了好榜样。
道德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教师都做不到,怎么会希望学生去做呢?要想使大家都去做,必须理论本身是正确的,然后还要有一个优化的环境,即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还是学校,能使有道德的人有好的结果,才能引导大家成为道德人。
在中国古代,不仅官员自觉践行道德标准,而且社会有一个道德环境,官员的提拔也与道德水平挂钩,如汉代的举孝廉制度。清代的雍正皇帝,在日理万机地批阅奏折时写道:我若是这么做,会让后人骂的。可见,古代的道德教育不仅是教室中的照本宣科,而是一个全方位的复杂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