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什么是中国房地产的现状。中国房地产市场其实就是一个被政府主导、与金融机构捆绑、少数强势群体共同造就的一个价格向下刚性的非自由弱式市场。
一、先来看什么是政府主导
从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实现人们居住水平的提高(或许主要是未了改变市区的景观),中国政府在不可能完全解决房屋改造资金的前提下,以吸引外资(包括港、台)为主要目标,开启了中国房地产的非国有开发大幕。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城市百姓的居住条件是不太好,一是房屋比较陈旧,面积狭小,而是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城市形象受到了很大地影响。但大部分都是有房住的,加上人们的收入水平有限,就使得外来资本很难进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政府就开启了所谓旧城改造工程,把原来居民聚居程度很高人均单位住房面积很小的老城区拿出来吸引外资。这真的是一记妙招:因为一来是老城区,城市各项配套设施比较齐备,交通便利,人气旺,外商自然动心;二来人均住房面积小,拆迁补偿成本低,三来城市面貌得到了改变,四来保证了需求。这真是一箭四雕呀。只是苦了那些被拆迁的百姓,拿了那么几万,10几万块钱,自己的房子没有了,新房子又买不起。(新房子都是大户型)
这是房地产市场启动的时候,那么后来呢?
由于一开始就采取了类似期货市场的保险金制度,即开发商只需要投入总体开发成本的一小部分资金,其他由政府支撑的银行提供贷款,就使得政府在这里面扮演了放贷者的角色。原来还可以收房子来迫使开发商“清仓出局”。但房子的流动性很低,政府成了房东其实一点好处都没有。于是,只好开始做局,拿土地的有偿批租来止损,房地产市场于是就一路走高,成了击鼓传花里的花,从政府、银行、开发商、投机者的手里向百姓传去。
二、金融机构被捆绑
金融机构也要赚钱。金融机构也是大爷,怎么想办法讨百姓欢心是不会的,因为那是小钱,但有不象老外那样有个比较成熟的信用环境,比较科学的避险机制和方法,总是在存贷差上做文章。
房地产抵押或者按揭服务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业务,毕竟中国的老百姓还是很胆小怕事,而且又关乎他们一生的安居问题,于是,在政府主导的一路向上的房地产市场中,金融机构被迫或者半推半就地深陷其中。至今年5月末,在中国17万亿元贷款总量中,房地产相关贷款有2.5万亿元;但在这17万亿元中,以房地产及土地抵押的贷款,则占到50%。到了这一步,房地产市场有个什么伤风感冒,银行也要流鼻涕了。价格向下,怎么可能,我银行第一个不答应。
三、开发商
这里不是指全部的开发商,而是在这一群体中的确存在着少数非常厉害的角色,他们可以左右国家有关经济政策,新闻宣传媒体。在国六条颁布之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中就可以很明确地看到利益双方的博弈:一边是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利益可以分享的中央政府,一边就是房地产大鳄。
在这样的市场上,是没有一个投机分子能真正获利的。为什么?
投机应该是金融工程里面的一个词汇吧。原来讲投机倒把分子,这里面的投机的意思就是说:存在一个价值与价格不等的投资机会。投机分子就是要把握住这个机会。那么,在中国目前房地产市场,价格严重高出价值的时候,应该正是投机的好时候。但这样就忽略了一个大前提,就是一个可以投机的市场必须是一个自由市场,而是还要是个强式市场(所谓强势市场就是市场信息是有效的,这也是中国政府近一段时间加强所谓房地产信息透明度的原由)。这些都与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的状况不符,因此,投机是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