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个政府或一个行业有引导、促进、维护消费者建立正确的消费行为的权利和义务。同样,白酒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的文化食品产业,其发展正在与日俱增,竞争愈演愈烈,所以有关白酒产业的政府及行业的相关活动行为也是不断。
如自1999年开始的由商务部、财政部、交通部、科技部、铁道部、卫生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实施的,以建立健全流通领域和畜禽屠宰加工行业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为目的,以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为核心,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系统工程。
“三绿”工程自1999年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食品安全总体状况逐步好转。据卫生部检测,2001年全国食品卫生抽样检测平均合格率为88.6%,2002年为89.5%,2003年为90.45%。
而国家“三绿”工程的基本思路中则明确提出了“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先以抓好肉、菜、酒商品卫生质量为重点,再逐步扩大到所有食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对酒类行业的重视。同时,以三绿工程博览会为平台的行业品评活动则以其公正性、权威性而受到广大消费的认可和推崇,其中,以酒的品评活动所受关注最重。如酒的主题展、论坛、颁奖等活动,而颁奖的奖项则主要由国务院、商务部评出的安全畅销品牌推荐奖等。这些活动适应并推动了行业发展要求并引导了社会的消费观念。
近几年,由于白酒行业历史文化营销的缘故,各企业特别是白酒企业纷纷宣传获过类似“1915年巴拿马金奖、历届品酒会金奖等”来影响消费行为,把消费者印象中的好酒集中于那些获奖产品。因而“获奖的名酒”成为促进销售创造价值的品牌资产便为众多酒企作为传播推广的一面旗帜加以利用,并导致了一些只为卖奖牌的虚假的评比活动。
由于近几年没有品酒会,新酒如稻花香、枝江、高炉家等新酒层出不穷,而一些老的地方名牌如郎酒、宝丰等被业外资本兼并,形成了老状元下不去,新状元上不来的尴尬局面。
另外,历届品酒会,一些企业为了向名酒靠拢,寻找一顶“名酒的光环”,便自行加冕形成了二名酒称谓。近年有媒体没有经过周密思考,搞出了二线名酒展示活动,将新型的地方名酒归为“二线名酒”。那么,“二线名酒”的说法贴切吗?二线名酒真的能够带领众多的地方名酒实现“鲤鱼跳龙门”那关键的一跃而晋升为消费者普遍认可的名酒行列吗?真的能如“三绿”工程博览会那样达到公正权威地引导消费者认识真正的名酒风范吗?
首先是定位不明确。
“二线”的标准不具有公正权威性,如果说二线是成长中的地方名酒,那么如五粮液家族众多的系列子品牌该如何划分呢?对于消费者而言,地方名酒就是地方名酒,用一个“二线”概念包装成全国名牌并不能改变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其次是分类方法不准确。
将地方新型名酒归为二线名酒降低了企业在行业中地位。众所周知的中国白酒的地方特色是其生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是地方的,越是全国的。
对于一些因地方特色而闻名全国的地方名酒来说,其某些方面已达到一线名酒的标准,而一个“二线”的名头则可能让它再也无法在行业中跳出。
第三,容易误导消费者。
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品牌消费意识不断增强,大家都喜欢购买一线知名品牌,如果企业跻身二线品牌,那么必定将影响其自身已有的特色而影响销售。
为此地方名酒企业亟需确立行业地位。
行业的存在是因为有行业的消费者支撑,所以行业一定要为消费者负责。如上所述,行业有引导消费者建立正确的消费行为的权利和义务。
即行业必需要有社会营销意识,所谓社会营销,是一种运用商业营销手段达到社会公益目的或者运用社会公益价值推广商业服务的解决方案。即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溶入社会的发展潮流为宗旨、以促进社会良性消费行为为发展壮大的根本的营销模式,它更是一种企业理念营销。
本着社会营销的指导思想,我们再来评析“二线名酒”。
其一、矮子里面选出的将军还是矮子。
我们都深知,行业性创新的本质在于能够真正促进、带动行业的消费行为,那即是这种创新必定是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二线名酒”的提法,有创新,本身来说策划一个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活动是好事,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消费者能否认可呢?谁会在有档次的餐宴上拿一个二线名牌招待贵宾呢?显然是不符合中国的“面子文化”。因此,这种创新是一小部分企业的发展需求,而不是大多数的企业及消费者的需求,也可以说是对一些小品牌的炒作有些帮助。
这种方式是否同样是花钱买奖牌?很难说,因为至少这个二线品牌的概念对于相对的三线、四线等“超小品牌”而言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虽然是个二线名牌,可怎么说也比没名好吧,至少可以来个品牌知名度“拔苗助长”吧。
其二、由地区到国家这样的一个消费者认可的发展思路,也可以说是一种消费者认可的企业成长模式。
一个“二线”的品牌知名度设置模式不符合长久以来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的“长大文化”,则有可能在公众消费者心中形成品牌停滞不前的概念,因为企业没有长大,这将对品牌的市场成长极为不利。因为我们还不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市场消费文化环境,不能象西方那样以老二自居的品牌一样能赢得尊重和信任。
正如同著名战略营销专家宋新宇博士以冠军优势论为中心提出的“最容易做的是第一”一样,很少有人会在意并记住每一届奥运会的亚军是谁,社会的关注热点也不在此;但是,冠军却为人们千倍万倍地所传颂,津津乐道。而在营销中亦如此,行业中老大本身所引发的传播和关注效应产生的品牌价值远远大于其所投放的广告费用。
其三、“二线”不是小品牌生存的生命线。在我们“一线”并不是很强大的前提下,“二线”岂不是更小。
凡事与时俱进。现在中国白酒的国际化越来越竞争激烈,我们面对的不再是局限于国内的同行竞品,而是更大层面上对于整个白酒行业的生存发展问题。不久前的世界劣性酒的“老三吃掉老二”一事让我们内心为之震憾:面对国外的酒业资本大鳄我们该如何快速地成长、强壮起来更加重要。
要想让我们在大环境中能够得以生存,那就要我们首先要在有着得天独厚的小环境中生存得更好才行,即如鲁迅先生所说: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所以,坚持我们的地方特色才是中国白酒文化的生命线。对此,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优胜劣汰的市场运营思路才是强壮白酒行业的振业之本。
所以,白酒行业,应尽早走出“为名造名”的名牌浮夸风的不良循环,用品质、用特色、用服务取胜市场和消费者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