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数学全国卷1 关注现实的高考作文最具有选拔功能——为2008年全国卷作文一辩



系列专题:2008中国营销

           

     近些年的高考作文(去年全国卷的漫画作文除外),各地都在玩一些凌空高蹈的游戏,比如“怀想天空”、“诗意的生活”, “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等等。这些作文题让“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大显身手,即使他们在云里雾里乱写一气,写得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即便就是闭着眼睛说瞎话,照样可以得高分。好不容易今年全国卷的作文从云端走向了人间,用汶川大地震来考察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程度,正如很多论者认为的那样,这样的作文命题是对公民教育的回归,是“从诗意走向了现实”。然而,就是有人不满意这样的命题转变,一个署名冼兹的作者撰文《高考作文的首要功能应该是选拔功能》(《杂文报》2008年6月17日),认为汶川大地震的作文题不利于完成高考作文的第一功能——也即选拔功能。

   冼兹先生的理由是这样的,“事实上,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好多学校马上会猜到今年的高考作文会与其有关系,都采取了针对性训练”,而“一旦全社会的考生都猜题了,都对某一社会热点(譬如汶川地震)进行专门训练和反复写作了,如果命题者果真将这一社会热点搬到高考作文中来了,这样的作文命题还有什么区分度?这样的高考作文题还能具有什么选拔功能?”。如果冼兹先生说的理由成立,这个高考作文题倒真的不具有什么选拔功能了。问题的关键是,冼兹先生所说的这个理由并不都是事实。

   他只说对了一点,现在有的学校确实在引导考生对某一社会热点进行猜题押宝,不但平时猜,就是到了高考的前一天,依然猜得不亦乐乎。记得2005年的那一次高考,已经发了准考证了,却有了高考作文的最新消息,说要考环境问题或者和谐问题,其中还涉及到什么人与自然,那个时候,考生们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都忙着准备去了。结果照旧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实,真正平时在作文教学上做得扎实的语文老师根本不去猜什么题押什么宝,也不相信那一套骗人的把戏。就说今年猜题专家们的押宝吧,打死他们也猜不到今年的高考作文会考汶川大地震,因为他们的猜题秘笈是“人人皆知的社会热点是不会考的”,像汶川大地震这样的社会热点当然也就不会考了。猜题家们的这番话并不能说错,避开社会热点是为了避免人们猜中作文题目。但不要忘了,任何事情都是物极必反,一旦这种思维定势在人们心目中生根发芽时,那就危险了;而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就是用了一招将计就计。何况还有一个人人皆知的事实,汶川大地震发生在5月12日,每年的这个时候,高考语文试卷一般来说都已经出好了,人们根本想不到高考作文会做临时替换,会在二十多天后的高考作文里考出这样的题目。

  也许,冼兹先生确实见到了对汶川地震进行专门训练和反复写作的现象,但不知他有没有进行调查,这样的比例到底有多大?据我估计,这种比例应该是很小的。当然,也有在高考前引导学生关心汶川地震的情况,但那并不是为了猜题,而是时刻不忘关注现实的语文教学观在发挥作用。本人的教学情况就是如此。我所在的这所省示范高中,全体师生都为灾区人民捐了款,献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爱心,而且我们还于5月19日的2:28分,在操场上为大地震中的遇难者举行了哀悼仪式。不少同学们都在关注着抗震救灾的进程。我教的班级则关注得更多,学生们不但看了相关的视频,而且由于我还就此次地震写了五篇文章,字数上万,在网上发出后,点击数多达近七万。在课堂上我把这些文章都让学生看了,并和他们做了交流。即便如此,尽管最后的高考作文题考出了汶川地震,我也不敢说是猜着了题,因为我并没有刻意要求学生去练习这方面的作文,只是在尽一个语文老师的职责,即使是快要高考了,也要引导学生去关注天下大事,尤其是民生疾苦。

    实事求是地说,今年高考命题者采取这样一种命题手法是相当高明的。这样的作文题不但考查了学生对现实的关注程度和理解程度,“让考生在作文的同时还受到公民教育”,而且也具有相当大的选拔功能,完全能看出学生的写作能力。今年的考生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现实漠不关心,一心只读考试书的学生,其实他们也不是完全不关心此次国难,正如有些学生在网上所说的那样,“我们也知道汶川地震是民族巨痛国家劫难,也很想去关注抗震救灾的每一个细节,但高考大战在即,实在是没有时间啊!我们原来想的是,等高考一结束,我们就会去关注四川灾区的,谁能想到,高考时却出了这样的作文题……”这种心态在那些平日奉行高考至上主义的学生中是很有代表性的,这样的考生在高考时写不好作文也可以说是咎由自取;第二类是平时就关注现实的考生,虽然对抗震救灾的情况了解得比较详细,但若想写好今年的高考作文,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写一篇作文,即使对所写的内容有了了解,还要涉及到观点的提炼,素材的选取,尤其是结构完篇的能力和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也是衡量考生作文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志。像汶川大地震这样数十年不遇举世关注的大事,事件所涉千头万绪,考生有话可说,这点不假,但若想写出有深度的作文,如果没有平日的勤奋读书,独立思考,多多练笔,只靠在这件事上临时抱佛脚,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至于那些在考前就猜题押宝,对汶川大地震进行专门训练和反复写作的师生,极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把这次的高考作文写成千人一面,不管他们写得多么漂亮深刻,如果不幸而撞车在一块儿,不被当成雷同作文,也要被看作是宿构套作的抄袭之文,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此看来,今年的高考作文还不能“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考生能够在高考作文中分出高下等次来,从而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吗?我看冼兹先生有点杞人忧天了。

 其实,高考作文的选拔功能是相对的。只要教过几届高中毕业班的语文老师应该都知道,考试作文是很难考出学生真实作文水平的,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未必有明显优势,而写作能力弱的学生未必会吃到苦头;有时甚至成绩“倒挂”。因为那是在让学生戴着镣铐跳舞,当然,个别习惯了这种跳法的学生是可以跳得人模人样的,那却造成了学生八股文的盛行;对于那些崇尚“真体验、真思考、真性情、真表达”的学生来说,则永远适应不了这种跳法,考试作文就成了他们心头永远无法拂去的痛。高考作文也无法摆脱这样的宿命。尤其是近年来各地沉渣泛起的所谓名师,更让高考作文的选拔功能大打折扣。我曾听过北京一个名师的作文讲座,其精髓是“一盆土”,就是让学生平时准备几个典型素材,不必求多,几个就行,比如每年感动中国里的事情,或者主旋律大力弘扬的人物,然后烂熟于心,到了考场上以不变应万变,还别说,学生不用去读什么书,关心什么国家大事,照样可以在考场上用这“一盆土”包种出天下的奇珍异果。这恐怕就是名师们粉丝甚多能在各地走穴讲课大把捞钱的秘诀吧!还有的名师在作文教学上的“创新”功夫更是了得,用一句话就可以“通吃”高考作文题。

   以近几年考试作文为例,有些同学被告知,只要脑袋灵活,学上一句话也许可以“通吃”。比如,开头只要会说一句“屈原向我们走来……”就能“启发”学生敷衍成文,简便易学。请看如何“变通”:2004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他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的爱国之情,像山一样沉稳……他的文思,像水一样灵动……”2005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的关系”,他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帝高阳之苗裔兮’,他的出生正是这样一种‘凤头’……当他举身赴汨罗江时,他画出了人生的‘豹尾’……”2006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人与路”,这就更好办了,他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2007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怀想天空”,他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仰望着楚国的天空……”下面仍然用老一套……(《报刊文摘》2008年3月26 日)

  在如此名师们的教育下,学生在高考时混个四五十分也许不成问题;名师们以一句“屈原向我们走来”,也可能轻松地混上几年,混得名声在外银子大把捞入腰包。有这样一批名师存在,有他们的“创新”作文教学法哺育着学生,请问冼兹先生:如果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换成了其它内容,就具有选拔功能了吗?相反,汶川大地震的材料让学生很不好去用一句“屈原向我们走来”“创新”,总不能说“屈原向我们走来,他老人家一路走进了四川灾区”吧?!

   还有一点我无法理解,冼兹先生为什么要把高考作文的选拔功能与关注现实对立起来呢?“当具有选拔功能的诗意命题与具有公民教育功能的关注现实相冲突的时候,应该倾向于那一方面?”他这样忧心如焚是没有必要的。难道只有诗意命题才具有选拔功能?关注一下现实就与选拔功能相冲突了?就我个人认为,这二者是完全可以辨证统一到一起的。杜甫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诗句,郑板桥也有名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难道因为这些诗句强烈地关注现实甚至批判现实就没有诗意了吗?它们的诗意虽然苦涩了点,但是若与那些看到主子脸上长了个疮胞,也要盲目地进行诗意的讴歌,说什么“艳若桃花,美如醴酪”之流比起来,则要强多了,前者更能让人觉醒让人明智,后者有的只是盲目乐观的诗意,让人直想呕吐。如果把杜甫、郑板桥的这两句诗作为命题,难道就没有诗意不具有选拔功能了吗?相反,诗意更真挚更感人选拔功能更强。只不过这种关注现实的诗意历史久远了些,才使我们产生了生疏感。其实,这种高考作文命题1949年以前是经常见的。像“我们为什么要敬崇老师”,“我的观察人品方法”,“我的读书方法”,“中国最有名的报纸”,“看中国地图的感受”,甚至还有“中国的家庭制度怎样改革”,“工人为什么要罢工”这样深度关注现实的命题。现在看这些题目,不禁让人产生恍如隔世的感觉,除了高山仰止之外,我实在是无话可说了。

   以上只是我的一孔之见,不知冼兹先生以为如何?我衷心地希望今后的高考作文命题能够沿着今年的道路走下去,引导学生在平日多关注现实,这不但可以一扫当今语文教学的颓靡之风,而且对培养现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大有好处的。

                                                  2007年7月3日

 2016高考数学全国卷1 关注现实的高考作文最具有选拔功能——为2008年全国卷作文一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7698.html

更多阅读

2011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集锦 2016全国高考作文题

2011-06-10 10:32:23|分类: 作文库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2011高考作文题2011年全国高考,全国共有933万名考生走进考场。随着首门语文科目考试的结束,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陆续公布。【1】全国卷I高考作文:期待成长全国II卷作文题:材料作文

2012年高考作文需关注的话题 知乎如何关注话题

2012年高考作文需关注的话题  现在是同学们备战各种考试作文的紧要阶段,各式各样的学习方法、作文技巧铺天盖地而来,也许你疯狂地修炼秘籍、熟记技巧,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做法为的是一个根本目的——夺取高分作文!为了这个目的而踏

2012全国高考作文全发布 2012年上海高考作文

2012年语文高考作文题今天公布,以下是各地的汇总:2012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放下顾虑》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声明:《2016高考数学全国卷1 关注现实的高考作文最具有选拔功能——为2008年全国卷作文一辩》为网友六祸苍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