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高校课堂的尴尬与教学方法的思考



 高校课堂的尴尬与教学方法的思考

  李龙海(本文在此为首次发表)

  [提要]高校扩招、收费制度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对高校的职能和定位带来新的挑战,要求高校要及时从行政管理型向教育服务型转变,高校课堂教学也应该适应这一变化的趋势,逐步改革;教学尤其是高年级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参与和探索精神;加强人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提倡师生平等和宽容;提倡学生自治,鼓励公正和公平的竞争,以培养未来社会的积极公民。人文科学要首先注重科学性,育人所需要的东西无不存在于科学之中,政治教育功能应该存在于科学知识之中,而不是在科学之外。。

  [关键词]大学课堂;服务式教育;学习兴趣

  一、大学课堂面临的挑战

  中国的大学生一路摸爬滚打奋斗出来,无不对大学生活满怀期望。其中有些期望也许并不合理,比如说,有很多大学新生天真地以为,大学再也不会有考试和各种外在的约束,学习只凭自己的兴趣学习就完全可以了;大学教师都学富五车、经验丰富、人格高尚,不同于常人,等等。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学生对大学课堂的很多要求是正当的,特别是在收费制度和就业制度改革之后,学生面临着经济和就业的压力,他们有权利要求高校提供更高水准、更适应社会需求、更能够满足自己个性的教育服务。

  而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更多地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中,不能充分感受到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压力,或者有所感受也置之不理,大部分高校更关心如何扩大招生和学校规模,利用历史形成的优势,争取更多的资源,而对于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等则重视不够。在这一点上,越是依赖学费的高校就越明显。不满意自己专业的学生选择和调换专业的权利很难落实,即使学费完全一样;甚至同一所学校内部,教育质量很高与较低的专业、市场需求大和需求上的专业、更受学生喜欢的专业和不大受欢迎的专业完全按同一标准收费;更有甚者,服务质量差的学校和专业,学费反而更高。由于高校连续多年扩招,教师队伍的充实跟不上现实需要,只能通过不断地加大教师工作量,甚至把小课堂变成大课堂等手段来解决矛盾。随着教师工作量的增加和课堂的变大,师生之间沟通出现困难;教师面对着的科研、评职、行政工作等压力,直接牺牲的也往往是教学质量。虽然这种牺牲不易被现行管理机制所察觉,学生的感受却是实实在在的,直接的表现就是学风滑坡、厌学、逃课等。

  此外,包括学校管理和教师在内的观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管理意识强,服务意识弱,缺乏质量意识。这当然和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单方市场和缺乏竞争有关。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垄断型性资源,在服务的水准、价格、意识等方面都缺乏市场调节,缺乏竞争,现缺乏被服务方的选择机制,绝大部分高校只是感受到师资的不足,经费(特别是学费)来源和服务质量的关系不明显,导致服务质量让位于发展的“硬道理”。过去高校是精英教育,学生的精英意识较强,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好;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模式下,就业压力增大,专业探索的精神被压抑,部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所减弱。虽然大学对于社会转型具有先天的年龄和现代知识优势,但是在单方市场条件下,大学更缺乏转型与改革的动力,来自社会的压力似乎也不充分。这就使大学的课堂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尽管人们对教育产业化看法不一,但是教育的服务性质应该是大家的共识,高校课堂的尴尬要得到真正的解决,只能在增强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努力。过去的大学不必太考虑自己和学生的功利目的,现在学校应该把自己的功利和学生的功利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把自己放在服务的位置上。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教师工作量的加大,超出一定的限度,教学质量必然下降。实际上,如果一个教师每学期任课超过两门,其中有一门新课,就会明显地感受到压力,更不要说三门、四门甚至更多,要么直接影响其用于科研等方面的时间和精力,要么就会在教学准备或课堂教学中“注水”,或者采取临时发挥的办法进行应对。厌学、逃课等是对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无声抗议和挑战,大学课堂的压力可以说是越来越大。

  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下,厌学、逃学往往被当成学生的问题,或者管理不到位。在这种理性思维的模式下,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想办法教育学生安于本专业的学习。入学教育当然不可不要,但是,由于专业和学习的兴趣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理性的教育方式也往往作用有限,真正的专业教育应该在专业教学和培养之中。自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把德性归结为知识以后,人们几乎把人类行为的一切缺陷都归结为知识或认识的缺乏。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人不仅是理性的,更是非理性的,理性只有工具性质(虽然它确实是非常有效的),人的直觉、感觉、本能、情感、欲望、需求、信仰、审美以及实现它们的愿望等等,都是非理性的,人在本质上是非理性的实体,甚至连思考、学习的能力和愿望也是非理性的。[1]

  厌学表现地学生身上,问题却主要出在校方。管理当然是重要的,因为教育服务与一般的产品服务不同,受教育者必须积极地配合和参与,否则不可能产生预期的服务效果;学生对课堂和教师的尊重会影响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积极性的发挥。从服务的角度讲,学生厌学根本在于服务一方,在于课堂教学,学生对学校、专业、课堂和教师的尊重不是凭空产生的,如果学校在严格、公平的管理基础上,能够提供与学生预期、学费大致相称的教学服务,再加上基本的就业预期,学习与探索知识兴趣的增加,厌学风就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另外,厌学还与学习动机的越来越功利化有关,单纯就业与考研导向,远离兴趣的功利化学习也是厌学的一个原因。而市场环境下的学习“兴趣”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相比,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眼见的就业形势、未来的就业和收入预期等因素的作用在明显增强,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专业决定未来”、“就业决定兴趣”、“眼前的就业形势决定选择”的观念盛行,一些学生进不了“好”专业就无法安心学习,既学不好本专业,更无法学习喜欢的专业,而进了“好”专业似乎又没必要再好好学习。市场的作用是正常的,市场的误区需要市场的力量和时间来校正。在环境和功利的影响下,真正的兴趣爱好和潜能可能会被隐藏起来。不少人会误把当下较好的就业形势、未来就业和收入的预期当成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未来的心理预期有可能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4年、7年甚至10年间可能会发生很多变化。

 也有人认为,专业化的学习、工作等等,都是自己生存和事业的一部分,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日复一日的艰苦努力难免经常显得单调乏味,有没有兴趣都得做,不能由着自己的兴趣来,因为兴趣往往是一时,容易发生转移,而学习、工作、事业则不可能经常重新选择,那不只是成本太高,而且也不现实。一个人如果完全由着自己的兴趣,必然是一事无成。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事实上,作为专业、工作或事业,一旦进入,往往就会远离我们原来的所谓“兴趣”,这是正常现象。

  虽然如此,作为学校和教师还是应该站在服务者的角度,尊重学生的选择,站在服务的立场上,不断地努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教学服务质量、增强能力培养意识,而不应该把重点放在试图改变被服务者的服务要求上。受教育者带着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观念是可以理解的,校方可以采取非行政的手段,进行必要的澄清,这是在提供入学前、学习过程中和毕业前后的全面服务,而不应该被看成是在替学生做出选择,不是在提供强迫式的服务,因为只有学生才有最终的选择权。作为服务方的学校在这种选择面前只能尊重学生的服务要求,提供服务指导,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让被服务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和社会需求,了解学校的专业实力、管理方式、教学方式和影响力,而不是去代替服务对象选择服务内容和方式。

  二、教师的课堂选择

  大学课堂可以忽视服务对象的需要已经成为历史,学生对于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越来越难以接受,逃课、心不在焉、打瞌睡等等,都是伏案大睡等都是强烈的抗议。在可能的条件下,大学教师也可以尽可能地采取技术性手段进行补偿。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经验,强化对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那些一般性的、知识性的内容。实践证明,这种努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作用,又可以促进教师科研的提高。经验表明,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大多并不是扎实,学术视野也有着明显的局限,其分析问题的能力远不如学习能力,理解学术前沿成果的能力有限,过深和过细的讲解可能会适得其反。任何人在接受和理解新信息的时候,都会以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作参照,与原有的知识参照系统相差太远的知识,没有办法很好地理解和接受。因此,太多的学术性讲解可能会导致来自另一个层面的厌学心理:听不懂或枯燥乏味。低年级大学课堂的重心在于要讲解本门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适当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向,为进一步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专业思维能力做好基础准备。教师的科研往往是多年积累的结果,而学生正在接受基础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择其要点,也就是进行适当的简单化处理,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简单化处理,有可能的话,结合身边的事实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甚至改变一些学生的专业兴趣。

 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高校课堂的尴尬与教学方法的思考
大学教师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工作量,因为工作量的增加虽然不一定增加备课的成本,却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存在着矛盾;相反,应该鼓励科研,因为科研能力的提高,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总起来说,如果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和教学水平应该是具有明显的相互促进关系。所以有人讲,科研不好的教师,讲课好也好不到哪里去;科研好的教师,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从这个角度讲,教学也是科研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评价标准。教师科研能力强,就一定能够把问题讲清楚,最起码也能够把自己研究探索的思路讲清楚,这些对于学生都是大有裨益的。经验也表明,凡是涉及学术纷争的问题,学生还是有兴趣的,即使不能完全的理解。科研水平高而教学水平不行,可能是科研本来就没有认真做,可能是表达能力和技术欠缺一些,也可能是教学方面不够敬业。

  其次,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教学实践中这样的现象很普遍:学生的互动意识和愿望很强烈,但是当教师真的要求学生参与,比如讨论或发言的时候,局面反而沉寂下来。这表明,学生的互动欲望受到了压抑,多年的应试教育使许多学生对于课堂互动从内容到形式都不适应。经验表明,多数学生来说不仅习惯了被动学习,被动学习很“舒适”,不用思考和准备,甚至可以走走神儿、做别的事情。被动学习也使学生失去了积极参与、增强临场发挥能力的机会,不利于专业和基本素质的提高。所以,刺激和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能力,不一定非得通过讨论课来进行,专门的课堂讨论弄不好反而成为学生的负担。教师平时就可以适当地提问和交流,这可能会比专门的讨论课要好一些。通过参与,即使是很枯燥的东西,也会给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作为服务者,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习惯、愿意和接受能力等因素,改变习惯需要有一个过程,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人们都有足够的理由反对自己不习惯的东西,也会因为有着不成功的经验而畏惧。要改变长期应试教育形成的习惯并不容易,需要进行不断地进行各种探索,要考虑到正式、严肃的互动方式对于学生的难度。成年人也会本能地回避难度过大的问题。

  第三,提倡师生平等和宽容的精神。教师要有平等意识,师生之间在人格、见解表达等方面是平等地位,同时提高服务意识,教师是代表学校在提供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是中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积极性、独立的思考,会受到充分尊重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事实说明,尊重都是相互的,师生之间也不例外。平等、真诚与严格要求也并不矛盾。创造相互尊重和平等的环境,教师的意识和主动性至关重要,大学教师不像中小学教师,应该以敬业精神、学术水准、善意而负责的严格要求来赢得自己的尊严,而不应该把学生与自己的不同观点当成挑衅。学生在专业上过激的言行虽然不必鼓励,但是可以理解,因为他们并没有完全长成。一般的过激言行也并非挑战教师的尊严。

 严格和宽容都需要教师把握分寸。低年级的大学生大部分的人格结构和处事能力还没有很成熟。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多地让他们自由地自主地学习;但是,对于自我意识不够成熟、自制能力或学业比较差的学生,“宽以待人”有可能会造成“宽以害人”的结局。教师都会很自然地喜欢那些专业基础好或素质好的学生,但是要特别注意帮助他们不断走向更高台阶,而不能爱屋及乌地使他们的缺点积小成大。爱与严格要求并不矛盾,因为爱,所以才应该要求严格一些,不恰当的爱或纵容其缺点(如考试不及格或作弊、不尊重同学和教师的劳动、不认真不踏实、仅仅凭自己的一时兴趣学习而忽视自己的长远发展、破坏公平竞争规范等)会慢慢滋生出娇纵情绪;教师更不能因为顾虑学生的测评而放纵学生,那是不负责任,是在害学生。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成年人来尊重,同时也要尊重多数人还不够成熟这个事实。这是大学和教师提供服务的特殊性所在,不仅和其他社会服务不同,也和中小学所提供的服务不同。所以,大学应该特别提倡学生自治,这是学生人格和自我管理能力迅速成熟、成长的有效方法之一。

  第四,从教学内容上讲,特别是社会科学的内容,要提高课堂的科学性,彻底改变社科课堂的政治教育形象。我们应该相信,育人所需要的东西无不存在于科学之中。大学课堂目的在于传授和研讨科学知识,其政治教育功能应该存在于科学知识之中,而不是在科学之外。如果学生意识到教师在说教,其效果必然适得其反。思想教育也许不能成为一门科学,但是这不影响思想教育的课堂教学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一门课不一定就是一门科学,但是大学课堂都应该以科学的内容为主,包括科学地探讨问题的方式方法。

  第五,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青年人思想活跃,但是因为知识积累和视野等方面的原因,许多新颖的想法往往因为没有表达的习惯、机会,或者不能得到及时的鼓励和发展。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不仅是人一生中都需要的,而且是真正理解和掌握问题的表现;这种能力只靠大学中的语文或写作教学难以满足,大学课堂可以采取鼓励学生写专题小文章的方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所说美国大学一门27学时的课程,教授要为每个学生布置和评阅修改11篇论文。

  第六,教师要注意鼓励公正和公平的竞争。只有在公正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下取得的成绩才是真正的成绩,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反之,竞争会变成一种无聊的过场,成为被嘲笑的对象。公正对于教育也同样重要。有人认为,学校,特别是高校要与社会接轨,而不应该是象牙塔。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在公正公平这一点上不能成立。正相反,学校不是名利场,学校和教师应该努力杜绝不公正和不公平的事情发生,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气氛。在这方面,学校应该通过它的教育功能来引导社会,而不是简单地与社会接轨,或完全被动地适应社会。而且社会也在进步,学校不应该培养适应过去社会的人才,而是起码应该适度超前一点。也许有人会担心,学生走出学校能适应社会吗?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学生是要首先适应环境,但是社会环境也是多种多样的,学校本身也是一种环境,也要求学生适应;不能指望学校对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亦步亦趋,假如学生走出校门,遇到公平竞争的环境呢?难道要他们成为公平竞争的破坏者吗?这显然是荒谬的。在学校就得适应学校的环境和规范,而且公正也是社会的呼声,是几乎人人都想要的。美国俄亥俄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要求社会公正是人的15种基本需要之一。[2]在这方面,学校只能做社会的适当的引导者。

  第七,面对新问题,寻求新的解决办法。高等教育近几年发展很快,它的环境变化也很快,每当出现的问题的时候,人们习惯性地想到旧办法,但那往往是不合适的。技术上的问题是存在的,观念上的问题更重要。再比如,精英教育的模式下,学生有强烈的精英意识,自我管理能力较好,而在大众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相应地,这就要求校方加强学业、心理卫生等方面的引导、管理和服务,特别需要严格学业管理。随着高校的进入门槛的放宽,严格“出门”的资格,也完全符合教育的内在逻辑。

  高校以育人为中心,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学只是育人的一部分,传播知识,培养解决的思维和方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能力的培养也应该提上日程。大学阶段,学生一要学知识,二要长能力。来自社会的压力也使后者显得更加迫切,但是这更多的是大学教育模式问题而不再是教学方法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龙海.试论现代非理性主义[J],学习探索,1997(4),哈尔滨.

  [2]《中国健康》2001(9),转引自《读者文摘》精华本,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P89.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7644.html

更多阅读

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 初中语文课评课用语

学案导学,高效课堂——实施学案导学 打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2011-03-22 16:42:39|分类: 教育文摘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本文引用自苦恼人的笑《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

研究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四

五、课题实验成果1、构建了“以学定教,学案导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五种基本课型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尝试探究课、展示交流课、反馈矫正课、整理复习课、试题讲评课五种课型的建立,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打造生本高效的课堂,规范了小学

“创新求实”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大庆市教师进修学院小教部陈 宏为了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为了使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有比较清晰的把握和理解,小学英语学科将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构建活动。其方式

历史课堂的思辨——新经济政策为什么取消 苏联新经济政策

历史课堂的思辨——新经济政策为什么取消昨日高一上课,内容是必修二经济史模块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像往常一样,在安排学生对照老师的导学提纲边看书边完成基础知识填写之后,剩下的三十分钟由学生自主提问、自由发言

声明:《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高校课堂的尴尬与教学方法的思考》为网友诠释忧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