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杂文报》(2008年8月15日)上读到一篇杂文,是一位叫王宏任的先生写的,题目是《振奋民魂赖语文》。王先生在文中满怀豪情地写道:“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比其他课程都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学生的思想意识,人格修养,审美格调,它连着哲学与历史,穿越政治与人生,世界上卓有成效的政治家几乎都是文科出身,都是文章圣手,……而科学上的有成就者,他的语文也都是非常出色的,华罗庚的文章诗词都非常出色,鲜有语文成绩不好而能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作为一个高中语文老师,看到自己所教的科目对人的发展有如此巨大的作用,自然非常高兴。可冷静下来一想现在的语文教育现状,就不由得悲从中来——语文靠什么振奋民魂啊?
要想让语文振奋民魂,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老师会扎实有效地教对学生成长真正有用的语文,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学习其乐无穷的语文,最后的学习评价更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切实提高。说句不客气的话,这样的语文教学环境民国时期才有。那时,语文(当时叫国文)学习是一件简单但充满乐趣的事情,读书,写作,这就是语文学习的全部任务(现代意义上的“听、说”已经不经意地包括于其中)。老师在课堂上只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学生在课后可以自由地阅读,随意地写作,根本不用去专门应付考试,即使考大学也是如此。那时的语文考试只有一篇作文,顶多再加几个解词(详见拙文《由当年清华北大的考题说起》,载于2006年9月29日《杂文报》“校园”版),学生只要把平时读书写作的功夫拿出一点就可以应付了,学生深厚的语文素养就是这样慢慢地具备的。
而我们虽然进步到了二十一世纪,经济科技进步的一塌糊涂,但在创造一个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教育大环境方面却退步的让人目瞪口呆。应试教育的甚嚣尘上,使得无论什么科目的学习都要用分数来衡量,语文学习也不幸成了殉葬品。语文试卷卷帙浩繁,多达十几页,字数几近一篇中篇小说,学生能读完而没有昏倒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了;考试内容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字音、字形、字义,实词虚词,成语俗语,病句修辞,句式的简明连贯得体,这是基础知识,阅读则包括文言文、社科文、科技文,还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作文则大部分是让学生感到一头雾水的题目,学生只好玩些凌空高蹈的游戏。在这种高考指挥棒下,老师们也一头跟进,进行务实教学,高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不考的则对不住了,统统不管。课堂上以教材为圣旨,以肢解课文为神圣使命;至于作文,因为不易见成绩,写多写少基本一样,而且还得费事去批改,于是学生一年写不了几篇作文,交给老师的作文有的还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有的学校做得更绝,到了高三就不再写作文,美其名曰是全力以赴备战高考。更可怕的是,学生在学校里除了读几本教材和习题集外,由于一些文科老师(当然主要是语文老师)本身的阅读缺失,不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精神,以致学生无缘去体验真正精神意义上的阅读幸福,而且大部分班主任在管理上信奉“分数至上”的理念,不准学生在课余时间去读“闲书”,以免影响应试成绩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缺失就从此铸成。
这样的教育环境,这样的语文教学,学生能养成什么样的语文素养?民魂又靠什么来振奋呢?
当然了,现在的教育改革可谓一浪高过一浪,时下已经改革到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了,据说这就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实行素质教育,还中国教育一个美好的明天。但我却不敢过于盲目地乐观,“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管理教育的依旧是那些官僚,在讲台上叱咤风云的还是那些名师,只小小的改革一下,旧貌换新颜或许还可以,若想从此破旧立新,恐怕就难了。
生活的海洋有多宽广,语文学习的内涵就有多宽广,如果不能按照这条规律去学习语文,任何教育改革只可能是轰轰烈烈地开场,黯然伤神地退场。除了贻人以笑柄之外,在历史的长河中是连一丝涟漪也不会泛起的。振奋民魂靠语文,就只能成了我们一厢情愿的豪言壮语了。
语文要想能振奋民魂,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事情,还需要我们长时间地去“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