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的教育行业板块颇不宁静,先是极有号召力的北京大学的职业分析师茅于轼老先生倡导的提高交易印花税“学费涨价论”,而后是广东板块的知名企业中山大学的一名中户研究生反水,在某著名论坛揭露自己所属的营业部负责人——实验室博导用虚假报表甚至暴力蒙骗侵害自己的合法利益,再后来是大型央企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名女散户在年终股东大会上当场斥责一名客户经理的授课“无不无聊”,原因是该经理的大量客户流失到了其他营业部激怒了该经理,便情绪化地讲起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厚道的、不滑头的散户”,从而引发了经理和女散户之间令人遐想的“肢体冲突”。
在众多上市公司中,相对于黑幕重重的行政板块、刀光剑影的城管板块、草菅人命的司法板块、唯利是图的医疗板块、真假难辨的环保概念板块、“很黄很暴力”的网络科技板块,教育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市场口碑。虽然近年来高校中也爆出了其他行业通用的“潜规则”,但并不妨碍国家对它实施的资产注入和整体整合上市计划,广大的中小散户也抱定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将血汗钱换成了有形无形的股东证,以期改变自己的人生。但最近出现的一系列事件,让市场对该行业的信心指数极速下滑,大家怀疑这个行业的上市公司会不会发展成为“毁人不倦”“套你没商量”的垃圾股,从而批星戴帽ST。 这一系列的事件,从表面上看是中小散户学生和机构或其代理人之间的矛盾,但却反映了当前高校上市公司的结构性问题。众多散户是高校的主人,他们抱着“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不上学,学不上你”的理念成为有名无实的股东,但持股期短则两年到四年,长则也不过七八年,相对于“铁打的营盘”高校而言,这个时间太短了,因而他们常常过度投机炒作,甚至肆业来个超短线游击战。这就决定了中小散户始终是散沙一片,游兵散勇无法形成统一的市场力量,再加上信息不对称,根本无法和大股东、机构或大户争斗,在持股到期时能够全身而退不至割肉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就算有某些中小散户凭借自己的慧根或窃取一些内幕消息,或与庄家主力勾结,能够留校成为新的机构或主力,但他们已经被同化,根本不再代表他出身的那个阶层了。 在高校板块中起支配作用并掌握话语权的其实是大股东或管理层,他们并不直接面对中小散户,而是不断寻找新的概念和题材,要要经费,跑跑课题,卖卖土地,圈圈校区,盖盖大楼,单单是“211”“国家示范”等概念就足以让散户们头晕目眩了,更不用说引入战略投资者和诸如牛筋大学等国外某著名高校合作办学的预期了。大股东或管理层往往强调自己的基本面优良,在每年一次的公开增发招生中,除了建老鼠仓接收关系生之外,还力求将最优质的客户吸引到自己的股东队伍中,各地“状元”免费获得了股权配赠,而培养他们的成本却转嫁到其他散户身上。机构或股评家们,例如研究所的长长儿、实验室的导导儿、某中心的头头儿,为出业绩在自己的投研报告中大量注水,虚构了种种回报数据,散布虚假消息,为的就是让散户入套高位接盘,为自己当牛做马创造剩余价值。
当散户突然发现自己所持有的企业并不那么优良时,自己所信任的“老师”并不那么厚道时,他们就将怨气撒在了机构或股评家的身上,一边咒骂“恶庄”“庄托”“黑嘴”,一边盼着毕业解套的时机,但往往很少反省自己操作的失误。机构察觉散户们发现了真相,便会以“市场调整震荡,长期向好”等说辞来稳定人心,这些话连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
都说这是一个通货膨胀的时代,就连学历也在膨胀,读了专科要读本科,读了本科要读研究生,一直读到博士后;都说这是一个人民币升值的时代,可我手里的钱却在贬值,难道我拿的不是人民币?散户们搞不清楚高深的系统性风险理论,更搞不清楚复杂的宏观经济世界经济宇宙经济,他们只是觉得自己的知识在贬值,自己的学历在贬值,自己的钞票更在贬值! 在散户、机构和大股东三者构成的博弈中,显然不存在平衡的支点,急需第四股力量来参与。但是,监管层在散户群情激奋的时候往往选择沉默,实在无法回避就郑重重申“买者自负”“风险自担”,“考试有风险,上学需谨慎”是他们的口头禅。可是当他们不断提高交易税费成本,不断降低服务质量的时候,风险就真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