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兵的到来能否使福特东山再起?

7月中旬,在董事会的极力撮合之下,通用汽车与日产正式进入90天的合作谈判期,一个汽车年销量达1500万辆的庞然大物正在酝酿之中。 统计显示,丰田去年净赚的钱,比美国三大车厂合计后的两倍还多。公司同时计划未来四年再盖10座厂,剑指汽车业的世界第一。 与对手的咄咄逼人相异,8月份,福特汽车宣布今年第四季度将减产21%。尽管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汽车也宣布了减产计划,但是福特汽车的减产无疑是最大的,接近上个世纪80年代萧条时期的记录。根据公司1月制定的“前进之路”计划,公司计划到2009年底再关闭14家工厂,裁员3万人。 毋庸置疑,时下四面楚歌的福特正遭遇公司战略突破之烦恼。 日前,福特现任CEO兼总裁比尔·福特辞职,并任命前波音公司CEO艾伦·穆拉利为公司新的CEO兼总裁。公司希望穆拉利能将在波音的成功经验复制过来以重振公司雄风。 这一幕不由让人联想到曾经的惠普CEO卡莉·费奥瑞纳。 1999年7月17号,带着在AT&T和朗讯的辉煌业绩,卡莉·费奥瑞纳继任已经宣布退休的LewisE.Platt,成为惠普的总裁和首席执政官。1999年7月23日,Fiorina被选入公司的董事会。2000年9月22日,她被提名为惠普董事会的主席。 但伴随卡莉·费奥瑞纳惠普之行的不断深入,慢慢地,从当初的“一见钟情”,经过相识、相知之后,她与董事会、员工在文化认识,她的特长与当前惠普所需人才的需求等方面的矛盾开始凸现。2005年2月9日,卡莉·费奥瑞纳带着一份“在惠普的发展战略问题上,我与董事会的意见冲突,我对此感到遗憾,但我尊重他们的决定。”的声明结束了她的惠普之行。在一个只存在双赢或双输的博弈场中,惠普为此也付出了2110多万美元解聘金,还有381万美元的赔偿金。 在国内,吴士宏败走TCL、惠普大将李汉生从方正黯然离职以及朱镕基亲自带过的四大弟子之一杨宏儒出走“新四通”等,背后的成败功过令人反刍。 福特们与穆拉利们的故事就像一场恋爱。不同的“福特”需要不同的“穆拉利”,反之亦然。初恋时的相互倾心不一定带来结婚后的幸福。最后婚姻能否美满则需双方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基础上携手合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