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回归中国本土,亚礼得“一条逆国际化之路”走得风生水起。
就在国内的联想和海尔们纷纷国际化的时候,一家位于中国晋江的公司亚礼得却逆市而动:带着自己的国际品牌于2004年从海外杀回国内,走出了一条先海外化后中国化的逆国际化之路。
质量是杀“回马枪”之本
中国晋江是个品牌之乡,也是一个卧虎藏龙之地。亚礼得就是其中一位。
在对亚礼得人的采访中,《环球财经》记者得知,与许多公司先立品牌后再回头去完善品牌所需的相关元素如质量、技术等的路径不同,亚礼得走的是一条质量立市的“规矩”之路。
1997年,就在中国的公司仍沉溺于广告宣传来树立品牌之时,务实的亚礼得已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并于2002年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制鞋业开始了一次产业大调整,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制鞋业纷纷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现在亚礼得的掌门人、当时经营日用塑胶的陈永培看到了这次大转移背后的机会。
1988年,陈永培以菲律宾华侨的身份在晋江正式成立了泉州环球制鞋有限公司,初始其“环球之旅”。
由于当时政策的限制,公司的产品只能外销,而不可在中国销售。但公司是初涉此业,一无技术,二无市场,于是选择了为国际品牌做OEM之路且同时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亚礼得。
80年代后期的中国运动鞋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市场、技术和熟练的技术工人,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运动鞋。但国际品牌对贴牌生产企业的产品制造技术要求却相当严格。
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得到更多的订单,公司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勤练内功。据悉,为了在员工中树立质量意识以求生存,陈永培曾在创立之始连续开了84次会议,不变的核心主题就是质量。
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高压下的亚礼得反而不断发展壮大,其产品的质量也随之水涨船高。
熟悉陈永培的人都说,他是一个诚信之人,而他也将这种理念注入了亚礼得的血液之中。
“公司最大的诚信就是提供极可能好的产品给消费者。”亚礼得营销总监王斌在与《环球财经》记者的聊天中如是说。
正是这种理念促使亚礼得人不断自我加压以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2001年12月,亚礼得正式加入世界上运动鞋业最权威的研究和认证机构SATRA,成为该协会在中国发展的首家运动鞋业企业成员,并拥有SATRA在中国的专业实验室。
这标志着亚礼得将与耐克、阿迪达斯等一道跨入了世界运动鞋业的强者之列。
如今的亚礼得已是一家年产运动鞋600万双,产业链完整并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和SATRA实验室的公司。正是这种雄厚的实力奠定了公司不断创新的技术优势和卓越的品质。
“与高手过招,自己更易成为高手。”与耐克、阿迪达斯等狼共舞将使亚礼得在竞争中更具狼性。
品牌之于亚礼得
品牌是文化的积淀物,王斌的话代表了亚礼得人对品牌的理念。
自1988年推出自己的品牌亚礼得至今,18年亚礼得品牌建设中,经历了从起初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到如今的“酒香还怕巷子深”两个阶段。
开始时,埋头苦干,促使“酒香”,以公司的产品质量和技术与消费者进行自然交流,主动宣传的工作极少。以中国市场为例,2004年以前,消费者知道亚礼得的人并不多,但通过自然传播而购买了亚礼得的中国用户的重复购买力却高达70%。
伴随公司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亚礼得人开始注重对品牌不断注入运动文化的内涵,争取成为消费者某种需求的代言人。
2004年,中国体育市场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且潜力巨大。
统计表明,成熟市场的体育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在该国的GDP中占2.3%,但在中国,所占的比例仅为0.2%-0.3%之间。
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导致的体育市场的扩容也为商家提供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亚礼得带着自己的品牌和国际运作经验从国际市场切回大本营—中国市场。
为了提升亚礼得品牌内涵,就在许多公司乐于请娱乐明星做形象代言人之时,2005年1月,亚礼得正式牵手与乔丹齐名的前NBA篮球巨星“滑翔机”德雷克斯勒,继续将亚礼得“国际化+运动化”的品牌形象进行到底。
“每一个品牌都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传播上也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亚礼得的主体消费群定位于1978至1988年出生的中国青少年,我们未来的篮球传播之路基本上围绕着有美国NBA背景的德雷克斯勒来进行。” 亚礼得公司经理陈克敬如是表示,“我们希望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努力使亚礼得不再仅是一个商业品牌,更是一种运动理念、健康生活理念的传播者。”
与此同时,继李宁与网易体育频道、新浪体育频道与耐克,搜狐体育频道与安踏,腾讯体育频道与361度合作后,4月6日,亚礼得与TOM在线结成战略联盟,进一步对亚礼得品牌渗透体育文化。
亚礼得时下正携IPS赢利模式即形象力(Image)+产品力(Product)+销售力(Sell)全力冲击市场,但狼群中求发展绝非易事。
18年的文化积淀成就了今天的亚礼得。“一提到亚礼得三个字,消费者会说‘这是我最好的朋友’,这就是亚礼得的目标。”王斌如是说。
赢在终端
终端之争历来是生产公司的制高点之战。没有终端的支持,打造品牌将成无米之炊。
自1988年以来,亚礼得利用为国际一流公司贴牌生产的机会借花献佛,在国际上与一些渠道商自然形成了共生的关系。在产品质量得到认可后,公司适时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亚礼得,并顺势将其导入已有渠道。就这样,当中国许多的公司还陷在国际产业链低端不可自拔之时,借助原有的被贴牌生产的国际品牌的渠道,时下亚礼得产品已远销欧美的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中东的以色列,非洲的南非,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美的智利、秘鲁等全球30多个高端的国家和地区。
但与国际渠道自然形成不同的是,中国市场对亚礼得而言却是一张白纸。
2005年8月,考察中国市场归来的陈永培,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向公司上下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口号:如何让终端赢利。
目前中国运动鞋服市场,匹克、特步、德尔惠、安踏、双星等和国际品牌耐克、阿迪达斯等群英争霸,终端建设被提到空前的高度。
在这种形势下,亚礼得适时提出了与终端共赢的战略,携手开创中国市场。
“通过直营和加盟方式在全国高质量地新建终端700家,并保证这些终端的盈利,以最终实现亚礼得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全面覆盖目标。”王斌透露:“国际品牌的价值、中国品牌的价格,就是亚礼得3年之后的市场定位。”
让终端赢利,得终端者必将得天下。
以技术铸造品牌,品牌撬动市场的亚礼得人,时下正携IPS赢利模式即形象力(Image)+产品力(Product)+销售力(Sell)全力冲击市场,但狼群中求发展绝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