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员工XX于 XX 年 X月X日自杀,原因是感到工作压力太大,想辞职。但其父不充许,因为家里是农村的,为了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已经借了很多债,加之现在家里又刚买了房,需要支付按揭。XX可以每个月可以挣到8000元工资,这是家里的重要经济来源。后来,XX选择了自杀。这是个人格不均衡的典型案例。XX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虽然,他死于抑郁症,但他是一个不知道“忏悔”的人 。说具体一点他曾是一个自视很高的人,但是现实并不是他想像的那样,他没有通过忏悔来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相反,他认为世界对自己不公,家人不能够理解自己,选择自杀正是对家人的报复(不忍辱)。因为他不能够承受压力,反抗压力,所以他没有用心去提高他自己的工作技巧。技巧(技能)不够,导致自信心不够,自信心不够,则更害怕失去现在已有的,因此,他便不知道付出,不知道感恩。如果他知道感恩,他就能够明白家人为他的成长付出了很多,这是需要一颗感恩的,偿债的,他用自杀的形式逃废了债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aihuau.com上图是一阴一阳的对立统一图,设“忏悔”为阳,则“精进”和“敬畏”则构成了阴。
![员工心理 华为员工自杀的心理分析](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231526217379.jpeg)
“阴生则阳长,阳长则阴生”。“忏悔”做不到,“精进”也同样会做不到,从本例来看,这个人一定不一个循序渐进的人,他有很多想法,希望走捷径。当然,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没有敬畏心的人,他不怕天遣。从“不精进”这个维度展开,不精进就是按照事物本有的次序努力前进,总是想投机,走捷径。为什么想走捷径呢?因为不富有,总是想尽快致富。为什么不富有呢?因为无法与周围的人建立起相互的信任。为什么不能建立信任呢?是因为理不明,不够博学,除了计算机知识强一点外,其知识面一定很窄。为什么不博学呢?因为他不够宽容,要求别人过严(这种过严更多是心理上的),要求自己过松,自视较高,因而无法从他人处学得人际关系的学问。因为不够宽容给自己的空间太大(不够严于律己),在很多问题上总是原谅自己,不够精进。我们再从“不敬畏”维度来看。不敬畏,则不仁慈;最根本的敬畏是敬畏因果,不敬畏是很难升起仁慈的心的,这是因为在自身力量(能量)很强大的情况下,如果不敬畏因果,是极易滥用自己的力量的。无仁慈之心的人,是很难静虑的,因为强大的力量(能量),一方面容易造成对外部的伤害,同时,也会使内心难以平静。只有通过帮助弱小,让能量消耗掉,才可能使内心保持平静,从而才能够静虑。所以不仁慈,则不静虑。不静虑,静虑时人的分别心趋近于零。比较容易做到心息相依,心神合一。信仰是对永生的追求,是超越分别心和价值判断的,是无条件地去做。所以,不静虑,则不信仰。不信仰,信仰是超越价值判断的,是本来如此的,只有信仰的人,才可能去行布施,将自己所有的给别人(当然在商业层面布施就是投资,信仰就是对项目的信心,有信心才会有投资)。所以,不信仰则不布施。不布施,布施其实就是种善因,种福田。不有心去种善因当然是不相信因果,不敬畏因果了。“五数之变不可穷”,当然,我们可以不断地用五行生克制化乘侮的原理将本案例进行解析,但限于篇幅就不再展开了。总之,我为XX的死感到痛惜,更为现代企业管理缺失人文的关怀,忽略做人是做事的基础的倾向感到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