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咨询顾问机构,是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兴行业。据说咨询顾问机构经营平均生存期8个月,好像有点夸张了,但一个咨询顾问机构设法活过十年以上的,顶多有8%。 咨询顾问机构一般有三种经营走向发展: 1.开专卖店经营模式,只对自己熟悉的专业、产业、领域服务,固定课题套餐服务,针对性强,但这类好比“专科诊所”,靠主治医生带一群护士,难做大,人才成长也慢,老板很累。 2.百货公司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机构有足够的资本,高管要精通企业战略到运营全套系统,此类机构难度大,需要团队经营,业务推广投入大,成本运营极高,一旦形成规模,定可做大业。但自古有本事的人就很难管,必须建立企业化决策力强的班子才能成大器,没有二三十年的磨炼,这类机构不好成活。 3.行业性咨询顾问,熟悉产业,熟悉运营,服务效益快,但一旦做坏一家,就基本没有饭吃。 1999年6月,我从国外考察几年回国,终于下决心创办了里程碑顾问机构,15年来,里程碑风雨兼程,终于苦尽甘来,现回顾从事咨询顾问行业的发展,我认为有两大困扰: 一是人才胜任力标准困惑。这一行,还没有统一标准的咨询顾问能力模型,没有现成的人才考核标准,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咨询顾问,得自己去对新入者重新进行知识能力配置。里程碑顾问机构撰写的《顾问胜任力结构自我配置通识》,40多万字内训教材,从入职必知,到德能要求,做基本功及案例,全套咨询武功动作分解一一俱全,用师傅带徒弟传统言传身教,效果得到肯定。

二是经营模式困惑。咨询顾问机构专业化还是多元化模式?区域业务还是全国业务?如何进行经营模式的构建,这也是无法学习模仿的。里程碑顾问近六年,在国内五大城市,国外美、意、日、法、英均设有联络点,采用“出资人+项目首席顾问专家+实体公司+商学院共同组配经营”模式,采用“集中决策、分散业务、遵循标准、共同总结、分段实施、责任界定、按绩分配”原则,主营集中在“为企业做大市场,为老板传承事业”的业务范畴,做自己最擅长的项目,同时大量借助国外智业机构商业模式,取得一定成效。另外,我们要求主任级以上的干部在总部开会,原则上全程用英语交流,发双语文件,也是为了具有国际视野。 咨询机构就是为各类企业构建新的竞争力,诊断过去,确认现在,设计未来,与企业共同探讨确定:看法、方向、方法、做法、活法。一专多能的专精咨询顾问机构定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