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病根 中国教育“病事”面面观



实话实说:教育 “重病”谁之过?

笔者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饱受了人间甘苦,领略了世间风情,也领教人们对于教育的冷眼与嘲讽。2009年的阳春三月,笔者有幸参与了“两会”关于教育热点问题的讨论,并与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先生进行了书信探讨、文章对话。而博客中国也以“专栏作家李吉明对话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为话题,展开了专题讨论。笔者在对张志勇副厅长百忙之中所给予的指导与批评、博客中国所搭建的争论平台进行深表感谢之际,再次回顾并盘点了中国的教育现状。说心里话,谈及当今教育,笔者几多欣慰,几多忧伤。欣慰的是,关于教育的问题总算是提到重要的议程之列了,孩子们免费上学的义务教育终于不再是梦想了,农村教师的工资总算是涨了一些;忧伤的是,教育改革的轰轰烈烈毕竟没有获得多大真正的效益,诺贝尔奖毕竟没有临幸中国,国民的综合素养毕竟没有多大的提高。有人说,中国的教育简直是病入膏肓了,至于病在何处,却往往莫衷一是,难得症结。笔者感慨之余,不得不伏案凝思,再次肺腑侃侃。

病事之一:素质教育遥遥无期、形直而影单。

在2007年的工作要点中,教育部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并从德育方面、体育和艺术方面、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等等方面采取了诸多的措施,这一年下来,事情做了不少,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却总是看不见。据教育部称:在“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方面,“在国内重要媒体组织了素质教育大讨论,进一步宣传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层面上,可以见得成效很大。反正认识层面上的东西本来就很难评估,教育部说“素质教育观念更加深入人心”那就深入人心了。但深入人心就是取得了成功吗?2008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局面以及相关的难以撼动的尴尬现象再次被屡屡暴光,于是,素有素质教育“楷模”的山东省也不得不开出几十张教育“罚单”。从而演义了一出30多名校长、副校长被处分,30多所学校被处罚的悲情大剧!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澜教授认为: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终极追求。既是终极追求,就应该是一种理想。中国人民的终极追求是共产主义,而作为信仰中的共产主义原本就是一个可以无限接近但永远不可能达到的一个理想目标。设若达到,我们的信仰和图腾还在吗?其实,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必要的乌托邦”,乌托邦是一个彼岸,一个不需要达到也根本无法达到的彼岸;一切的教育变革,如果都是这样子强烈地依靠行政力量自上而下地推动,那么我们将只会在政府文件里把“加强”和“进一步加强”之类的词语看到视觉麻木为止。

病事之二:德育教育灵魂出窍、变形走样。

在道德教育方面,教育部的文件称德育工作“不断推进”,不仅是推进了,而且还“不断”,可见这方面做得不错。笔者的疑问在于,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以上的这些举措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所提高,事实上教育行部门在推进的只是“德育工作”,从工作角度出发,无非是搞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编出了教材、召开了“重要”的会议,德育工作的套路从来如此,活动加教材加开会,可是依然无法真正提高道德水平,于是“进一步加强”活动、教材和开会就成了德育教育的主流,而“辱师事件”、“暴打教师”、“青少年犯罪”、“女大学生周末做二奶”、“校园淫乱文化”、“90后炫富女”事件等等则同时成为了灰色的幽默与另类的讽刺。

病事之三:课程改革有形无实、徒有虚名。

在课程改革方面,教育部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师观念的变化,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中考改革在1752个县(区)大面积推进,并取得突破。各地探索和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创造了不少成功而富有特色的经验。”也许是笔者多疑,教师的观念真正转化了吗?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了吗?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在哪里呢?那些课程改革的“实验”和“经验”中到底有多少是“干货”呢?新课程一再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要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事实上如何呢?教师的尊严没有了,学生没有自主反倒“自由”了;实践能力不仅没有培养出来,学生反而更加懒惰了;学生没有学会什么学业创新,也没有学会什么科学创新,行为倒是创新了。黑头发变成了赤橙黄绿青兰紫,衣服变成了韩日美,裸体写真成为了艺术,满嘴脏话成为了时尚,打情骂俏成为了风景......

病事之四:教育不公由来已久、弱势群体雪上加霜。

教育应该是公平的,因为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教育历来被看作是人们发展提高、缩小社会差别的重要手段,不平等享有受教育权的社会是“恶”的社会,况且我们毕竟还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 可是“应该”和“实际上”还是存在太大的落差。不同区域的人们享受着不同水平的教育,而且更糟糕的是,同一区域的人们也受不同水平的教育,甚至在同一所学校不同孩子的待遇也不同。同一片蓝天下,差异却那么大,这个问题再不解决,“人民群众”怎么答应?但是教育必然是一项长期投资,见效尤其的慢,因此,政府带头“违法”,偏是不能完成法律所规定的教育投入,导致“教育落后”,教育的贫血症其实是由来已久。换个角度看问题,即使教育投入充足,那些投入也不一定会被分配得公平和合理,那是因为我们国家还存在着“特权阶层”,他们总会设法创造优质资源并占有它们,以显示自己身份的“娇贵”。广泛存在的“择校”现象,说到底主要就是特权阶层的特殊需求强烈地需要满足,因而,如果不能铲除这个阶层,教育公平是无法真正实现的。我们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来抑制“权力寻租”现象已是个不争的事实,那些弱势群体普遍地丧失了话语权,而且他们几乎连代表他们利益和诉求的“代言人”都没有,因此,他们的声音总是不能地被传递到“治者”,或者他们的声音被错误地传递,他们的心声往往会被“强奸”。所以,薄弱学校的举步维艰与雪上加霜,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病事之五:高等教育质量低下、怨声载道。

高等教育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创新问题,二是质量问题。第一个问题注定在短期内无法解决,因为我国在几乎各个领域内都存在着原创力低下的情况,其中高等教育是主因;之所以讨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因为连质量都解决不好,学校就不成为其学校了。教育部在06年时就提出要控制招生数量,并 “严格规范教学秩序,进一步落实名师、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要求”、“推进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采取举办学术论坛、暑期学校和支持访学等项措施,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07年初,教育部进而提出要“坚决贯彻中央的要求和部署,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然而,高等教育劣质化趋势依然不可阻挡,质量被无情地“稀释”,加之高校在管理上原本就存在着严重的管理问题,导致人民群众开始对高校质量不再信任。08年,花了那么多钱读个高学历的大学生们居然收获甚少,毕业以后连找个工作也困难了,你说人民群众怨不怨呐?究其原因,实在是大学机体本身的毛病多多。试想,病怏怏的大学能够产生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吗?

病事之六:政府“一支独秀”,教师疲于奔命。

 中国教育的病根 中国教育“病事”面面观

长期在教育行业工作的人士常常会有不少怨言,就是上面变得太快,更不上今天一个概念明天一项工程。搞教育的人有句惯用语就是“按教育规律办事”,可是,我们总有不少违背规律的事发生,而且这些事还逼着懂教育规律的人不得不从。无疑,中国是一个最热衷于“教育改革”的国度了,“小改天天有,大改三六九”,使得基层校长和教师疲于奔命,苦不堪言直接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协调与不可持续性。当前教育发展的不协调和不可持续性问题的实质在于政府的行政力量过于强大,而这种强大的力量并未导致政府更好地为教育发展负起责任来,而是增加了“瞎指挥”、“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的机率。使得教育系统中各种力量的严重不平衡,学术力量、教师自治力量在我国基本上处于被压制的境地,以政府的“一枝独秀”是不能使教育协调而持续发展的。让懂得教育的专业人士来办教育,让学校有一些自主和自由,怎么就那么艰难?!

病事之七:教师素质欠佳、待遇亟待提高。

我们可以把中国教育的一切问题简化为教师素质问题,无论是素质教育问题还是教育质量问题、课程改革问题,假如教师素质高,那些问题几乎都可以不成为问题,可是教师素质是在堪忧。几乎很少有学校的校长对自己本校的教师表示满意的,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都开始对教师表示不满,目前看来,要做一个令所有人满意的教师实在是不可能的事了。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各个国家都将把教师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战略。但是,提高教师素质很难,至少要比提高学生素质难多了,原因很简单,教师都是成年人,而且还是堂堂的“国家干部”编制,是只可以鼓励而不可以批评的对象。现在教师普遍感觉压力很大,生命质量也不高,这一方面是因为教育要求提高了以后对教师工作要求相应的也在提高,另一方面更是因为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的、能力的程度上本来就不够,让一个人去做他没有能力做到的事,能不累吗?尽管教育部在每年的工作要点中都强调要“将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培育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考核管理制度”等等。但优秀人才是不是愿意当老师?如何甄别出优秀人才来,然后给他们发教师资格证?教师愿不愿意发展?是被动发展还是主动发展?我们可以将不胜任的教师剔出教师队伍吗?等等问题得到解决了吗?其实说白一点就是,你给教师这个行当开多少价钱?你要是开了低价,那么优秀人才就不来当教师了;那么申请当教师的拿到资格证的就很少有英才;而他当了教师以后,即使发展得很好也没有什么“实惠”,甚至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那凭什么要发展好呢?并且有当教师愿望的人本来就不多,你剔除平庸教师有什么意义呢?假如我们真心实意地将教师队伍当成重要战略来看待,完全不必兴师动众地搞那许多花花的举措,给钱就是了。教师不就是劳动力商品吗?——让教师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一流人才一定抢着进学校,而且把校门挤破!

病事之八:教育公信度下跌、金钱霍乱秩序。

教育本来是值得老百姓信赖的,在我国数千年历史上,教育第一次被社会各界怀疑,破天荒地遭致了社会各界的嘲弄与谩骂。近几年来,教育乱收费一直在中央政府的“治乱风暴”中顶风疾行,怎么让老百姓产生信赖感呢?众多人士早已指出,中国教育最为人诟病的乱收费问题,祸始于“失范”的教育产业化道路。在一个缺少社会良心追问和制度约束的发展路径上,教育界正迅速演化为一个强势的利益集团,并出于自身利益优化的目的日益从社会总体关系中疏离出来。在这样的关系框架中,乱收费是逻辑的必然。老百姓是该骂没有良心的教育了。教育乱收费的更深层的原因是所谓经费不足,可是经费到哪里去了呢?后来人们发现地方政府在缺少刚性约束的情况下,截留中央财政对教育投入的现象异常普遍。而后是教育腐败和学术腐败日益猖獗,职称评审的唯金钱至上,学术认定的唯证书主义,教学评价的唯暗箱操作,学校评估的唯招待论英雄等等,真是林林种种、叹为观止。再就是招生录取中的种种丑闻,人们原本一直信赖的而且是最信赖的考试,竟然也面临诚信危机,不能不叫人心寒。

病事之九:教育“恐惧症”禁锢了教育的发展。

“学校安全无小事,学生生命重于泰山。”“以学校安全工作为重点,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是一个宏大的主题。近年来,中小学生在学校组织的校内(外)活动中因意外受到伤害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时间,为学生安全问题,教育界人士变得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家长把学校告上法庭,师生对簿公堂,学校被迫支付高额赔偿,相关学校领导和教师受到处分的报道也频频见于报端。很多学校和老师有了一两次这样的“教训”之后,成了“惊弓之鸟”,使得很多导致学校日常教育功能发生了扭曲, “安全第一”多成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挡箭牌。学生的安全问题有很多,目前一概要由学校(老师)负责。万一出了什么安全问题,教育行政部门的长官要先追究学校的责任,校长要追究老师的责任。在很多伤害事故的处理中,学校(教师)反倒成了弱者,也没法进行正常的办学活动。安全事故就是安全事故,一些事故根本就没有办法完全避免,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确实要注意校园安全问题,可是不能谈虎色变,将管理问题上升到“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使校长和老师过分强调对学生的保护,而导致最终伤害的学生的权利。“安全第一”的学校安全无小事使中小学校长往往采取把学生关在“学校保险箱”中的做法,于是教育就这样继续培养出的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书呆子”,这才是真正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警醒的“安全问题”。

病事之十: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两层皮”是“病事”之关键。

教育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基础工程,需要国家的巨额投入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个工程没有搞好,就培养不出有信仰、有道德、有理想且身心健康的人才,没有人才何谈民族振兴、何来国家富强。教育所输送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国家其它投入的产出效果与效率,也是社会资源和国家潜力的核心成分,一个国家亏待了教育就是主动放弃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教育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给天真浪漫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少年头脑中安装一只“定海神针”,使他们能够在融入社会后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应该不做,即提供与培养判断是非的准则与能力,这是做人的基准和关键所在,也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决定因素。面对新时期文明与进步这一人类发展的主流和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与科技一体化格局,我们的社会却不断地演绎着信仰迷失、道德沦丧、理想破灭与精神空虚的丑闻,嫌贫爱富、贪图虚荣、坑蒙拐骗、虚情假意、假冒伪劣的事件层出不穷,网络媒体更是倍加推崇暴力淫欲,这些社会现状究竟又给当今的教育造成了多大的尴尬呢?几个初中学生为了打发时间、找点儿新鲜和刺激,就把一个乞丐套在麻袋里,然后是一顿疯狂的殴打和拳击,甚至用上了棍棒,结果导致乞丐死亡;在一项调查研究中,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的打骂教育,竟然滋生出"恨不得和他们拼了"、"长大以后找他们算账"等想法;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放到全国十个城市的近6000份问卷中,有34.6%的未成年人到过网吧;到过电子游戏厅的占29.2%;到过录像厅的占9.5%;到过歌舞厅的占7.4%;另外38.5%选择了"不知道"。由于网络的普及,少年儿童可能接触的不健康的信息源较多,有的未成年人面对网络几乎迷失了自己。当被问到"你都访问过下列哪些站点"时,24.1%的被访问少年儿童选择了"聊天室";23.4%选择了"交友天地";17.0%选择了"影视娱乐";7.2%选择了"占卜星座";1.8%选择了"成人保健"。如此种种,又怎能是一个“学校的罪过”了得? 当代中国教育可以说是任重道远,虽荆棘载途,然必须以死不旋踵之信仰与破釜沉舟之气概方能达成。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十种教育结果的责任不能全部算到学校以及教师的身上,因为教育的体制不是他们决定的,教育的方向不是他们左右的,教育的内容更不是他们制定的,他们只是教育的执行工具,要说负责任,我们的教师(特别是教育的领导)应当为牟取私利巧立名目的滥收费感到耻辱,应当为课堂授课的不专心而私下收费授课的热心感到愧疚,应当为将自己的个人情绪带到课堂影响教学感到不安,更应该为将手中的权力与方便为手段要挟伤害学生的行为感到无比的耻辱……但我们必须经过痛定思痛后来发自肺腑的呐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早日让这个呐喊变成中国的现实,则上可告慰伟大的祖先,下可无愧于未来的子孙。

(李吉明2009年3月11日于河南新乡市二十六中邮箱:[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644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城市病” 治理大城市病的重点是

京津冀雾霾检出大量危险含氮有机颗粒物2013年02月17日02:14京华时报 自动播放NASA发华北雾霾卫星照(来源:新浪播客)play雾霾检出危险化合物play中石化称对雾霾有责任playNASA发华北雾霾卫星照play钟南山称霾比非典可怕本报综合消息 据

走进中国最后的麻风村 麻风病

走进中国最后的 麻风村 2013-06-17 07:16麻风病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已在我国流行了2000多年,长期以来被视为可致畸残和难以治愈的疾病。据全国麻风病控制中心新近公布的数据,我国目前尚有5000多名麻风病患者,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

声明:《中国教育的病根 中国教育“病事”面面观》为网友低端小档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