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市场化 中国企业利率市场化应对之策



     利率市场化指资金价格由金融市场主体包括金融机构、企业以及居民等的市场需求和供给决定。最近中国人民银行扩大对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前经济金融现状以及对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始于1996年,具体而言,中国利率市场化推进的整体思路是: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迄今为止,包括国债市场,金融债券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等在内的金融市场的利率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市场等在内的货币市场,其利率也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外币市场利率的市场化已经基本到位 。

  目前利率市场化的主要任务是存贷款利率的进一步市场化。作为银行资产负债重头的存贷款利率方面,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2012年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放松了金融机构人民币一般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范围——将企业贷款利率浮动下限由基准利率0.9倍放宽至0.8倍;存款利率首次打开上浮区间,允许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1倍;而此次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扩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核心利率市场化阶段。

  利率市场化对企业的影响

  根据德勤中国利率市场化调查显示,针对中国企业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所受的影响,我们分析并归纳如下(见图1):

  图1,利率市场化对所调查企业的影响(按重要性排列)

  财务成本呈现不确定性

  利率市场化以后,以浮动利率短期融资可能面临市场利率升高的风险,以固定利率长期融资,可能会面临融资后市场利率降低的风险,这些都会增加融资成本的不确定性。同时,利率的非预期变化可能对企业资产价值造成不利影响,如利率升高会造成股价下跌,增加股份制企业股权再融资成本,同时抵押资产价值降低还可能减少债务融资规模。而企业自身的实力、资质和信用状况也会加大融资成本的分化。资质好的企业将会成为各家银行争夺的重点客户,其获得的贷款也将享受到优惠利率;而资质比较差的企业可能必须支付比现在更高的贷款利息才能获得贷款。

  从不同性质的企业来看,基本上所有的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都认为利率市场化以后他们的贷款成本将下降,这跟中国的金融体制以及金融机构的贷款偏好息息相关。2/3的民营企业则认为他们的贷款利率可能会上升。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在一个开放的金融体系中,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名义利率比在管制的情况下更可能有大的波动。在名义利率波动比较剧烈的环境下,所承担的利率风险自然会上升,特别是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的风险在利率市场化后会被明显放大。伴随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作为高风险、高成本的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可能会随之上升,与融资相关的各种附加费用也可能会增加,特别是信息透明度不高、信用评级较低的中小企业。

  融资结构优化

  近年来中国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持续上升,融资结构失衡局面逐步改善,中国人民银行对近10年来社会融资规模的数据显示,非银行直接贷款的资金来源从2002年的5%上升至2011年的37%左右 。但是当前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股票融资为主、债券融资为辅的融资格局仍未根本改变。而调查结果也显示,大部分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83%的企业仍然以银行为首选的融资渠道。

  利率市场化将会使企业根据市场状况、自身能力和需求,调整融资结构。首先,企业出于融资成本的考虑,会一定程度遏制对资金的过度需求,更侧重于内源性融资。其次,利率市场化将引导企业根据债务期限与资产期限相匹配的原则,调整中短期贷款比重。最后,利率市场化将加大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通过不断创新的金融衍生品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其他融资渠道获得长期资金,使融资结构更趋合理。

  金融产品和工具日趋创新和复杂化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并消除、降低自身面临的种种风险和挑战,商业银行将加速金融创新和应用。各种新的金融工具和产品将不断涌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全方位金融服务和产品,使企业享有更大的自由选择权来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

  但是,创新复杂的金融产品和工具也会加大企业投融资及运营的风险。创新的金融产品如衍生产品本身借助高杠杆,聚集更大风险,对整个金融市场甚至体系的影响显著。而在复杂的结构性金融产品交易中,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信息和知识强烈不对称,因此企业在风险防范、操作技术和时机等各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同时,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相关金融产品风险管理的部门、制度和流程,在信息和数据缺失的情况下,所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

  财务管理战略转型

  企业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所涉及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和费用所进行的管理。这一切都是从资金运动开始到资金回收结束, 具体包括资金筹集、 资金投放、资金耗费、资金收入与分配,其目标表现为企业利润最大化。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将会促使企业的资金运营绩效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特别是资金经营策略提出更高要求。之前的利率管制让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固定,财务管理在大部分公司只是一个辅助功能。先进的财务管理职能够借助统一完整的信息平台,协调企业的内外部经营活动,统一有序的进行资金预算和使用以及融资活动,并能够加工会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为公司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此外,利率市场化也有助于企业曝露管制利率下的隐性资金成本,规范化和透明化企业的财务行为。因此,完善制度,健全治理结构,建设信息平台,抓住机遇促进财务管理的战略转型,是企业在目前情况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银行信贷总量及结构调整

  由于利率市场化对存贷息差的冲击,银行将会更加积极地发展非息收入来源渠道,因此借贷资金的总体供给量有可能降低。近年来,为实现收入结构多元化,降低对净利差收入的依赖,各家银行普遍都加大了对中间业务的投入,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也大幅提高。截止2012年12月底,中国商业银行的平均非息收入占比仅为19.85%,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中国银行业发展非息收入来源的空间还很大。同时,利率市场化以后,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银行将向客户提供与投资银行、证券以及保险相关的各种业务。相应而言,传统的借贷业务比例将会降低,这有可能造成企业信贷资金总量供给减少。

  同时,银行的信贷资产结构也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发生调整。在风险和收益相匹配原则下,未来大中型企业客户信贷占比可能会下降,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有望从银行获得更多的资源。

  利率市场化之企业应对策略

  中国企业应积极从战略、运营、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来增加企业的融资能力,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和运营成本。根据德勤中国利率市场化调查结果显示(见图2),69%的企业认为应对利率市场化最重要的措施是通过增强企业的增长潜力与实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强核心竞争力,来增加资金的可得性,并提高议价能力。47%的企业会积极地拓展其融资渠道,不断优化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以期达到财务成本、收益以及风险的平衡。另外,企业将会加强对金融市场信息和产品的研究、分析相应的风险管理,同时通过建

  立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良好的银行合作与沟通,来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

  图2,调查企业应对利率市场化采取的措施(按重要性排序)

  一、增强公司实力,增加资金可得性,并提高融资议价能力

  无论哪一种融资渠道,企业要想以合理的价格获得所需的资金支持,公司的实力以及信用等级状况都至关重要。根据德勤中国利率市场化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的利率跟其规模大小紧密正相关,规模越小,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的可能性越大,反之亦然。(见图3)

  图3,不同规模调查企业银行贷款利率与基准利率之比较

  除了规模,企业的融资能力还由其盈利能力、成长性、市场竞争能力、运营和管理水平和信用风险等级等内部因素综合决定,而这些因素之间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见图4)

  图4,企业融资能力主要内部决定因素

  而这些因素对于企业从不同资金提供者获得融资的贡献度又略有不同。银行、债券市场对于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信用风险等级的考量更为精细。对于股权融资,特别是风险投资和私募资金,企业的成长性和市场竞争能力则更为重要。所以,企业在综合发展实力的同时,需要衡量和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并制定更为合适的融资策略,以期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内外部资源,获取最优结构资本支持。

  二、拓展融资渠道, 调整资本结构

  企业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反映的是企业债务与股权的比例关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偿债和再融资能力,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发挥财务杠杆的调节作用,

  使企业获得更大的自有资金收益率。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改变长期过于依赖银行信贷维持经营和发展的局面,积极主动地拓展多种融资渠道,来调整资本结构。参与调查的企业都表示在利率市场化以后,将加大直接融资的比例,其中公司/企业债券和票据的比例将会明显提高。(见图5)

  图5,利率市场化以后所调查企业主要债务融资渠道比例变化预期

  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融资渠道除了银行贷款,还包括信托、企业债券、股票融资、商业信贷等,每种融资渠道均有各自的优劣势。(见图6)

  图6,各种融资方式比较

  企业要针对利率变动、各种融资渠道的优劣势和可获性,合理选择合适和动态的资本结构来改善经营和财务状况。

  三、加强金融市场信息和产品的研究与分析,积极把握相应风险

  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来应对利率浮动、金融市场波动和金融创新产品带来的风险, 具体措施可参考如下:

  ·加强对金融市场和产品信息收集、分析研究。在企业内部设立研究团队或借助外部服务,监测金融市场动态,分析和研究金融形势、政策的变化规律,增强对利率变动的敏锐性和预测的准确性。还需要加强金融基本理论和金融产品创新的知识学习,了解相应风险管控的关键点。

  ·建立金融产品风险评估、操作及管理机制和流程。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独立的金融市场和产品风险评估和计量部门,负责评估企业所采用或将采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规模、收益或损失情况、风险积聚程度。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流程进行金融服务和产品的购买及后续操作,并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或规避相应风险。

  ·加强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财务信息披露。企业需要扩大谨慎性原则在相应财务信息披露的应用,披露所购买金融服务和产品的金额、风险、回报、特殊条款和条件,采用VaR (Value at Risk) 风险管理技术,并通过计算未来现金流、时间以及相关的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价值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四、建立健全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近些年来,企业纷纷开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功能和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应对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快完成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和规范,和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实施。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目前的重点应该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对于大型企业集团而言,可以对集团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控制和配置。

  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和沟通

  企业发展过程中,有了上述讨论的财务公司这个资金集中管理的平台,却仍然离不开银行的支持,在我们的调查中,超过90%的企业从银行取得信贷资金。因此企业必须要处理好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和银行之间的关系。由于调研企业的规模相对集中,他们的信贷资金主要来自于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但是从他们和银行的合作模式来看,企业已经开始不局限于仅和一家银行保持金融服务关系,而是有意识地根据自身的金融业务需求、银行的服务水平以及融资成本和便捷度对各个银行进行比较和选择。

  在金融服务机构选择方面,应考虑银行服务手段的创新能力以及一站式、全程化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银行关系集中和分散则各有利弊,需要根据企业的自身状况来决定。一般来说,与一家银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降低银行信息成本,也可持续获得相关的贷款、投资、金融政策、市场动态、财务咨询投融资帮助等金融服务。而略微松散的银行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企业的议价能力,促进银行服务水平的改进和提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635.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利率市场化 中国企业利率市场化应对之策

     利率市场化指资金价格由金融市场主体包括金融机构、企业以及居民等的市场需求和供给决定。最近中国人民银行扩大对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前经济金融现状以及对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伍淑仪:品牌拓展背后的人才应对之策

     2013年4月12日,由酒店业第一招聘品牌——最佳东方发起并主办的“最佳东方高峰论坛暨第二届酒店餐饮业最具吸引力雇主颁奖盛典”在杭州西溪宾馆盛大启幕。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副总裁伍淑仪女士出席会议并以“品牌

淘宝虚假交易新规 淘宝商城新规下的五大应对之策

淘宝商城新规下的五大应对之策文│徐得红2011年9月,注定是中国电商史上的多事之秋。淘宝商城的一系列改革及规则变动,让在淘宝这个大电商生态圈中生存的商家们喜泪交加,各种各样的消息充斥着微博、论坛、门户、杂志、电视和报纸。淘

声明:《中国利率市场化 中国企业利率市场化应对之策》为网友爱人如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