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让百年开滦基业常青



130岁,对开滦来说,将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不仅是因为它在经历特殊时期、特殊困难之后,始终能够与时俱进,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更因为它经过调整转型,走上了符合企业实际的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为百年开滦基业常青、再创辉煌揭开了新的篇章。

开滦集团的前身是开平矿务局,始创于1878年7月,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最早使用机器开采的大型煤矿,是中国近代最早实行股份制经营的企业,铺就了中国最早的准轨铁路──唐胥铁路,造出了中国最早的蒸汽机车──“龙号机车”,兴建了中国最早的贸易通商港口──秦皇岛港,驶出了中国最早的自营海运船队,建立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煤矿自备电厂……解放以后,开滦的技术革新和改造一直走在全国煤炭行业的前列,相继建成了一批新型矿井,并创出了多项国内“第一”。比如,1958年建成我国第一座水力化采煤矿井,1964年建成全国第一个机械化矿井,1969年建成全国最大的水采矿井。1974年率先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煤炭生产能力实现了飞跃发展,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提供了经验……故开滦有“中国煤炭工业活化石”之称。

 杨中:让百年开滦基业常青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开滦作为百年企业,煤炭资源逐渐减少,传统思维依然存在,历史长、人员多、包袱重以及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1986年,开滦出现了建国以来首次亏损,到1990年亏损达到2.97亿元。开滦开始了艰难的变革,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实行模拟法人运转,同时建立起了适应内部的市场运作体制,并实行了煤与非煤的分离。1997年底,开滦扭亏为盈的经验向全国推广。1999年12月8日,开滦矿务局改制为开滦集团公司,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开滦提出“全力打造现代化新型企业,让百年开滦基业常青”的目标,以探索一条符合开滦实际的转型道路为主线索,书写了开滦发展历史新的一页。

在开滦即将迎来130岁生日之际,就开滦转型的有关事宜,本刊走访了开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杨中。

 

邢旭东:您担任开滦集团一把手的八年多时间,是开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开滦能否成功转型,事关企业兴衰,也直接影响到开滦基业的下一个百年。您如何评价开滦这几年的工作?

杨中:出任开滦集团董事长,可以说责任重于泰山,至今我丝毫不敢懈怠。不过,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在企业转型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调整、完善,已经找到并走上了符合开滦实际的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基本上符合十七大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企业实现了预期目标。2007年,在唐山老区资源枯竭、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原煤产量达到3000万吨,集团总销售收入达到151亿元。利税总额达到16.6亿元,企业效益连续翻番、员工收入大幅增长。这中间,非煤产业贡献过半。

 

邢旭东:您还记得1999年的数据吗?

杨中:当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靠增加煤炭产量来实现。1999年原煤产量1740万吨,销售收入34.68亿元,企业利税总额2.99亿元,员工总数达到10.46万人,人均收入为9127元。现在企业在岗人数为77644人,人均收入为30518元。

邢旭东:1999年底上任时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杨中:当时企业刚刚改制,我们还未走出全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困境,开滦历史长、人员多、包袱重,经过多年的开采,煤炭资源日益减少且条件复杂,同时计划经济的传统思维和工作惯性还很强。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改制后的体制条件,推动开滦跟上历史发展的步伐,并显示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是我们面临的十分严峻的历史课题。

邢旭东:就是说企业的发展方向还待确定?

杨中:是的,我们必须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在工厂制下,企业按国家计划安排生产,没有市场竞争。改为公司制以后,公司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这时候就必须研究发展战略。2000年我们就着手与国家有关研究机构用共同谋划企业发展问题,经过两年多时间,制定出企业发展战略。

我们认识到,开滦要想发展,就必须走一条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符合开滦实际的转型道路。可以说,不转型就不会有发展。这是开滦最难做的、也是最有意义的。

邢旭东:开滦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杨中:开滦已有100多年历史,一方面是唐山老区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是开滦的社会资源、系统资源、文化资源,越积累越多,而且这种资源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邢旭东:这是开滦特色。

杨中:我们转型的文章就要立足于此。除了体制和机制的转变,还要转变经营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由一个单纯依靠自然资源的企业向善于调动社会资源的企业转变。目前,开滦除了获得新的自然资源,我们也在拉伸我们的产业链,比如煤焦化、煤电路、煤路港(包括物流),另外就是我们筹建中的以国家矿山公园为代表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产业。此外,建设模式也要发生转变,所有的项目要以园区建设的模式来考虑。我们园区建设的理念就是:最大地利用资源,最小地影响环境。

目前我们已进一步明确:快速推进企业转型,是开滦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

邢旭东:请您具体描述一下开滦的转型思路。

杨中:主要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成长型企业、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术企业。

邢旭东:我们指的主导产业是什么?如何做大做强?

杨中:主导产业是煤基产业链条,就是把煤炭作为一些产业的原料,企业产品除煤炭外,还有一些高端产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首先要做强做精煤业。我们开展了三大基地建设,积极开发了蔚州矿区,同时面向省外,国外积极寻求资源,到目前形成了唐山区域煤炭挖潜,蔚州区域加快发展,内蒙区域加快建设,新疆区域作为储备的发展煤业布局。

二是着力延伸煤基产业链条。我们积极推动了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的发展,加大了煤基产业链条项目建设的力度,目前已经形成煤焦化、煤电路、煤路港等煤基产业链条,优化了企业的产业产品结构。

三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去年10月份,我们成立了物流公司,通过了5A级物流企业现场评估,并形成路港航产业链。按照既定发展战略,把公司发展成为以古冶为中枢、以京唐港和曹妃甸为两翼的区域性龙头企业。

四是推进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进行国家矿山公园项目建设。去年,正式成立了矿山公园筹建处,启动了博物馆内容设计及文物征集工作,加大了融资工作力度,开始了一期工程建设,明确了项目建设的三大工程,将于今年10月份开滦建矿130周年之际实现开园揭碑。

邢旭东:有什么具体经济目标?

杨中:到2010年,集团公司要形成每年5000万吨煤炭产业规模、2190MW电力产业规模、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的焦化产业规模和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的物流产业规模的现代企业集团。

邢旭东:开滦在转型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需要特别强化?

杨中:在有些关键环节上,比如在融入开放、科技创新、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方面,我们的认识仍然有缺陷,工作力度不够。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邢旭东:您认为开滦融入开放的力度亟待加强?

杨中: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和社会经济,强化对外开放,是推进企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也必须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由于对此认识不足,致使我们目前煤炭资源的占有量不能支撑集团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煤基产业链的项目还没有形成足够大的规模。

因此,加大对外融入开放力度,将伴随企业的转型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为推进开滦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工程。我们将以广阔的胸怀和前瞻的思维,确立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建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平台为导向,积极参与社会分工,依据自身业务的比较优势,在曹妃甸经济体系、环渤海经济带、京津冀都市经济圈、国民经济链条和国际经济链条中准确定位介入,并利用上市建立利用社会资本平台,建设具有生产要素积聚功能的工业园区、投资控股、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形成开放式经营系统,实现借势借力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5587.html

更多阅读

11月23-25号台湾辅仁大学杨百川老师主讲:基业常青精品课程

台湾辅仁大学管理哲学董事长总裁班精品课程台湾辅仁大学基业常青精品课程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如何打破这个魔咒?如何树立我们企业的品牌?如何承担我们企业的社会责任?如何打造我们企业的百年老店

封面故事:丁武&杨婷——女儿让生命韵律更加动听

丁武&杨婷女儿让生命韵律更加动听统筹/侯宇 撰文/张琳 化妆/EBI发妆店雨时 摄影/白宇丁武一家三口的拍摄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那日,看到丁武和杨婷在微博上晒女儿的亲子照,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尤其是看到这个有着深深的摇滚情节的男人,

王兴治:让老祖宗的宝贝发扬光大

王兴治:让老祖宗的宝贝发扬光大“王氏脊椎疗法”传承人王兴治手捧祖上近百年的老店牌,激动不已。胡旗 摄影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脑血栓脊椎病患者“排忧解难”——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脊椎疗法”传承人王兴治总策划:中国

杨文才:与时俱进“好老板”

     在员工的评价中,杨文才是个好老板。这对于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好评。事实上,作为康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的掌舵者,杨文才确实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譬如,从对话过程中他所呈现的创业心态、用人理念、创新思维等独

基业常青:在诚信中炼就

     ——《聊斋》故事鲁公女“老少配”的启示  在持续发酵的速成鸡风波中,新希望子公司六和股份被令停产。受此拖累,新希望股价连续两日走低,一度跌至10 .85元每股,跌幅为1.43%。这对于追求基业常青的新希望集团而言,是一个不小

声明:《杨中:让百年开滦基业常青》为网友蘇瑾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