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走出无为陷阱



     每年到公司主持几次董事会、一两次股东大会,平时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自己游山玩水、修身养性,舒舒服服做甩手掌柜,是不少稍有点成绩的中国企业家的追求。只不过,所谓的自由一旦过了头,将成为企业家的苦药。

  IPO之后,创始人、大股东、董事长李宁每年只在公司出现五六次,以至于有一次被前台小姐拦住,李宁只能尴尬解释自己也在这家公司上班。2012年大亏后,李宁感慨财报是一道苦药。尽管重掌公司近一年,他仍在调整,因为实现真正的自由需要时间。

  迷失方向

  “体操王子”李宁创业很聪明,一开始就注意借力职业经理人。

  陈义红成李宁公司第一个创始人之外的总经理,为早期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第二任是张志勇。1992年,24岁的张志勇加盟李宁公司,2001年出任总经理。2004年李宁公司成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体育用品公司,张志勇担任CEO,负责集团整体战略,并使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财务资源与集团品牌匹配发展。

  将大权授予张志勇后,李宁逐渐淡出管理,这个执行董事长实为非执行董事长。一位高管的话耐人寻味,“李宁一直不愿意把他跟李宁公司混为一谈,他喜欢自由,不愿意成为企业形象代表。他不希望自己毁了企业,也不愿意企业把他毁了”。

  放权似乎效果不错。张志勇担任总经理、CEO的11年间,公司年营收从10多亿升至90多亿,2008-2010年净利润分别为7.21亿、9.45亿、11.08亿元。

  但缺少了必要牵制后,权力在歌舞升平的业绩表现面前,似乎迷失了方向。

  2012年,李宁公司营收67.39亿元,下降24.5%;利润亏损19.79亿,成为在香港上市的六大体育用品企业中唯一亏损的。这是李宁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长期的行业第一也让位安踏(2012年营收76.23亿、净利润13.59亿)。

  无为而治陷阱

  张志勇确实带领公司做大做强,但内部管理的问题也逐渐累积。

  人员管理方面,张志勇大量招募职业经理人包括国际人才,流失掉很多忠心的“老李宁人”。大批新来的职业经理人薪酬很高,但贡献并不理想,且流失很快,大多未干满三年。同时中高层之间内讧、排挤的事情时有发生。

  财务控制问题颇大。可以管窥的是,公司为了一次年会做一个易拉宝居然花了十几万。

  组织构建方面不力。如首席营销官下级是品牌传播总监,下设门店设计总监、陈列总监、视觉总监、互动营销总监、户外活动营销总监等,每位总监下设庞大的经理队伍。结果是,层级过多,人员臃肿,缺乏协调。

  对张志勇这个元老、功臣,李宁“很善良,但不擅长管理”,一忍再忍之下,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并最终爆发。

  “我认为放权(给职业经理人)的前提,一定要把制度,包括这一些机制能够建立起来。今天民营企业有一个问题,放权但缺少监督。当放权缺少监督的时候才会出问题,所以我认为一边建立制度,不断地去放权,然后加强监督和评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九牧王公司董事长林聪颖说。

  也许,无为而治的李宁缺的正是林聪颖强调的:没有周全建制,半梦半醒,谈何逍遥无为?

  相互成全

  为应对困局,李宁公司去年1月宣布私募基金TPG、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的成员公司将分别认购公司5.61亿、1.89亿的可转债。一旦全部转股,TPG将占股12%,成为第二大股东。7月5日,TPG合伙人金珍君任李宁公司执行副主席。聘用新CEO前,公司业务将由李宁和金珍君带领,李宁主要专注于对外事务和关系,金珍君主要负责内部事务与运营,并在过渡期间推动集团变革。

  时至今年7月中旬,李宁公司仍未聘请CEO,但金珍君可谓事实上的CEO。如今,李宁会参与公司每周的运营会议,参加不同项目的会议,每个月开一次执行委员会会议,定期进行业务回顾,掌握改革的进度,“业务决策过程我都要参与。作为董事长,我更多是要在战略上把握并做正确的选择。”他说,“虽然重掌公司将近一年,但我仍然在调整。”

  他还表示,“对于调整,我是非常积极的。现实很痛苦,我的压力很巨大,这是源于我对自己理想梦想的追求。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是我的能力,学习和承受的东西已超出自身的条件,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把握机会,鼓起勇气向前进。这是高潮也是低潮。”

  确实,离开久了,回归需要时间来适应。在企业不够成熟、自身修为不够的情况下,企业家并不适宜做甩手掌柜。相比之下,万科相对成熟,职业经理人等制度健全,个人领导力不可谓不优秀,以至于王石境外游学被人认为是“放手”,但事实上他并无放松对万科的把控。

 李宁:走出无为陷阱
  企业家和公司本应是互相成全,而不是相互毁灭。李宁显然认识到这一点。好在,他还有时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509.html

更多阅读

李宁 广告 中国元素 李宁为什么跌出了中国500强?

系列专题:中国500强     7月16日财富中文版正式发布2013年中国500强排行榜中,李宁有限公司因去年营收跌至67.39亿元,同比减少24.5%,没有达到500强要求的门槛72.5亿元而被踢出榜单。  据了解,当下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正经历行业最严重

李宁:梦想不会变

     9月26日,在北京通州区光机电产业基地李宁运营中心,参加完明年产品设计规划会的李宁,换了一件大红色的李宁运动服走出来。从7月5日在香港的业绩说明会上,宣布“我回来了”之后,他开始尝试把想法跟投资者和媒体沟通,而不像以前仅

李宁:昔日老大,何去何从?

     7月5日清晨6点,李宁公告张志勇退任行政总裁一职,委任私募基金TPG合伙人金珍君为执行董事和执行副主席,同时新增一名独立非执董,为现任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苏敬轼。张志勇在李宁工作逾20年,2004年上市始就为

李宁:哪儿跌倒哪儿站起来!

——“90后李宁”品牌大殇之后,如何走出阴霾?90后李宁,一场自作的品牌大殇。去年第三季度开始的一场品牌重塑运动,让这个刚品尝到北京奥运带来的市场甜头的运动服饰品牌忽然倒了风向。原本,李宁风头正劲,正是在运动服饰品类攘外安内的

李宁:打造精细物流体系

   在李宁公司的一次招标活动上,国内知名的大型物流公司悉数到场,他们满怀激情地希望找出李宁公司的物流薄弱环节,从中攫取商机。但当他们看到李宁公司的物流成本后,满腔的热情顿时消失殆尽,失望而归。    李宁公司原物流总监荀卫

声明:《李宁:走出无为陷阱》为网友枯坐酒灯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