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6日,国际互联网域名与网址分配机构ICANN主导推进的包括繁简体中文、俄文、印地语、日语等11种非印欧语系语言的国际化域名(IDN)测试计划正式在全球范围内启动。专家表示,这次IDN测试将是我国“中文.中国”全中文域名发展的历史契机,互联网域名长期由印欧语系文字主导的局面将被打破,“中文.中国”等全中文域名将成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地址的主流。
![主流域名 “中文.中国”全中文域名将成国际主流](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192437712086.jpeg)
ICANN总裁Poul Twomey表示,“本次测试是ICANN IDN推行进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它将是互联网最大的变化之一。” 这是互联网历史上第一次将非印欧语系语言文字引入顶级域名后缀。自16日起,中国网民只要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例子.测试”或“例子.測試”,就可以登录国际化域名测试的wiki网站参与测试。据悉,本次IDN测试结束之后,ICANN将完成对顶级多语种域名的规划和执行授权的最终措施的制定。包括“中文.中国”、“中文.中國”简繁体全中文域名在内的多语种顶级域名将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国际化域名是将各国语言文字引入互联网地址,以保持互联网领域文化多样性和缩小数字鸿沟的重要创新,包括ICANN、WSIS、ISO等众多国际组织都高度重视并且参与到IDN推进之中。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作为中国的代表,已于上世纪90年代末向ICANN等国际组织提出了使用全中文域名上网的方案。迄今为止,已获得《中日韩多语种域名注册标准》(RFC3743)和《中文域名注册和管理标准》(RFC4713)两项中文域名国际标准,从而为今天中文CN域名的广泛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目前中文CN域名已得到IE7、Firefox、Netscape、Opera等全球主流浏览器,以及微软Vista操作系统的全面支持。据注册商介绍,目前注册“中文.CN”的用户可同时免费获赠“中文.中国”简体和繁体中文域名,为将来顺利升级到全中文域名储备资源。专家表示,中国这一措施保证了我国在中文域名领域的主导权,2006年2月,中国信息产业部公布《中国互联网域名体系公告》,明确了在顶级域名“中文.CN”之外暂设“中文.中国”、“中文.公司”和“中文.网络”3个中文顶级域名的中文域名体系架构。而“中文.COM”、“中文.NET”将因无法实现相应的中文后缀而不能顺利升级到全中文形式,搭不上全中文上网这股国际趋势,面临着逐渐被边缘化的可能。因此,本次全球范围的国际化域名测试是进一步实现我国“中文.中国”等完全中文的顶级域名的历史契机。(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