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还不是金融危机肆虐实体经济的时候,换句话说,中国炙手可热的经济发展虽然开始有了些许停顿甚至滑坡,但这个“冬天”最寒冷的日子还没有到来,我们看到流传的“倒闭潮”、“民工返乡潮”、“ 裁员企业名单”、“不景气行业名单”等虽然都有水分,但是它却因为在这个非常时刻带给了我们非常的担忧。中小企业,在我们的实体经济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角色,但是由于其资金、规模、影响力等资源的有限,中小企业受到金融海啸冲击的可能性最大,有的甚至会因此而“毙命”。寻求政府和外部的协助固然是重要的一条出路,但是“独善其身”同样不可或缺!胎儿总有一天必须剪断脐带离开母体, “自我生存能力”将决定企业能走多远。
保证资金链健康
产品近40%出口海外的玖龙纸业近期被新加坡三大证券行之一的DBS大幅削掉72.6%的目标价,原因是DBS认为玖龙纸业高达95%的负债比率,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应该持更加审慎的态度。中国女首富张茵领导的玖龙纸业一直是“高负债、高增长经营模式”的佼佼者,但是原料价格上涨、销售增长放缓、业务扩张用去大量现金以及相当于差不多半年销售额的应收账款,使得市场都为玖龙纸业捏了一把汗,虽然张茵自己很有信心,但是面对国内外需求萎缩的境地,面对花旗和摩根斯坦利相继下调玖纸的目标价和信用评级,玖龙纸业的前景相当让人担忧。
相反,全球华人首富、超人李嘉诚的旗舰公司和记黄埔有非常保守的“持盈保泰”策略,目前持有的221亿美元的资金,多达69%、接近1190亿港元以现金存放,其余主要投资在最稳妥的政府债券上,股票投资仅占相当小的比重,而其负债比率多年来却一直维持在小于20%以下!这是什么概念?在我们的企业高速扩张、经营成本大幅支出的时候,这些经历过金融市场大起大落的企业家却非常冷静和保守,经验告诉他们,在任何时候拥有健康的资金链都是非常重要的,冬天来了才知道早有准备的“棉衣”是多么的温暖。
以上提及的相对来说算是大企业,但对中小企业来说也是这样的,浙江江龙控股利用神奇的资本运作能力,用短短两年的时间实现在新加坡上市,但是上市用掉了大部分流动资金,对正常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进而银行又收回大量的贷款,企业资金链随即崩溃,董事长陶寿龙夫妇最终选择了亡命天涯。江龙上市圈到钱之后急速扩张的生产能力并没有变成销售的增长,采取低价抢占市场的策略也为其资金链崩盘埋下了伏笔,急功近利和没有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是中小企业陷入资金难题的最大原因。
融资难是我们所有中小企业所必须面对的,但是有了钱之后要干什么、怎么干,我们的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详细的规划,企业经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该是先有清晰的战略,再想如何得到资金,需要多少资金,而经营执行的过程同样重要,玖龙纸业虽然在过去6个月销售增长了44%,但其销售及市场推广成本却增长49%,行政开支更是增加了104%,这就是成本控制不力的表现。所以,成本的控制、投资回报率的计算以及应收应付账款的控制都将左右着一个企业的命运。
创新才是硬道理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多年来为欧美企业创造了大量的价值,而自己却只能靠低廉的劳动力得到了产业链里面很小的一部分价值,而且这还是用环保、能源等代价换来的,产品设计、物流配送和终端零售这些创造巨大财富的环节我们都很少染指。现在欧美市场消费能力急降,启动内需成为所有外向型企业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创新”必然成为极其重要的关键词。我们是一个消费能力不高的国家,产能严重过剩,产量的一半是出口到了海外市场,也就是说,现在这么多的产量要放在国内销售,前景很不乐观,美国是一个负债消费高达95%的国家,而我们远远不是。所以,我们的很多外向型中小企业,或是严重依赖于出口的企业将会面临“熟悉又陌生的中国市场”,产品能否卖得出去将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而我们内向型的中小企业则必定面对更多的竞争者,不创新必定将被淹没在竞争惨烈的红海之中。
首先是产品的问题,国外热销的产品不一定在国内有市场,国外的消费倾向、消费习惯都与我们有很多差异,那么这必定涉及到产品的设计、定价等问题,产品创新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那些习惯于根据国外设计而制造的企业必将经历巨大的阵痛。而一直做国内市场的中小企业则必须清楚,产品的生命周期都是有限的,在大量出口型企业转战国内市场的情况下,要生存就必须做到有效的与众不同。
其次是品牌营销的创新,一个产品通过调研,确认有市场空间,那么如何推广又是一项非常有技术含量、需要高度创新的工作,可以说我们很多中小企业在市场的品牌认知度都是不高的,有的甚至还没有自己的牌子,一直就忙于为国外品牌做嫁衣。做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销售模式根本就是天壤之别,推广方式也必然有很大的不同,从只依靠订单生产,到必须自己去寻找市场,面对这种转型,企业家需要有灵敏的市场嗅觉、整合内脑和外脑的能力以及高效的战略执行落地。
第三,销售渠道的建设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渠道是产品到达终端消费者的路径,外资巨头宝洁、可口可乐等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对渠道做到强势控制和互利双赢。得渠道者得天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是需要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做的事情,创新的渠道合作策略将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
只有创新才能做到产业升级,也只有创新,才能打开新兴市场。这显然对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组织治理要高效
在经济不景气、市场前景模糊的时候,“裁员降薪”仿佛成了企业必定运用的招式,但是很明显这最多只能暂时缓解部分经营成本,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未来。实际上,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很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战略规划,要清晰自己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而不是盲目地进行人力资源扩张,可以用一个人做的工作,不要招聘两个人,没有实际贡献的人不要占着茅坑,有价值的人才应该留下甚至加薪,因为企业的前途就靠他们了。就算没有金融海啸,在当前竞争惨烈的经济环境中,任何企业组织都要做到精简、高效,要让每一个人力资源都成为人力资本。
事实上,企业裁员降薪对提升社会整体消费能力是有巨大影响的,近期日本、澳门和台湾等地政府开始以不同形式向公民发放现金,以促进消费。但是照中国目前的状况,这种形式这样大规模的做法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在危机当前的环境下,我们所有企业都应结合自身能力承担起这种社会责任,一方面持续地招揽、培养有价值有潜力的人才,另一方面加强组织治理力度,合并没必要部门,优化工作流程,控制运营成本,激励并留住有用的人才,方有可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迅雷、腾讯、阿里巴巴等IT企业逆势招聘大量人才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资本,挺过这个冬天,它的好处必然就会显现出来。
中小企业如果拥有健康的资金链条,能够在产品、营销和渠道管理上有效创新,并且有一个高效运作的组织机构,那么这个冬天其实并不寒冷,相反,还可能有更美好的风景。
林岳,海归学者,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多家热门媒体专栏作家,对营销、人力资源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有深层、独特的见解,高度关注民企国际化和外企本土化。欢迎深入探讨:[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1392966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