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谁拥有更多、更新的知识并能尽快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本文主要依据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点,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以及培育方式,使我国企业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与发展,以期适应未来激烈竞争的时代。
关键字:企业核心竞争力 新经济时代 市场;理念;创新
新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谁拥有更多、更新的知识并能尽快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我国市场环境的改变,尤其是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在多个方面更加显示了知识的重要性,迫切地要求中国的企业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适应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
什么是知识经济?简单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一份《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明确指出,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一种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其他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是在社会中发展的一种充分知识化的经济。
一、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
1. 知识推动了经济资本的大力发展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它包括产品量的增加、劳务或服务领域的增加,最终表现结果是商品或货币财富的增加。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增长,基本形态是靠增加厂房、土地、机器设备、原材料、流动资金和劳动力来实现。虽然也有知识和技术的资本投入因素,但更多的是附着在有形资本之上的一种附加投入,不能构成为一种独立的资本。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资本投入代替物质资本投入,从而达到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富能敌国”的比尔·盖茨靠知识致富,才登上了世界首富宝座。同时,邓公也说过“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正因为如此,知识的资本最终将导致世界财富的一次大转移,转移到了拥有知识的人手中。
2.知识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工业经济是以物质生产力为主,而知识经济主要是把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也就是说,产品包含的知识越来越多,包含的物质越来越少,有的人称之为“商品无重量”的经济现象的。例如一个小小的芯片就可以存放大量的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形式。到那时,脑力科研劳动方式将代替工厂的劳动方式,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时尚。
3.世界经济趋向网络化、一体化
网络经济将改变传统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电子贸易则成为市场活动的新特征。跨国公司的出现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互相合作,又彼此竞争的一种新型格局。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领域十分广阔,仅以信息科学技术一种高技术为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计算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芯片技术、等这些技术中全面领先。但任何一个国家又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世界大市场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此可见,知识经济并不是某个地区国家的专利,而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4. 知识是真正占主导地位的无形资源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主要体现在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上。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真正占主导地位的知识是能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动力的知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增长,效益的提高,财富的积累,主要是靠知识和技术创新出来的,知识创新所产生的动力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产业、一个具体生产企业竞争地位高低和经济实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哪个企业拥有了创新的知识和技术,哪个企业就拥有了取胜的重要条件。所以,当今世界一切的竞争主要是拥有知识和技术多少的竞争,知识转化成技术的创新,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竞争,以及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的竞争。
通过对当今知识经济特点的认识,再依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我们就会发现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住脚,那么它所应体现出相应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内涵、特点、构成要素以及培育方式等四个方面。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1.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具有的一种根本的能力。
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在所具有的战胜竞争对手的根本的本领。这里的“能力”所强调的是完成某项工作或者做某件事情的本领。“竞争力”主要是说明战胜竞争对手的本领。知识是人们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我们的企业要做的具体工作就是对知识的有效应用,将知识转化为一种本领或能力。
2.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对相关的知识和知识的有效应用的长期积累和整合的结晶。这个需要我们企业的长期对知识于经验的积累,它潜藏在企业的内部,不是表面就能观察到的。
3.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
西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观点是:企业在本质上永远是一个能力体系 ,积累、保持和运用能力以开拓市场是企业长期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是: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 (C.K Prahalad)与哈默尔 (Gary Hamel)提出了“树型”理论 ,他们将企业比喻为一棵大树:企业的最终产品是果实 ,最终服务是叶子 ,结合产品和服务的业务单位是树枝 ,主枝和树干是企业的核心产品 ,而为整棵树提供养分、维系生命和稳固树身的根 ,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内部性
这个主要体现在是通过企业的内部组织方式产生和形成的,它与企业主体难以分离,不能转让和买卖。
2.唯一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该企业才具有的本领 ,而其竞争对手并不具有这种本领。所以其具有唯一性(也就是独特性)。因为这是别的企业难以模仿和掌握的本领。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 ,沿着特定的技术和管理轨迹逐步积累起来的。
3.渗透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一定会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各项活动之中和产品及服务之中,也会渗透到企业的营销竞争力、品牌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和服务竞争力等各种外显竞争力(一般竞争力)之中 ,并使它们受到根本性的影响。
4.品牌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实现用核心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使用户真正受益。这样长期在客户的心目中就会建立你这样的一个品牌,用户才乐于购买你企业的产品。这个企业也因此在市场竞争中 ,获得长期竞争的优势。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文化:它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源 ,属于企业的意识形态领域 ,是战略层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企业文化能导致员工在共同的价值观的影响下,员工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主观能动性。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和不断创新的动力要素。
技术信息部门:它是企业将知识转换为本领的关键部分,包括技术专利、技术诀窍、技术资料和工艺文件、技术装备及其配套设施等。同时能使及时、完整、准确的掌握和传递最新的市场、产品、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持和更新。因此 ,企业的信息系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巩固的必要要素。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这个部分掌管着企业的最主要的有形资源,同时强调了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员工个人的知识、技术和能力 ,企业员工整体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结构 ,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基础。因为人是最重要的载体,知识是靠人去转换的。在管理方面,通过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方面 ,对企业的资源利用的研究和开发 ,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管理 ,实施各项管理的职能。有效的管理体系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 ,发挥企业系统的优势 ,产生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
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方式
领导方式:企业领导人应重视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工作。企业为了谋求竞争优势 ,必须制定相应的企业竞争和发展战略 ,包括提出本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总体规划和要求。还需要在企业文化中注入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使全体员工 ,尤其是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萌发和成的动力。
管理方式:企业的领导层根据企业的信息系统所提供的关于企业环境、内部条件和过去企业积累的经营管理经验和教训 ,确定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为了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巩固 ,企业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各个职位的作用 ,大量地积累管理工作经验 ,创新适合于企业情况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根据市场竞争的各个方面的信息的变动 ,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开展研究活动。
具体过程:人力资源的知识、技术管理转化、开发和创新——产生成果——应用成果,实践相结合——寻找不足,加以改进——向竞争领域靠拢,转化收益。这个过程是不断的循环发展,才能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的上升。
总之,通过对新经济时代的认识以及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了解,我们发现知识经济成果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今天看到的所有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奇迹,只是这一时代变化的序曲。目前我们还仅仅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入口处,对这场划时代变革的全部意义并不能全面理解。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个时代的到来将改变我们的环境,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世界,改变我们的一切。
参考文献:
1. Prahalad C K, Hamel 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2. 鲁开垠 ,汪大海等.核心竞争力[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1.
3. 吴礼民.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形成机制[J].湖北: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2.
4. 周志明. 浅谈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J]. 黑龙江:交通科技与经济,2003.
5. 刘劲苍.论知识经济的特点以及发展思路[J].商学论坛,1998.
6. 高希宁、董万强、肖宁.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营销策略的创新[J]. 大同:大同大学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