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旁观的轻蔑和冷眼 冷眼旁观蒙牛和特仑苏



      刚经历了三聚氰胺的蒙牛,又再陷OMP的质量风暴。蒙牛因特仑苏OMP事件港股昨日大跳水,盘中最深跌幅超过20%,收盘仍下跌12%,甚至殃及A股的伊利股份昨日午后大跳水。质检总局在公函中提出的监管意见:“鉴于目前我国未对OMP的安全性作出明确规定,IGF-1物质……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如人为添加上述物质,不符合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如该企业认为OMP和IGF-1是安全的,请该企业按照法定程序直接向卫生部提供相关材料,申请卫生部门作出是否允许使用OMP及IGF-1的决定。”目前已有部分超市和地区已叫停并下架。

      特仑苏OMP产品 是 蒙牛于2007年推出的占领高端乳品市场的拳头产品,据称2007年占到高端乳品市场71.2%的市场份额。2008年中,蒙牛86%的收入来自液态奶,而特仑苏所属的UHT奶(超高温灭菌奶)业务,占液态奶收入的65.8%。因之前三聚氰胺的影响,蒙牛2008年发布的财报公告显示亏损9亿元。 显然,此次OMP事件使本来就处于寒冬的蒙牛雪上加霜,风雨飘摇。或许大家对因奶业三聚氰胺事件导致蒙牛股价暴跌(导致蒙牛抵押给摩根斯坦利的股份在价值上大为缩水),以致老牛万言书求援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如今的情势显然并不比上一次乐观,更何况还有什么可以解释?

     蒙牛因为急于求成,炒作商业概念,在自己的高端产品中添加化学制剂,殊不知却抽去了企业诚信的支架。作为中国顶尖的奶制品企业如果推脱责任,声称缺乏这方面的规定,恐怕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牛奶就是牛奶,何必搞得跟保健品一样?蒙牛打出这一概念,无非是出自营销上的考虑。牛奶中添加OMP或者IGF-1,声称可以增加骨密度,由此与同质产品差异化,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产品风险。但是,有益成分也不能随意添加啊!上海药监更是表明无毒添加也违法。不管是外国牛,还是民族牛,食品安全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中国的普通消费者开始质疑莫非某些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给我们普及化学知识? 为何中国的企业可以如此轻易地好了伤疤忘了疼?

     消费者不相信眼泪。蒙牛的企业宣传中有一句话如是说:做企业的98%是在做人。老牛如果忘了安身立命的根本,那么离危险也就不远了。痛定思痛,希望蒙牛和目前尚未查出的一些食品企业本着做良心食品的意识,严于律已,严把产品质量关,不要心存侥幸,将消费者当傻瓜。否则 ,市场的惩罚将是无情的。现在是时候开始反省了。

      记得温总理曾在多处向企业家推荐《道德情操论》(现精装版名为《道德情感论》),教导企业要有道德血液和法律意识。企业家们只有行大道,方能成大器。切记!

 无视旁观的轻蔑和冷眼 冷眼旁观蒙牛和特仑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4428.html

更多阅读

蒙牛伊利纯牛奶软包装袋的材质是什么? 蒙牛和伊利纯牛奶

利乐包是瑞典利乐公司(Tetra Pak)开发出的一系列用于液体食品的包装产品。该产品目前在中国的饮料包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5%。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利乐是最先为液态牛奶提供包装的公司之一。自此以后, 它就成为世界上牛奶、果汁、饮

治愈系的水彩慢生活 新蒙牛的慢生活

     蒙牛的发展一直处于国人的高度聚焦之下,一方面是曾经火箭般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戏剧般的归入中粮麾下。虽然蒙牛初始创业之初就称伊利为老大哥,但我们都不难发现蒙牛的雄心壮志,而十多年过去了,两大乳业巨头都几经沉

蒙牛是中粮的吗 中粮改造蒙牛猜想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蒙牛的乳品销售大幅度下滑,当年亏损9.49亿元。鉴于蒙牛的行为与此前的“完美神话”之间有着巨大的落差,很多人估计,蒙牛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有知名媒体人甚至断言:蒙牛2009年将进入崩溃倒计时。  此后

声明:《无视旁观的轻蔑和冷眼 冷眼旁观蒙牛和特仑苏》为网友科比我的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