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的美国前总统威尔逊说得好:“一个人是否伟大,不在于他把自己看得有多伟大,而在于信服他的人有多少。”(威尔逊,1912-10-03)
看了孔善广先生的“‘主流’经济学家为何受大众冷待?”一文,感触颇多。有感而发,写了如下一段文字。
没有人喝彩。没有人关注。这样的经济学是“主流经济学”吗?
不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资格进入“主流经济学”的殿堂。
所谓“主流经济学家”,其焦点应该对准国计民生最核心课题,提出最科学、最合理的解释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具体标志是:必须有自己的大师和能够得到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一流的经济学著作。而且,其学术观点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广泛的承认。
他们应该是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必不可少的实践经验、有勇气、有良知、有批判精神、有科学态度、有社会舞台的经济学家。
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必须承认,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这样的经济学家,一个也没有。
这里要特别说明:我尊重一些扎扎实实搞具体研究的经济学家,他们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为人正直,胸怀坦荡。国内这样的经济学家还是很多的,他们是在以一个学者的良知和科学的态度“做学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研究工作远离实际,从而,使得他们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在的中国经济学家有两个极端,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个极端是“捞派”:这些人的特点是拼命地捞名捞钱。他们抄一点西方经济学的皮毛,他们参与一些政策的讨论,知道一些内情内幕,就以此为卖点,自称为大师,冠以“著名经济学家”的头衔(特别是出自北京的一些所谓的“著名经济学家”,更是如此)。然后,利用人脉,到处捞钱。具体表现是:出任独立董事,到处发表演讲,为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辩护或者替他们疏通关系,并从中捞取个人的好处。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不再是经济学家,而是“经纪人”。他们还有一个特点:彼此之间互相吹捧,或者(私下里)互相攻击(现在情况要好一些)。所以:市场人士对他们的评价是“厚颜无耻”+“寡廉鲜耻”。
“捞派”中自诩为“主流经济学家”或“权威人士”的人不在少数。都认为自己是正统的经济学家,别人都没他们英明伟大,政府的政策都是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另一个极端是“学院派”:他们的主要特点是脱离实际。主要精力用在写点教材,编点丛书,写点应景的小资文章。不大了解具体实务,不了解政策走向,也不了解中国国情,热衷于搞“空对空”的长篇大论。胆儿小,害怕说错话,站错队。
中国的经济学教授和博导在全世界是最多的,可是,你看到过一本真正有水准(我指的是世界一流的水平)的关于中国经济或者世界经济的专著吗?(这话可能让人难以接受),可是,事实就是如此,没有。
因此,本人认为,中国没有什么“主流”经济学家,只有就事认事、见钱眼开的讲座专业户和胆小怕事的教书匠。否则,中国人早就有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了。如果有人标榜自己是什么“主流经济学家”,那只能被天下人耻笑。
我觉得处在两个极端的经济学家各自选择了自己的生存方式,没有什么不对,无可厚非,那是他们的个人自由。我们要尊重个人选择的自由。只是不要给自己贴上“主流经济学家”的标签,并且利用这个标签到处唬人,捞名捞利。否则,很容易让人产生“假冒伪劣”“主流经济学家”的联想。
我认为:中国的经济学家如果要高居“主流经济学家”正统地位,就应该深入到“珠三角”、“长三角”、“大西部”等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方,研究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也许,这样的东西,更有生命力,才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
特别声明:我写这些文字,不是针对任何个人,是对一种自诩为“主流经济学家”的现象进行批判,这种批判是善意的,所指出的现象是客观事实,现象就是现象,至于所指何人,则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如果认为我的看法有什么不对,请大家批评指正。
(写于2005年3月20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