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率从微观上讲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比如一天、一月或年)因劳动投人创造的产出或收益与投入或成本之比应该达到某一水平而实际未达至的状态。
宏观上讲是指由于存在过度竞争,决策失误等导致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完全末实现,产品的实物形态未能充分实现为价值形态;对低效率劳动作了分类:根据劳动主体的主观意愿将低效率劳动为自愿的低效率劳动和非自愿的低效率劳动,根据低效率劳动的层次可以划分为劳动者个体低效率劳动、微观经济低效率劳动中观经济低效率劳动和宏观经济低效率劳动;根据区域可以分为农村低效率劳动和城市低效率劳动。
低效率劳动的判断标准:1.减少劳动者数量实际投入的劳动量是否必然减少;2.减少劳动者数量实际产出是否必然减少;3.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产品的次品率或废品率能否降低并长期保持较的状态;4.减少过度竞争而导致产品积压的减少,符合上述四个条件之一就可判断存在低效率劳动。
无效劳动和负效劳动:劳动是指边际劳动效率为零的劳动,即每增加一单位劳动量带来的收益增量或产出增量为零,负效劳动是指边际劳动效率为负数劳动。
影响效率的因素:从劳动过程自身来看,影响劳动率的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劳动者的主观因素包括身体素质、思想素负、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劳动手段主要包括劳动工具的先进程度及其规模;劳动过程的管理;政策因素主要包括人口政策、就业政策、分配政策、财政政策等。
研究该理论可对西方经济学家的劳动效率思想如古典经济学家配第、斯密、李嘉图等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家泰罗、梅澳等经济思想做分析,可重点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效率思想包括马克思、列宁、邓小平作分析,并可对西方经济学家劳动效率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劳动效率思想做简要述评,使文章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