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西部经济差异 经济异论



很小的时候,我就问自己,什么是价格?为什么东西都有自己的价格甚至同样的东西也会有不同的价格?虽然在学校接触了政治经济学,这些疑问仍未得到完全释放。我觉得在价格的表面现象下,也许还有更多远为迷人和复杂的规律等待着被发现。一旦认识了这些规律,我们就能更好地驾驭经济的快车。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惮以单纯的头脑不懈探究纷繁多变的经济现象的原因。多年来,在我的苦思冥想下,各种怪异甚至愚蠢的念头相互碰撞,偶尔也会碰擦出一点小火花,这些火花慢慢地积聚,直到今天才终于有了些许光亮。它们的能量仍然很小,更谈不上什么燎原之火,可我觉得它们终归是希望之光,说不定会给智者们带来一丝启迪,引爆他们积蓄已久急待喷薄而出的能量。现将我的这些不才之见以十三问的形式略述于下,冀望抛砖引玉,与同好共飨。此文写就于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谨以此文向党献礼。

一、什么是需要?

趋利避害是生物体的本能,而能够满足生物体趋利避害所要求的条件,就是生物体的需要(由于经济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以经济为研究对象的这里,生物体的需要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人的需要)。要注意的是,在此所说的“利”“害”不仅仅是指生理上的利害关系,还包括能够实现人的生活需要以及精神满足的种种利益关系(包括物质关系和社会关系)。

各种需要的出现,不仅仅是天然的、生理性的,它还与人类社会的进化息息相关。除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生理需要是天然要求的之外,其它种种需要都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

由于不同的人对“利”的理解各有不同,因此他们的需要也会大相径庭。但本质上,种种需要的出现都是必然的,并且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产生和变化的。具体地说,种种需要的出现,还是来自人类对“利”的理解与认识,并且这种认识是受客观环境(包括科学认识水平,舆论气氛等因素)的制约的。人的本能所趋的“利”也就是人的需要。

经济学是一种社会科学,在经济学的领域,要研究的对象不是自然人,而是社会人,人的社会属性在经济学领域是决定的因素。因而我们在考虑人的行为特点时,可以忽略纯生理上的反射反应,而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有意识的行为上。对人类有意识的行为而言,总是先有主观上的认识,然后才有客观上的付出,并且受客观条件制约的主观认识,若未经付出转化为客观的事或物,则相对他人而言也是无意义的。

二、什么是需求?

需求即指人类追求、实现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的欲望。这些需要还未得到满足,因而需要额外的付出。

与产生需要的必然性不同,需求的出现带有主观能动性、本能性,它本质上表现为一种欲望。

需求是有程度上的区别的,只有在意识到某种需要得不到相应的满足时,才会产生对该需要的需求,而且需要越是不容易满足,需求就越强烈。换句话说,需求与实现需要的方便度是成反关系的。一种需要越是容易得到满足,则人对它的需求反而越低。最典型的例子是空气,人活着离不开它,人类首先需要它,可正常情况下谁也没有产生过对空气的需求(因为人的本能已得到了满足)。另一个例子是水,干旱地区为了一口井会争得死去活来,甚至导致战争(这是由人的本能所决定),而在多水地区,人们对水却可视若无睹。其它的例子还有阳光等。因此可以这么说,有需要不一定会有相应的需求(因为已经得到满足),而有需求就必定对应相应的需要。

三、什么是价值?价值就是付出吗?

价值就是人们对某事物能满足其需求的认可。这种认可在主观上是对其能满足需要的功能的承认并在客观上表现为因其所满足的需求而可承受的付出。这里的付出不仅指支付的交换物,其实任何学习、寻找、发现、收集、创造以及其它有意识的实践的行为也都可称为付出(包括劳动)。而所谓的认可,是一种主观判断,它与事实的接近程度还取决于人们一定时期内的认识水平。

价值的存在取决于事物的客观存在。当事物变化时,价值必然也会发生变化。事物在被创造的过程中,其价值是增加的。而当事物发生消耗时,其所具有的价值也会随之慢慢减少。一旦事物被消耗掉,其价值也就消失或转移到新事物中去了。

根据定义,价值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它以是否存在对某事物的需求为前提,以人们是否因该事物而有所付出为表现。只有通过付出使某事物能满足需求,该事物才能得到认可,才具有价值。任何具有价值的事物必定包含了人们某种程度的付出,但价值的核心仍是对需求的满足。付出只是过程或手段,而满足需求才是目的。

因此事物价值的大小不仅在客观上表现为人们愿意因实现其有用的功能所付出的量(包括劳动量和交换物的量),更在主观上取决于对其满足需求的认可程度。并且主观的认可度是价值大小的决定因素而客观的付出仅为因变量(即前者的结果)。某事物对某人的某种需求的可能的满足程度越高,对那人而言其价值就越大,他愿意为之付出的也就越多。

同时,价值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不同对象对同一事物的需求都不一定相同;甚至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对象对同一事物的需求都可能有变化,这也注定了对任一事物的价值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不同的人对需求与付出的认识程度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即使人们遵循了等价交换的原则,在现实生活中却仍然会出现价值的参差。

价值作为事物的一种主观属性,是只能在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中形成,并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是有差别并与需求的客观状况是分不开的。如果说价值是可以被创造的话,则它的创造离不开对客观存在的主观认识,而劳动仅是这种认识的后果,尽管劳动是实现新价值的唯一途径。

价值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的需求,并且总是先有需求然后才有付出,即总是先有对价值的认识而后才有为实现价值的劳动(劳动不是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的活动吗?这种目的实际上就来自对价值的认识)。

事物的运动状态及自然属性不会因人们对其价值认识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价值不是事物的自有属性。价值的根本来源是人们的主观上的需求与客观所表现的付出。人们的需求为价值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有需求就有满足需求的动机,有动机就有为了满足需求的付出,为满足需求的付出(包括劳动或交换)则体现了付出过程的价值,而付出的结果是否能满足需求才将最终决定该结果价值的有无。

要说明的是,某事物的价值虽然是由主观形成,它可能会因客观情况的改变而有变化但决不是可以被凭空捏造和想象的。价值的形成,核心在于对事物满足需求的程度的判断,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水平,是受制于一定时期的客观因素的。因此首先必须有物,而后有对物的作用的认识,而后该物才有价值。任何人对事物价值都有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对每人而言都必定是相对符合实际并且只能是唯一的。对价值的判断不是想说什么就是什么,想说多少就是多少的,连自己都不会相信的判断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称有价值的事物也就是被认可为能满足需求的事物是价值物(不仅仅指生产的实物,同时也包括管理、服务等活动),而参与了交换的那部分价值物则为交换物。价值物是可以通过劳动被创造的。所谓价值的积累,在形式上是表现为价值物的积累。但它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价值物的量的多少,还取决于人们需求的变化情况。同样的价值物,因人们需求的变化,其价值也会不断变化。当价值物的供应较充裕,人们的需要满足度也高,对价值物的需求就会降低,价值物就发生贬值现象,反之则价值物会出现升值,这就是供应与需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

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物,但不等于包含了劳动的就必定是价值物。因为劳动的结果不一定能满足需求,而如果没有需求,没有对需求的满足,也就谈不上价值。确定某事物是否满足需求,是一个主观判断的过程,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价值才得以形成。

对事物的认可虽然是由人的主观决定,但某事物价值的大小,还是可以通过其与实物的交换得到具体的量化,这种量化过程称之为价值的实现。(注:实现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对价值进行量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储值的目的,如果把储值这种目的也作为一种需求,那么也可以将实现价值的过程等同于满足需求的过程。而不是只有价值物被最终应用和消耗,才说该价值物满足了需求)。

价值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量。它的大小与人们抽象的需求满足度相关而其实现度则与人们愿意为之的付出成正关系。对某事物价值的认定将为可能的交换打下基础,从而产生价值物的流动。对同一人而言,他的需求度越高,则愿意的付出越大,但对不同的人而言,由于受交换能力的限制,其实际可以的付出是有差别的。这就导致如下结果:不同的人即使对某事物有同样的需求但对其价值的实现在客观上也会存在差异,根据人们趋利的本性,价值物必然会流向有较高价值实现量的一方。从而产生如下现象:用于满足需求的价值物并不总是流向需求大的一方而是流向其价值实现量大的一方。

在一个社会中,需求是有层次、有范围的,这就是说价值也是有层次和范围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需求都可能有大有小,则同一事物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价值。因此对价值的预期实现值越高,其可能实现的范围就越小,反之则越大。一旦某事物不能实现对它的预期价值时就会停止流动。

任何有价值的事物都具备满足人们需要的能力(也就是下面要说的使用价值)。所谓使用价值,就是指事物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能力。它与价值不同,是事物的客观属性。比如说空气和水,有谁能否认空气与水的使用价值呢?它们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于是我们说它具有使用价值,尽管我们通常意识不到对它们的需求;又比如艺术品或风景区,它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因此也具有使用价值,然而如果人们没有意识到它们的使用价值或对它们没有需求,那它们就没有价值了。因此可以这么说,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就有价值,而有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使用价值。要指出的是,事物的使用价值无论是来自天然还是来自人类的劳动,无论它们是否已被人发现和认识,都是客观存在的。

四、交换及等价交换的原则

交换是一种经济现象,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社会出现了剩余的物质时,以手中相对多余物质换取相对短缺物质的行为就是交换。交换的主体至少是两人以上。它实质上也是一个价值物的再分配过程。

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步专业化,交换在人们的经济行为中所占有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以至于在对现代经济的研究过程中,交换成了必不可少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可以说如果没有交换,就不可能有现代经济的正常运行。从总体上看,交换过程就是价值物的分配和流通过程,促进了交换就促进了价值物的流通,从而有利于社会再生产。

一般情况下,交换是以人们的具体需求为主导的,然而,人们对交换物的需求也就是交换欲还受到个人所能提供的价值物的多少(即交换能力)的限制,因而要促进交换除了制造需求外还要设法提高交换者的交换能力。

在交换的过程中,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都会将自己的交换物与所要交换的事物的价值进行判断和比较,而只有双方的认识在价值的层面达到一致,交换才可能成立,这就在无形中遵循了等价交换的原则。事实上,交换的各方由于各自所处的环境和地位的差异,对价值的认识不会绝对一致,但在等价的原则上尽量为自已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则是人的本性所致。正是由于这种客观环境所造成的认识上不可避免的差异,才会有所谓双赢局面的形成。

打个比方:一件事物在一周前是以两千元价格卖出去,一周后它降到了一千元,相对一周前成交的人而言,现在可以一千元的价格再次成交,那么上次的交换是等价还是不等价呢?我们只能说:相对一周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那次的交换仍是等价的。能够成交,就说明了对价值的认可,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对价值的认可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并不能就因此否定以前的价值。经济现象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对这种主观的变化难以把握。

五、什么是价格?

一个价值物被创造后,可能由于自用而没有经历价值的实现过程,但不能因此就说它没有价值,因为创造和应用价值物的过程就已经体现了对该价值物的认可。因此价值物的价值与价值的实现量是不能等同的。有价值不一定有价值的实现量,但有价值的实现量就一定有价值。同时,由于需求的不可计量性,使我们无法通过除了交换之外的方法来计量某事物的确切价值,并只能假定每次等价的交换就是反映事物价值的唯一方法。而为了能够计量全部价值物的价值总和,我们不得不引入一个预期实现量,来表述那部分还没有实现的价值--那就是价格。

众所周知,价格的概念是在交换中产生的。有谁能离开交换物来决定某一事物的价格呢?无论交换的对象是实物还是货币或者是某种服务。价格实质上是指交换双方对事物在交换过程中预期所要满足的需求或者说所要实现的价值通过货币而得到的量化(特殊情况下如早期交换是以物易物,则以交换物的数量来决定)。如果交换双方对交换物的价值认同,则交换能够进行,反之,交换将无从实现。可以这么说,某事物的价格就是其价值通过交换物(一般即指货币)预期会得到的量化和体现。请注意这时的价值必然是预期型价值。

成交价格是指某事物的价值在交换过程中通过交换物实际得到的量化和体现。成交价格的大小取决于交换双方对价值的认同,具体而言就是由交换双方的需求欲所决定,它反映了某事物在成交的那一刻所具有的价值。而需求欲则取决于需求的现有的满足程度(现有满足度越高,则需求欲越低,即双方是反比关系)。而这种满足度不仅取决于交换物满足需求的能力,而且与获得交换物的方便度有关。一般而言,获得某种交换物的方便度越高,则其对相应需求的现有满足程度必然越高,则人们对该类交换物的需求欲必然越低,因而该类交换物的价格必然越低。由此可知,价格的计算本身就带有主观性。如果交换双方对事物价值的认定不一,则交换将无法进行,而没有交换,也就就没有成交价格。总之,事物有价值不一定有价格(因为可能没有经过交换,比如自产自用的东西),但其若有成交价格则必然有过相应的价值。

价格的引进方便了我们对价值的计算,但这种引进同时包含了不确定的因素。要说明的是,价格是相对于一定范围内预期的价值实现量,而这种预期的实现量与实际上该范围内的需求量并不总是完全一致的。当该范围内的实际需求高于预期时,就会表现为供不应求,这说明价值物的价格相对于该范围内的实际需求被低估,于是价格就会上升,以符合其实际价值,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涨价,反之则称为跌价。但涨价是否就是所谓的升值呢?结论是不一定。升值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价值上升了,那只有什么情况下事物的价值才会上升呢?当然是在同样的范围内对该事物的需求相对增大时。而涨价并不意味着一定范围内实际的需求增大了,相反它只是对价值物所要满足的需求的范围所进行的调整。因此说,客观的供应与主观的需求关系决定了价值物在交换过程中价值的大小,同时间接反映为价格的高低,价值物供求关系的变化就引起价格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经济现象总象天气现象一样难以把握的原因了。因为经济现象与人的心理行为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不能了解人的复杂心理和行为,就无法理解纷乱的经济现象。

 中国东西部经济差异 经济异论
六、什么是货币?

简而言之,货币就是用于量化价值的特殊交换物。它是价格的实体。因为成交价格都对应于价值,所以通过交换而得来的货币也就体现了某一事物在成交那一刻的价值。货币也因其这一特殊属性能够胜任计算储值的任务并实际担当储值的角色。因此货币在总量上应相当于积累下来的那部分价值(包括服务与实物等形式 )。于是有下面的等式:

货币总量=已创造的价值总量-已消耗掉的价值量

其中:货币总量是特指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总面额。它对应于该时期内所有价值物的可成交价格之和。只有在货币总面额等于所有价值物可成交价格总和(即价值量和)的情况下,货币的面额才能真实地反映价值物的价值。在现实中,货币总量是相对稳定而该时期内价值物的数量及价值量却是会随实际情况而不断变化的,这就造成货币的单位面额所对应的价值的波动,于是货币就会升值或贬值。从而可得出如下结论:一定时期内,价值物的消耗总是大于供给,或者货币的投放量相对过大,都是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

最初的交换是以物易物,货币就是交换物本身。发展到后来,为了交换的方便,货币作为一种专用于交换的交换物被独立出来,成为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形态。货币为什么会具有储值的功能呢?这就是接下来所要讨论的问题。

交换也许是最早的社会现象之一,当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而又有剩余的劳动品后,交换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交换(物)早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需要了。早期的交换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简单的物物交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交换的人越来越多,交换的对象越来越复杂,原始的两两之间的物物交换已经不能适应复杂的交换需要。比如说:某甲有一头牛,想换某乙的三只羊,可某乙此时没有对牛的需求,反而对丙的两头猪有兴趣,而丙此时却只看中了某甲的牛,三方都有各自的需求,原本可以互补,却因为两两的交换意愿不一致而不能如愿。因此要求有一种交换物能具备这样的功能,即能让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都能认可其交换的价值,从而实现代替具体交换物的作用。于是货币就随着这样的需求应运而生了。因此货币的首要特征就是:它能被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所认可和接受其可用于交换的价值(具体地说也就是其能作为一种有明确价格的交换物参与交换)。

在交换出现的早期,货币因其天然的可用于消费的使用价值为人们所承认,于是作为一种消费品而参与交换,它的交换价值就在不知不觉中为人们所接受。随着交换的规模越来越大,交换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交换与人们生活质量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货币因其本身的几个特性:具有一定的数量且不易仿制;易于保存和携带;便于分解与组合(也就是有一定的数量级,可以胜任微量交换以至于海量交换)能够满足大规模的复杂交换的需要,从而被人们逐渐接受为首要的交换物。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物质不再是完全被马上用于消费,部分剩余的物质因此慢慢积累了起来,这就为货币的备用性创造了条件。因为人们在得到货币后,能够用它交换到别的必需品,所以货币逐渐不再被直接用于消费,而是作为一种备用的交换物以准备在需要时交换那部分积累下来的物质。货币用于代替一般交换物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于是便逐渐演化成了一种具有比较确定价值的备用消费品性质的交换物。从此货币具有了储值的功能。发展到今天,货币的价值已不在于其作为消费品的可用性,而在于其能够胜任作为体现价值的交换物满足人们进行交换的需要。一个人交换来的货币越多,说明他创造过的经济价值越大,他可以向别人索要需求的资本也就越雄厚。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进化史上的一大飞跃。在此之前,金属货币还保留着其天然的使用价值,到了纸币出现时,其使用价值已完全集中于作为一般交换物的代替品了,人们对它的认可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承认纸币可以因其信用代替金属货币换到东西,从而步入了信用交换的时代。从上面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信用交换有两个前提:一是必须拥有足够的可用于实际消费的交换物,也就是要有再生产而且必须是有效的再生产,能够保证对消耗实物的补充而且必须符合人们的需求,这样人们在拿到纸币后才不担心交换不到东西,纸币才能起到储值的作用。由于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而其信用实质上是建立在纸币发行方的权威性上,这种权威来自发行方对纸币的保值承诺,这就要求纸币发行方要有能力保证整个社会的有效再生产;另一方面要求所发行的纸币必须易于被辩认,且不易被仿造,这样才能保证纸币的信用与权威性。这也是纸币与普通纸张的区别。而且纸币的流通量要与实际交换的需求量一致,否则纸币就会升值或贬值,极端情况下,当它们之间的数量差急剧扩大时,也会导致信用的崩溃。

再来谈谈货币与价值的关系。我们知道,价值来源于需求,当生产力逐渐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生产的物质越来越丰富,对交换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而且交换的目的也不再仅限于消费(比如作为备用而积累),原始的物物交换已不可能适应大规模复杂交换的需要,货币的出现正好因应了这种需求。这也是货币价值的根本来源。值得注意的是,货币的这种价值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之上,这种信用要求货币的来源必须是可靠的。一旦丧失了信用,则货币将不能满足交换的需求,从而导致其价值的湮没。另外,货币的流通量与其价值也有关联。其流通量不足以满足交换的需求时,货币就会升值,这就是通货紧缩现象,反之货币就会贬值,出现通货膨胀现象。而交换需求则取决于某一时刻一定范围内全部可交换物的规模、数量,以及人们的交换意愿。如果有交换意愿的交换物的规模、数量大于可用于交换的货币流通量,那么人们对货币的交换需求将会上升,从而使货币具有保值、升值趋势,反之则货币将趋向于贬值。而当上述两种情况达到极端的状态下,都将使货币的价值湮没。比较难理解的可能是前一种情况,而实际上这种情况历史上还没出现过,即在物质极大的丰富,人们已不需要通过交换来获得消费品时,货币自然失去了其价值。

七、什么是经济?发展经济的本质是什么?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哪里?

经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为满足个人需求的动机下所进行的一系列生产、交换、消费活动的总和。

本质上,发展经济的过程就是制造需求并满足需求的过程。归根到底,发展经济也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价值物的积累。一个经济体规模越大,创造的价值物越多,说明它能满足人们需求的能力就越强。

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在于人们不断增长变化的需求以及人们不断增强的满足需求的能力。要强调的是,需求不是可以随意制造的,制造需求的过程必须是一个引导的过程,而不能是强加的过程,因为人的意志是不可以被强加的。扭曲的意志换来的只能是扭曲的经济。自愿的需求才是真正可以持久的需求,而违心的需求甚至不能称作需求。

八、怎么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

由价值的定义可知,要形成价值,首先要有价值物。而要创造价值物,必须满足两个前提:一个当然是需求,另一个则是满足需求的能力(即经济能力)。在现实中,也许人类从来就没缺少过需求,所缺的多半只是满足需求的能力。前面已经说过,发展经济的动力是需求,但仅有动力,没有驾驭动力的手段,则结果只能是破坏,而驾驭动力的手段就取决于满足需求的能力。提高人们的经济能力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了经济能力的人才能参与生产与交换等经济生活,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只能坐吃山空。经济能力的培养来自经验和教育,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手段来提高人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励人们学习。

因此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就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一方面,对有经济能力的人,要诱发他们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对没有经济能力的人,则要着重培养和激发他们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加入经济生活,参与交换;再一方面,有了经济能力有了需求还不能保证经济就一定会发展,这是由于信息和流通的限制,有需求却不知在哪里可以得到满足,有能力却不知哪里有需求,价值物当然无法顺畅地流动了,因此还必须创造好的条件保证信息的完整、准确与流通的顺畅,这样才能保证价值的顺利实现;当以上条件都满足后,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素也许就只有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限制了。

经济到底是如何增长的呢?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模型: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圈里,住了四户自济自足的人家。假设他们所需的各种原料都是取自天然并且取之不竭。每户的劳动时间都是每天四小时,并在吃、穿、住、用几方面各花一个小时。由于几户各有所长,他们在吃、穿、住、用各方面所得到的满足度也不一样。某甲对厨艺很在行,他在吃这方面每天的满足度都为2(相当于每天创造了2点的价值),而在其它方面的满足度只为1;类似的,某乙、某丙、某丁各对穿、住、用的满足度为2,而在其它方面的满足度为1。最初他们之间互不往来,日子就这样过下去,所创造的价值也维持不变。突然有一天,某甲觉得某乙的衣服很好。于是他向某乙提议,由某甲负责某乙的吃,而由某乙负责某甲的穿。某乙当然求之不得。于是某甲每天花两小时用于吃、某乙则花两小时用于穿。通过交换,他们的对吃、穿的需求满足度都达到了2。并在交换的过程中,每天新增加了2点的价值。尝到了甜头的他们于是与丙、丁开始了交换,最终的结果是:甲、乙、丙、丁各自从事擅长的工作,通过交换使需求的满足度都达到了2。一段时间后,由于专业性的增强,他们满足需求的能力都达到了3,每天所创造的总价值量比起最初增加了28点。并且现在他们的能力还在不断增长,从而不断创造新的价值。

从上面的模型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经济是如何发展的。甲、乙、丙、丁的劳动量都没有增加,但他们创造了新的价值,经济生活得到了发展,最终体现为他们的生活质量都得到提高。在这个模型中,专业化的生产加上交换,其结果是实现了新的价值。当然在该创造价值的过程中,离不开对需求满足度的认可这个大前提。

上面的模型是理想的,之所以理想是因为现实中没有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同时各人的能力差别不会象这个模型一样理想。但它给了我们一个启迪:要发展经济,每个经济体都必须拥有比较优势,这样才会为交换提供可能。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我们必须善于发现和利用比较优势。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只有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他人的不足,才有可能发展自己。

九、什么是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特产吗?

人的自然能力是有差别的(尽管这种差别并不是太大),这也注定了在经济社会中即使是遵循了等价交换的原则也无法保证价值物在分配上的绝对平均。自然能力相对较大的人经过付出积累的价值物会越来越多,这些积累下来的价值物通常的表现形式就是资本。一个人积累的资本越多,他的个人生产力相对其它人就越大,如果他善于运用这种生产力,再辅以适当的客观条件,则他积累的价值物的数量将以加速度增长。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下面将细谈。

个人的经济能力就是个人生产力,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个人生产力等于劳动对象、生产资料、及劳动者三者之和。劳动对象包括生产原料和服务对象,它们是生产力产品的原形。而生产资料则包括“人类扩展的大脑”--知识和“人类延伸的手臂”--工具还有“人类外在的血液”--资本,它们是决定个人生产力大小的关键因素。至于劳动者,单纯从自然属性的角度来看,每个劳动者的自然能力(包括体能与智能)是相差不远的。对任何人而言,只要能够掌握生产资料的应用,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劳动对象与生产资料的区分没有绝对的界线,某事物是前一阶段作为劳动对象被生产的结果,但也可能在后一阶段作为生产资料被应用。而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生产资料之间是有数量上的对应关系的。一个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可以作用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是有限的,当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量超过了个人的应用能力时,要完全发挥其作用,就需要更多的劳动者。但反过来一定量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可以吸纳的劳动者也是有限的,无限制地吸纳劳动者只会造成劳动力的浪费以及低效率。个人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石。我们可以根据定义得到以下公式:

个人生产力=劳动对象+生产资料+劳动者

         =服务对象+生产原料+知识+工具+劳动者

研究经济现象离不开对群体的研究,社会生产力不是个人生产力的简单和,它还包括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管理。有了有效的管理,个人生产力才会有序发挥,而不是被无谓的消耗。为了保证相对稳定的管理,必须制订相应的制度并树立必要的权威以落实。制度可由人们的经验积累而不断修改完善,权威则只有在公正的基础上才能树立。一个社会制度若无法从根本上完善,即无法保证其公正性,则很难树立必要的权威,在人们对自然界认识有限的现实下,引入神权(宗教)也许是一种不得已的需要吧。神权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公正性权威(即公权)的不足。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公式:

社会生产力=个人生产力+管理

         =个人生产力+社会制度+权威保证

         =个人生产力+社会制度+公权+神权

前面说过,劳动对象与生产资料都是有限的,它们所可以吸纳的劳动力也是有限的,这就直接影响了劳动力的供求关系。由于人的经济能力不同,所积累的价值物的量也有大小之分,这些积累的价值物是可以转化为生产资料的。当一个人占有的生产资料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以致于他个人无法同时利用时,他就会将这部分多余的生产资料以有偿的方式提供给其它缺乏生产资料的人或以购买劳动力的方式来对多余部分的生产资料加以应用,这就形成了对应于生产资料的劳动力的供求市场。当一定时期内,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力就会贬值,这样占有生产资料的一方在分配中相对于劳动者处于优势地位,其在分配过程中占有的价值物就相对于劳动力供求平衡时要多,多出来的这部分就是我们常说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存在引起价值物分配在事实上的不均,即使这一切都是在等价交换的形式下进行的。从剩余价值产生的过程来看,有其客观性,只要劳动力供求达不到平衡,剩余价值的产生就不可避免。而如果强行将劳动力 提供给生产资料,虽可求得表面的供求平衡,但实际上就影响了生产效率。

当社会上的价值物的分配不均过于悬殊,从而使得交换无法持续,价值物不能流通,以致底层的劳动人民通过劳动所得的价值物都无法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时,就会发生所谓的经济危机现象。从上面的定义看,无论是哪一朝哪一代,也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一样的。而朝代的更替过程,无非是价值物的刚性再分配过程。

十、怎么判断一个经济体的运行状态是好是坏?

一个理想的经济体当然应该是不会发生经济危机的经济体。也就是说这个经济体应当有一种机制,可以保持社会劳动力供求平衡从而达到分配的适度平衡,既能促进个体的效率,又能保证弱势群体的消费能力,使得生产、分配、消费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中,避免不得已的刚性分配对人类社会带来的伤害(如战争、掠夺等现象)。要保持社会分配的平衡,靠单纯的“劫富济贫”是无法真正持久的,但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所追求的就是一个能以富带贫、以富济贫的经济体。在现代社会中,通过税收调节收入是一个好手段,但同时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为维持社会制度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的保证,还为向社会提供新的生产资料作了储备。由国家财政提供的生产资料是一种公有制的形式,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供求紧张的矛盾,因此是有其现实性与必要性的。至于个人的私有财产,由于这是个人价值物的积累,更有必要予以保护,以维持社会的公正性。如果能够满足以上条件,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好的经济体。

现实中的经济体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经济的运行也会一波三折。而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人们的消费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促进或者延缓这种起伏。因为一般人们通常无法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从而只好通过事物的表象来判断经济体的运行状态,这种表象有时甚至涉及到上层建筑。通过表象的判断与事实多少会有出入,当多数人的判断与事实一致时,他们的行为就会促进经济发展的进程,反之则会延缓该进程。

十一、改善社会制度的必要性

一个人经济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他的聪明才智、所受教育以及努力程度,而这些因素与这个人的身份地位是紧密相关的。身份地位的改变受限于社会制度,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身份地位基本上是世袭而且很难改变的,穷人没有受教育的权力,这就限制了他们的经济能力在其它各方面可能的发展,因此世袭的身份地位几乎成为了个人经济能力的决定因素,这种僵化的身份制度无形中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枷锁之一。因此要提高个人的经济能力,社会制度的改善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关键因素。而只有个人的经济能力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才会有进步的可能。

十二、什么是剥削?如何理解剥削?

所谓剥削,就是一部分人通过以暴力维持的制度所许可的不平等地位在与另一部分人交换价值物的过程中获取相对多的利益。前面说过,交换应是以等价的原则进行的,这种原则实际上也是要靠暴力维持的。剥削所包含的暴力是较隐蔽的,因为它多以等价交换的形式出现,从微观上看交换双方似乎是平等的,但在总体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下,供求双方实际所处的地位在宏观上是不平等的,而强势的一方总是可以获取相对多的利益。剥削与掠夺的区别仅在于是否用了等价交换的名义和形式。真正的等价交换应在供求平衡、交换双方完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那么占有“剩余价值”算不算一种剥削呢?我认为就是一种剥削,因为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就是供求不平衡。剥削是一种应尽量避免的现象,因它最终将导致经济危机,从而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彻底否定“剥削者”。人的本性是趋利的,剥削现象的出现是由人的本性使然,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存在是有其客观性的。如果片面否定“剥削者”,那么从古到今可以被称赞的人就没有几个了。在供求不平衡的前提下,谁没有或多或少地剥削过他人呢?我们知道买小菜要在晚上买,因为那时小菜便宜,那我们有没有想过这种行为对于卖菜的人实际上也算是一种小小的“剥削”呢?因此真正可行的方法是创造一个供求平衡的大环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剥削现象。(当然,所谓的供求平衡是一个理想的情况,它不仅依靠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来实现,还要受自然资源等客观因素的限制)。

十三、什么是物质、能量、场、质量、时间、空间、意识?

看完上面结论,有人也许会说:“你总是强调先有需求再有行动,是不是就等于意识决定物质呢?”这就不能不涉及到所谓的世界观了。

世界是物质的,而让物质运动的因素就是能量。能量在各向同性的情况下表现为“场”,既没有质量也没有运动。而质量则是有方向的能量,因此有质量也就有了运动。(运动的质量是一种特殊的能量,是另一种表现形式的场。)空间是能量方向性的产物即质量运动的产物,而时间则是质量的运动过程。

而意识是质量的运动对“场”的影响结果,它反过来对质量的运动发生影响,从而表现出一定主观能动性--其过程类似于钢被磁石所磁化,又反过来影响磁石的运动。因此意识现象实质上也是一种物质的运动现象。从而仍旧是物质决定意识。

最后,用以上的观点解释几个现象:

股市的波动现象:事物的价值不仅仅局限在其使用功能上。人的需求是多样且复杂的,对某一事物的需求可能不会限于其使用功能上。在某些条件下,人们会对事物赋予额外的意义,从而使事物因满足使用需求之外的需求而具有价值。比如股票,它满足的就不完全是人的投资需求。股票的价格为何会远远高于其面额呢?因为它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投机需求而不仅仅是投资需求。人都有投机的需求,股票则因其能满足投机的需求而具有超过其面值的价值。最初股票是因其投资功能而流通。由于股票的投资收益相对银行较高,愿意投资于股市的人逐渐增多,对股票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如果股票发行量相对滞后,则相对而言股票的价值就会逐步上升。而这种上升趋势无疑会强化人们的投机心理,于是参与投机的人越来越多,投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最终使股票的价值远远高于其面额,也远远高于其投资价值。但毕竟投机者的资金是有限的,一旦这种资金量达到一定上限,投机不再有预期收益时,对股票的投机需求就会下降,这时股票的价值就会下跌。而这种下跌趋势同样会弱化投机心理,加速投机需求的萎缩,从而出现恐慌性抛售,于是股票价值暴跌。任一股票的发行量都是有限的,当某个股票价值上升时,在任一个价位成交的量,都会对其后的价位产生抛压。如果此价位后的投机需求量为零,则该价位就是最高价位。如果该价位后仍有投机需求,则该股票价位将继续上扬。反之当股票下跌时,在任一价位的成交量都会对之后的价位产生托压。

通货膨胀现象:在某一时刻用于交换消费品或生产原料的货币量大于实际可交换物在前一时刻所对应的货币量,则单位货币对应的可交换物相对下降,货币就会相对贬值。因此有两种原因可导致通货膨胀。一种情况下,货币投放量过大,而市场供应的价值物数量却相对不变,则每单位数量的价值物可交换到更多的货币,于是货币贬值。反之,如果一段时期供应跟不上,而货币总量却相对稳定,则单位货币可交换到的价值物就相对要少,这也会导致货币相对贬值。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储值;一是交换消费品。这两类功能是相互对立的,同一货币不可能同时既满足储值需求又满足交换消费品的需求。在交换的过程中,货币被一方用作交换消费品时必被另一方用作储值。因而货币投放总量必然等于某一时刻对其储值需求的和。当然在现实中,同一人对货币的需求类型也是不断变化的。同一货币在前一刻还是作为储值用,在后一刻就会用于交换消费品了。如果物质供应充分,人们对经济前景有信心,相信用货币随时可交换到等价的物品或服务,则人们就会对货币产生储值需求,与之相对应,消费需求就会趋于理性。一旦人们对经济前景悲观,则对货币的储值信心不足,就会将这种心理转化为消费需求,于是将货币抛出去换来实物。这时对消费品的交换需求就会增加,如果这时消费品的供应还跟不上,则会强化人们对经济前景的悲观判断,从而引发恐慌性消费,导致通货膨胀。要克服通胀现象,根本在于增加供应物,如果实物一时增加不了,就要增加服务供应量,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消化货币。为了应付物价上涨而增发货币只能是饮鸠止渴。一般而言,出现了通胀现象就说明前一段的经济建设有地方出了问题,需要反思。

“吉芬商品”现象:所谓“吉芬现象”就是指通胀时的抢购现象。这种现象与需求定律似乎不符。需求定律是指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那为什么通胀时,价格上涨,需求量反而增加呢?这就涉及对需求量的分析了。前面已经说过,需求是有层次的。不同的人因其消费能力的差异导致对同一事物的价格承受能力也不同。价格越高,能够消费得起的人就越少,因而虽然单个事物的所实现的需求满足度相对较高,但能实现的需求总量是反而趋于下降的。这是提高价格导致其可实现的范围缩小了的缘故。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定律是起作用的。但是当价格的提高能为绝大多数人所承受,也就是这种提高对可实现价格范围的影响不是很明显时,需求量就只受人们的主观需求的影响了,从而导致需求定律的失效。

为日本经济号脉:日本所患的是需求不振症。其作为发达国家,一般需求的满足水平都已比较高,技术革新的潜力也几乎开发殆尽(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再加上受本国资源环境限制,新的消费需求刺激点一时还难以形成,也就是说相对该国的国内资源其几乎开发到了极限,再加上对外贸易受邻国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经济不振也就在情理之中。要摆脱目前的低迷状态,其必须把增大对外投资作为振兴经济的主要手段,以开拓国际市场;再辅以技术创新和科技革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有企业),设法减少收入分配鸿沟,以刺激国内需求。只要在这两方面有所作为,日本的经济再度腾飞还是有可能的。

为美国经济号脉:美国所患的是更年期综合症。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头号发达国家,日本所遇的问题美国也有。但幸运的美国有三点是日本所不及的:国内资源、对外贸易、外交特权。美国领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不象日本那样绝对依赖对外贸易。再加上美国以世界警察自居,军事力量发展极快而不象日本束手束脚,由此在对外交往中籍此获得不少利益,并在无形中拉动了内需。因此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它是绝对不会放弃对外干涉的。此外美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美元的独特作用,甚至信息产业的领头地位,以及在世界各地的广泛投资,都为这个幸运儿的不断成长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在十年内其经济增长的动力不会放缓。但是它所面临的竞争也将会越来越大。

为中国经济号脉:中国的经济现正处于茁壮成长期。把它的经济因素与美国比较,其实两者颇为相似。所不同者,中国人口众多,目前经济水平还远不及美国,但这也正是中国发展的潜力所在。只要不发生大规模战争,中国的经济建设进程不受干扰,并坚持对外开放,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积极扩大对外投资,三十年内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过日本,直追美国。长远看,如果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努力拼搏,终有一日世界头号强国的称谓会落到中国头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53706.html

更多阅读

科学网—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问题

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吴晓波我们这个国家从两千多年的经济发展史来看,只要没有内忧外患,只要没有战争,用30年就会变得非常繁荣,用50年就会成为全球经济最强的国家。但往往在国家强大了以后,国家主义又要统治这个国家,然后民间经济就会被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是怎样的? 当今中国社会真实现状

世纪之交,义利之辩作者:汪丁丁中国社会经济的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顺世界潮流,跌宕起伏,宛延曲折,历经百年,目睹无数英雄豪杰,有称王称帝者,有立言立德者,有富可敌国者,有大隐于市者,有天降大任于斯者,有举案齐眉意难平者,沸沸扬扬,群情激荡,毕竟风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陈伟

http://www.cciee.org.cn/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Chi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s,简称:国经中心,英文缩写: CCIEE),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成立的国际性经济研究、交流和咨询服务机构,是集中经济研究领域高端人

加入WTO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的影响

加入WTO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从1986年我国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后,便开始了与世界大国漫长的复关谈判过程。1995年关贸总协定改组变更为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复关谈判转为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2001年11

声明:《中国东西部经济差异 经济异论》为网友繁花遮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