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1
第一节 将课本读活的习惯一、树立正确的课本观1. 什么是正确的课本观课本,课本,一课之本。说课本是学生的“一课之本”,相信大家都不会反对。的确,我们每上一堂课,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哪一个环节少得了它?但说到课本是老师的“一课之本”,有人也许会犯嘀咕:很多课上得特别好的老师,讲课从不看课本,连教案都很少翻开,却出口成章,字字珠玑。这样看来,课本对老师也没什么作用啊!aihuau.com这只是表面现象。老师在做教学准备时,早已将课本的内容融会贯通。教学上的炉火纯青,正是他们努力钻研课本的结果。一个在课堂上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师通常不会受欢迎,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弄通课本,只做了表面文章。我们要学好每一堂课,老师要上好每一堂课,都必须以课本为本。现在的考试虽然越来越强调能力和技能,但这些能力和技能仍然来自课本。在考试中常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很多题似乎从未见过,但细看就会发现它们都是对课本例题的重新组合,有的甚至只变动了一两个条件。此时若对例题记忆清晰,一下子就能发现变化,找到解题的关键,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相反,若对例题没有印象,就只能一步一步从最基本的分析开始,不仅花费时间,还不一定有好的效果。无论哪一种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基本都不会超出课本的范围。很多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对做过的习题和课本上的例题相当熟练,对课本的知识点和技巧运用自如,正是因为坚持了“以本为本”。但要注意,“以本为本”不是死抠课本,也不等于机械地记忆课本上的知识和内容,而是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把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融为己有。一本薄薄的几十页的课本,看似貌不惊人,却是编著者们历经数年辛勤耕耘的结果。他们所想到的远远超出了他们所写出来的,简单地说,就是“文字之外还有文字”。“以本为本”必须看到“文字之外的文字”。课本上的知识看起来是静止的,是“死”的,其实每一句话都经过了千锤百炼,涵盖的信息量极其丰富。课本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藏,细细挖掘,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知识,而不是仅停留在表面的文字上。2. 我们建议这样树立课本观树立正确的课本观,是利用好课本的先决条件。它绝不是嘴上说说那样简单,关键还在于思考和行动。(1) 要带着目的读课本有很多人问,为什么自己很认真地看课本,细细读每一句话,就是没有效果呢?他们很可能是在漫无目的地读课本,这样很容易被字面意思束缚住思想,停留在文字表面。没有目的,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难得有收获。带着目的看课本,有如下两个问题需要明确。问题一:有目的和没目的区别很大吗?是的。阅读目的直接影响阅读的方式和态度。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看漫画,如果是为了打发时间、消除无聊,很少有人深入欣赏;如果是为了提高欣赏水平,描摹作品,人们一定会仔细揣摩每一处细节,而不像前者那样蜻蜓点水。很多学有所成的人,都将“带着目的读课本”视为宝贵经验。清华大学有这样一位学生,上初中时,他不懂得带着目的读课本,虽然看得很认真,效果却不好。后来,他在老师的点拨下调整了方法,首先大致浏览,目的是为了对课本内容有整体的了解;再细致地看一遍课本,目的是进一步弄清比较陌生或难理解的地方;最后纵览全局,目的是为了理清纲要,把各部分联系起来。这样,他看课本的效率大大提高,学习成绩自然也提高了。
有的同学拿到课本,不假思索就从第一页读起,看着很认真,实际却好比弓箭手随手射出手中的箭,前面没有靶子,只不过是在瞎忙!我们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阅读目的,即使读完了整本课本,也未必能有收获,只会白白浪费时间。所以,打开课本之前,问问自己,我为了什么而翻开眼前的书?磨刀不误砍柴工,搞清目的再读课本是值得的。问题二:阅读目的一般有哪几种?通常人们的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新的“信息”;为了寻找重要的细节;为了解答某一个特定的问题;为了评估正在阅读的书籍;为了应用资料;为了娱乐等。我们学生阅读课本一般属于前五种目的,最后一种由于课本本身缺乏娱乐性,一般出现在课外阅读中。(2) 这样能分清不同的目的分清不同的目的,能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读课本,使效率更高。我们看看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问题一:学习任务就是读课本的目的吗?不完全是。学生的每一天、每一节课,都对应着具体的学习任务,有学习内容的内在要求,也有老师的明确规定。学习任务有时候就是读课本的目的,但大多数情况下,目的隐藏在任务背后。比如完成课后练习题是一个学习任务,但这个任务本身不是目的,它背后隐含的目的是巩固知识。至于需要巩固的是哪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在不太清楚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再对照课本加以确认。这样也便于准确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最好是先理清学习任务,再确立读课本的目的。问题二:如何确定读课本的目的?学习环节不同,读课本的目的也不同。比如在预习的环节,我们读课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下一课将要学习哪些新内容;而在作业这个环节,面对一道习题不知从何下手,读课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查看某一个细节或某个特定的问题。学习阶段不同,目的也不同。学习是有阶段性的,每一个学期都可分为新课学习阶段、学期复习阶段、备考阶段等。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目的,这些目的直接决定我们怎么读课本。比如学习新课阶段,读课本的目的是为了更详尽地掌握知识;而在复习阶段,读课本是为了使分散的知识变得系统。读课本的目的还因人而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决定了每个人的学习要求、学习目的以及读课本的方法不同。比如,基础好一些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可能会高一些,在学习达到某个层次之后,就会要求更高层次的学习。
更多阅读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7
下面我们来看看需要注意的问题。问题一:有必要拥有一本工具书吗?是的。有的同学认为,阅读课本遇到生字或生词时,把它记下来,老师讲课的时候自然就会讲到它,用不着查词典。其实不然,一本工具书在手,我们就可以随时查阅,等老师讲解的时候就可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6
问题一:以什么形式记历史笔记最佳?按年代的顺序来记,这也是最常用的形式。但是,单纯地按年代笔记意义不大,容易形成一本流水账。在遵循年代顺序的同时,掺杂专题会好一些。比如在学习秦朝历史时,可以在尊重这一个特定朝代的同时,注重这个朝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5
3. 评估与发展下面的表格可以帮助我们来了解自己目前的状态,评估自己处于哪个级别。如果你想达到优秀级别,最好先找准自己现在的级别,与下一级别的要求仔细对照,结合上文的建议找到改进的方法,及早实施。自测对照描述 及格 良好 优秀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4
3. 评估与发展下面的表格可以帮助我们来了解自己目前的状态,评估自己处于哪个级别。如果你想达到优秀级别,最好先找准自己现在的级别,与下一级别的要求仔细对照,结合上文的建议找到改进的方法,及早实施。自测对照描述 及格 良好 优秀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第二章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3
二、不同课本不同读法1. 不同课本不同读法最有效随着年级增高特别是刚进入初中或高中时,我们会发现要学习的科目一下子变多了,各科的课本也以不同的面貌出现。语文课本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数学课本上却总是有好多难以理解的公式,历史